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医药,继续飙升。
恒生医药ETF(场内代码:159892,场外A类:016970,C类:016971)
政策红利、技术突破与资本涌入的共振,正将港股医疗板块推向十年未遇的投资风口。
截至今日(7月17日)上午收盘,恒生医药ETF(159892)仍保持强势,盘中涨幅一度突破3.5%,年内累计涨幅更是一度站上惊人的73%!其持仓明星股康方生物年内暴涨128%,市值突破1200亿港元;百济神州、乐普生物-B同步跟涨超5%269。
这一轮爆发绝非偶然。就在7月1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启动2025年医保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调整,首次将商保定位为高价创新药的核心支付补充。政策“双轨制”支付体系的确立,一举打通了创新药商业化变现的长期梗阻,为医药企业注入强心剂。
2025年医保改革的核心突破,在于首次设立商保创新药独立目录。该目录明确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的药品,如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或罕见病用药。有证券公司指出,这标志着商业健康险将在创新药支付中承担更关键角色,高价创新药的可及性瓶颈有望彻底打破。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政策构建了 “医保保基础+商保付高价”的支付生态。此举是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关键一步,为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商业化扫清障碍。政策红利已显现实质性转化——2025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获批数量达43个,同比激增59%。
政策只是引信,技术突破才是真正的引擎。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License-out)总金额已逼近660亿美元,超越2024全年总额310。其中ADC(抗体偶联药物)和双抗成为交易核心品类,跨国药企对代谢内分泌、自身免疫领域产品的需求显著提升。
标志性事件频出:中国生物制药7月15日宣布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礼新医药,后者拥有全球首创的PD-1/VEGF双抗及GPRC5D-ADC管线,已获默沙东、阿斯利康认可。有证券公司指出,此类并购将加速中国药企的国际化竞争力,推动估值体系重构。
更为重要的是,该板块估值仍处洼地,外资仓位触底酝酿补涨动能。
尽管板块已大幅上涨,但港股创新药估值吸引力依然突出。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30.21倍,低于近10年82%的时间,处于深度价值区间。
历史性机遇往往诞生于政策、技术与资本的共振;当商保支付解冻创新药变现通道、当中国药企站上全球交易C位、当AI重构医疗效率边界,恒生医药板块的黄金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在坚持持有的同时,尤其要关注回调加仓机会。
$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QDII)(OTCFUND|159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