机构:国盛证券
研究员:沈猛/张润
基建托底需求,供给加速出清。地产表现疲软,2024 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产量24.9 亿立方米,同比下滑10.1%。2025 年的地产数据仍在下行,外加剂需求仍在收缩中,基建起重要托底作用,部分对冲了地产带来的需求下滑,根据钢联数据,上半年重点项目水泥直供量略有提升,供给端在市场化推动下陆续出清,参考Wind 企业库数据,已有接近60%的外加剂企业退出,产能持续出清中。
大型基建拉动需求公司发货端改善,利润率有望修复,经营质量持续优化。1)公司双院士坐镇,技术领先,参与三峡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田湾核电站等重大工程,积累坚实口碑与客户基础。在基建需求拉动下,公司发货量自2024 年二季度同比转正,未来2-3 年将迎川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雅下水电站等基建高峰,发货端有望持续提升,伴随规模效应释放,成本费用优化将驱动利润率改善。2)功能性材料高增放量,2024 年收入6.7 亿元,同比增长29.5%,毛利率30.5%;检测业务保持稳健,2024 年收入7.71 亿元,同比增长0.5%,净利润1.58 亿元,净利率达20.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1.35 亿元,对公司利润、现金流形成有益补充。3)公司应收账款减值高峰已过,回款持续加强,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 亿元,同比增长57.0%,截至2025 年Q1 末,公司整体带息债务23.9 亿元,现金类资产合计16.0 亿元,合并口径银行授信45.29 亿元,未使用余额为32.81亿元,备用流动性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为减水剂行业龙头,技术底蕴深厚,参与大量重点工程建设,客户认可度高,同时通过功能性材料和检测业务增厚收入、业绩,在基建需求拉动下,公司减水剂发货端已开始复苏,同时成本持续优化,利润率有望迎来改善。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收分别为38.0 亿元、42.6 亿元、46.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 亿元、2.04 亿元、2.46 亿元,三年业绩增速24.4%,对应PE 分别为26X、20X、17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价格战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风险,假设和测算误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