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特药业猛攻8亿抗真菌药,口服剂型国产第二家卡位战打响!

7月15日,CDE官网显示,成都倍特得诺药业有限公司提交的4类化学仿制药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若进展顺利,有望成为该剂型国产第二家。

715日,CDE官网显示,成都倍特得诺药业有限公司提交的4类化学仿制药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若进展顺利,有望成为该剂型第二家。

图片1.png

截图来源:CDE官网

 

泊沙康唑是由默克(Merck)研发的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该品种最早于2005年获得EMA批准,2006年获FDA批准,2013年被NMPA批准进入中国市场,现广泛用于侵袭性真菌病的预防和治疗,适应症涵盖念珠菌病、曲霉菌属感染及部分结合菌感染。

图片2.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据摩熵医药数据可知,泊沙康唑在中国院内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呈现出强劲且持续的增长势头。其累计销售额已攀升至33亿元,2024年达8.22亿元,同比增长率26.48%,在抗真菌药物细分领域成绩斐然。

图片3.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数据库

 

泊沙康唑已有三种剂型在我国相继上市,形成了口服混悬剂(68.58%、肠溶片(21.58%)、和注射剂(9.84%)的三足鼎立格局。其中混悬剂则因其儿童患者适用性保持稳定份额、肠溶片凭借给药便利性和稳定性优势增长迅速,注射剂型在重症感染领域持续发挥临床价值。

图片4.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数据库

 

泊沙康唑的整体市场中,口服混悬液以22.66亿元的销售额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与22年均突破4亿元大关,近两年出现小幅回落,但作为抗真菌治疗领域的TOP7品种,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图片5.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数据库

 

从国内仿制药的布局态势来看,泊沙康唑各剂型间已形成鲜明的差异化竞争格局。肠溶片与注射液剂型的市场关注度较高,相关上市产品和仿制申请数量相对较多,竞争较为激烈。

图片6.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

 

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的仿制进展相对缓慢。2013年,原研在国内获批上市,20233月,湖南科伦制药的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获批上市,斩获首仿+首家过评,形成原研1+国产1的竞争态势。

图片7.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

 

当前申报上市的除了成都倍特得诺药业外,还有7月初递交申请的福元医药。DEVA Holding以进口5.2类报产在审。

图片8.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截至目前,倍特药业在系统用抗真菌药领域共有泊沙康唑注射液、氟康唑胶囊、伏立康唑片等9款产品生产批文在使用中,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和注射用硫酸艾沙康唑2款产品申报上市。

图片9.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

小结

目前,泊沙康唑肠溶片与注射液剂型竞争已趋激烈,而口服混悬液的仿制蓝海仍待深耕。成都倍特得诺药业的入局,既展现了企业对细分市场机会的敏锐捕捉,也预示着该剂型的竞争即将升温。若后续进展顺利,其成为国内第二家获批企业,不仅会改写口服混悬液仿制进展缓慢的现状,更将为泊沙康唑整体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再添变数。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