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留意到一个现象,我测了下咱们全天候-永久投资策略的历史数据,
发现从1972年开始测算,全天候永久策略的累计涨幅竟然比标普500还要好些,累计涨80多倍,年化收益接近9%,但标普500仅涨56倍,
估计是标普500没有加复权股息的结果,加上之后两边战绩基本55开,
但即便如此,结果也是挺让我诧异了,毕竟同期黄金的涨幅略逊色于美股,而美债和现金更是跑不过,说明四个25%的再平衡确实提供了不错的正收益,
不过最近十年永久策略跑不过标普500,原因是美股实在太猛,
但风险也不是一个级别的,全天候永久策略2008年金融危机的年度最大回撤仅-2.0%,而标普500达到了-38.5%,
如果拿的是美股,在低位的时候扛不住割肉,造成永久性损失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甚至加了2-3倍杠杆上标普500的人,可能某一天会直接爆仓,本金消失,但是全天候永久策略还是稳如老狗,
持有体验不是一个级别的,
如图,是永久投资策略的历史收益表(为了贴合我们的体验,2011年之后改用人民币计价)。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从94年人民币汇改之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最开始的8.3到现在的7.2了,这期间用人民币计价,永久投资组合的人民币名义回报率要比美元稍微低些,
但如果拉到八十年代,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才1.5,美元大幅升值,收益画面不敢想象。
总之,汇率和组合收益会有一些关系,但近二十年影响不大。
接着说下组合实际成立后的表现,从23年12月底成立以来总收益23.72%,19个月有17个月均为正收益,2025年上半年每个月度表现均为正收益,
而季度表现,则是成立来连续六个季度均为正收益,
说实话组合的表现有点超出我预期,这里还是得提示下风险,全天候并不是永远涨的资产,它终归会有下跌的一年,
虽然下跌未必会很多,但如果我们以连续每个月度正收益的要求去定义,那么就偏离我成立组合的初心了,一旦真遇上了下跌,可能就会失望,
我的初心是做一个能让家庭稳定持有,长期赚钱,体验良好的中长期资产配置组合,而不是短期配置。
因此一定要以至少持有1年半以上的心态来看待,这样我才有底气说它有9成概率是赚钱,
如果能接受,那么再考虑申购组合也不迟。
很多人都会问我,现在全天候连续涨了两年多了,还适合入场么?
我只能说如果以1年半以上的心态来看,全天候不用择时,因为历史回测下来,最迟一年半左右就会新高,
比如你看1982到1984年连续涨了三年,你感觉要回调了,
结果从1985年到1993年又连续涨了九年,第十年也仅仅只回调了0.9%,随后又涨了6年,再回调0.7%,随后又涨6年,
虽然在08年回撤了2cm,但等一次比较"大"的下跌却用了27年,
也就是如果抱着择时的心态,搞不好可能永久性错过一辆好车,
所以是否要申购,第一取决于限额的问题,第二取决于资金期限的问题,
之前全天候组合经常限额几百几千,我们很多读者想买几十上百个的都买不进去,只能苦逼的日定投,
最近终于有额度了,如果是两年内不用的闲钱,那么就可以申购。
再比如我自己,今天也申购了50万(限额40万,系统分两批买入),主要是因为最近有一笔两年不用的闲钱,
我自己也不会说去找一个刻意的低点去买入,因为资金流是很难匹配的,有闲钱,能买进,能持有2年以上,就买,
当然因为不择时,不代表永远不跌,如果真的成了最倒霉玩家,那又怎么样,大不了承受一个几CM的回撤,如果一点回撤接受不了,还做什么投资呢。
关于全天候永久投资策略的介绍和跟车方法,可以看这篇:年化8%-9%,无脑搞钱的躺平策略…
……
1、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提供500亿补贴,以前是饿了么单独作战,发现搞不过美团于是加上蒋凡领衔的淘宝一起干,不过意外的是,阿里股价当天就跌了3%,股价从最高143跌到105了,带动中概一起滑落,说明市场可能不希望看到电商继续砸钱卷剩余的饭碗,还是想看到投入云计算AI这种有增量的赛道,但企业就是如此,京东和美团的闪送已经把阿里逼到绝路了,先保住眼前利益,才能展望未来。
2、中信证券表示“有2014年底的味道”了,理由是投资者在港股、小微盘和产业赛道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赚钱效应,新发产品开始温和回暖;非金融板块盈利预期趋近于底部,投资者耐心有所好转,信心还有待恢复;反内卷和提振内需成为政策目标的明牌,具体政策的出台和思路调整只是时间问题,我总结一下就是中信吹牛市要来,不过2014年之后上证可是从3000飙到了5000,这个预判猛度有点惊人,A股本身历史估值就不算很低,以现在的经济环境,这种膨胀有点异想天开了…
3、马斯克高调宣布成立美国党,意图大力发展AI,用AI机器人替代军事,要严格控制政府预算,避免浪费性支出和腐败等等,虽然意图是好的,但以目前的参与度来说,想拿到参众议院的控制权几乎不可能,最近特斯拉也是持续下跌,做老马的股东也是不容易,虽然人家有抱负,但股东就跟着上蹿下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