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3个三峡5个白鹤滩!这座超级电站对中、印分别意味着什么?

集中力量办大事!

今天发生一起大事件!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核心项目墨脱水电站)正式破土动工。这项超级工程的投资金额之巨、施工难度之高、耗时之久、影响之广,都将创下历史纪录。

工程官方名称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核心项目为墨脱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大转弯处(米林县与墨脱县交界)

项目总投资超1.2万亿元、装机容量达7000万至8100万千瓦,相当于3座三峡、5座白鹤滩,项目建设周期为10年。

墨脱电站在建成后,将对我国的电力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全国发电装机总量为33.49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水电装机4.36亿千瓦(常规水电装机3.77亿千瓦,抽水蓄能0.59亿千瓦),同比增长仅3.2%,增速垫底,远低于光伏(45.2%)、风电(18%)、核电(6.9%)和火电(3.8%)等电源的发展速度。

也就是说,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这个超级工程,将占到新中国成立75年来所有传统水电装机总量的21.22%!一个电站,完成了过去五分之一还要多的水电装机!

01这个项目,已论证了半个世纪

微信图片_20250719215141.png

雅鲁藏布江墨脱县果果塘蛇形大拐弯

雅鲁藏布江在全球所有大江大河中落差排名第一,其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海拔高度5590米,最终注入印度洋,入海口海拔接近海平面,全长2057千米,总落差达5435米。

墨脱水电站选址,正是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大拐弯处,从大拐弯入口的派镇(海拔2900 米)至背崩乡(海拔860 米),在短短50公里内,落差就有2000多米,至巴昔卡处(海拔155 米),相对落差更是达到2700多米。

因此,这一段的水能蕴藏量总计高达9361万千瓦,约占到雅鲁藏布江全流域的82%,技术可开发资源近7000万千瓦,规划装机容量6000万至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并非是一朝一夕的战略决策,这个超级大工程论证了已经有半个多世纪。

早在1973年9月至10月,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组就曾对雅鲁藏布江干流等河流进行综合察勘和复勘。

虽然,专家组当时认为从羊卓雍措——对,就是进藏必去的羊卓雍措引水发电可能更具优势,但这也为后续墨脱水电站的论证奠定了一定基础。

1982年7月,根据水电部领导指示,考察队抵达墨脱考查区,考察了进水口位置及大渡卡等五个比较坝址,研究了裁弯取直引水开发等三种可能的开发方案,推荐裁弯取直引水方案,项目定名为墨脱水电站。

1982 年12月中旬,考察组出版了《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水电站考察报告》,为墨脱水电站的论证提供了重要资料。

又经历了20年,2003年,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及雅鲁藏布江水能开发,将其列为 “远期战略储备项目”。

2014 年,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 “大拐弯” 段的实地勘测,初步估算装机容量可达50GW—60GW,远超三峡的22.5GW。

2020年,中国官方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 “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引发国际关注。

2021年,中国电建完成大拐弯段预可行性研究。

2024年12月25日,墨脱水电站获国务院正式核准,进入详细勘测与配套建设阶段。

7月19日上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02超级工程的难度,创多项世界之最

官方新闻稿介绍,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这项超级工程将成为”基建狂魔“再次战胜自然的一次伟大壮举,难度之高前所未有。

墨脱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不同级别的地震,较为典型的有1950年的8.6级地震、2019年的6.3级地震。墨脱水电站,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是喜马拉雅地震带核心区域,地震基本烈度达 Ⅸ-Ⅹ 度,这要求大坝、厂房等核心建筑物至少具备抗8.5级地震的能力,远超常规水电站的抗震要求。

另外,这里还存在高地应力,深部岩体地应力高达 30-50MPa,地下洞室开挖时易发生岩爆、大变形等灾害。峡谷两岸山体平均坡度陡峭,高达60°-70°,部分临江边坡高度超过1000 米,卸荷裂隙发育,边坡支护难度极大。

要建成这座超级工程,需要建设50公里的引水隧洞,要穿越5条区域性断裂带和72 条次级断层。为应对高压富水地层,需采用特殊的 “压注式 TBM” 边掘进边注浆加固围岩,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均远超普通隧洞工程。

墨脱水电站的高原施工环境恶劣,工程核心区平均海拔3000-4000 米,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 60%-70%,施工人员易出现高原病症,劳动效率大幅降低。同时,高原冬季气温-23℃,普通混凝土会受影响,需使用特殊混凝土配方及保温措施,这在世界水电施工中面临的环境挑战极为突出。当然,这一点同样难不倒我们,因为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海拔第一的水电站——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申扎县申扎藏布河上的甲岗水电站,坝顶高程达4751.3 米。

这里的交通是全国最差的——墨脱县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现有公路年通行能力仅10万吨,且受泥石流、雪崩影响频繁中断,年均封路约150天。这一点,自驾219进藏的人应该都知道。

03造福邻国,稳定大西南

这同样是一个造福“邻居”的超级工程,不过有印度媒体曾表达过担心。

众所周知,在今年的印巴军事冲突中,印方截留与泄洪,就给巴方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印度对跨境水资源开发长期保持敏感,担忧水电站 “截流控水”。

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是印度东北部的重要河流,雨季(6-9 月)常因暴雨引发洪水,造成阿萨姆邦等地区大规模淹没。

墨脱水电站的水库具有季调节功能,可在雨季提前蓄水、错峰泄洪,理论上能降低下游洪峰流量。例如,1950年墨脱8.6级地震引发的次生洪水,曾导致印度阿萨姆邦死亡超1500人,若水库发挥调控作用,将可减少类似灾害损失。

印度更大的担心,是来自农业灌溉需求。这主要是因为雅鲁藏布江是印度东北部的农业灌溉命脉,印度约四成的水稻依赖其灌溉。若墨脱水电站建成后不合理调控水量,可能会影响印度农田灌溉。当然这些都是杞人忧天。

墨脱电站项目设计明确以发电为主,并非蓄水灌溉工程,且中国已与印度建立跨境河流对话机制,共享水文数据。若合作深化,可能推动双方在防洪、航运等领域的协同。

据外交部官网在2025年1月23日报道,我国驻印度使馆临时代办王雷在印主流英文报纸《印度快报》发表了题为《助力绿色目标—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不会伤害印度》的署名文章。

微信图片_20250719215434.png

由于该工程位于印度的上游,印度媒体予以高度关注。有人将工程誉为中国清洁能源的里程碑,也有人将工程称为中国对抗邻国的“政治武器”,还有人渲染工程对印度等下游国家构成所谓“水炸弹”威胁。为此,王雷才写了这篇文章。

文章指出,中国对跨境河流开发全流程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奉行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的政策。雅下水电开发历经数十年深入研究,充分考虑区域地质环境,开发方案已规避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流域重大地质灾害链。建设过程中将持续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和系统防控,不断提升流域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工程建成后可以有效减少江水对河谷的急速深切剥蚀,使河流地貌演化逐渐趋于缓慢、稳定,最终会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此外,项目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将按照中国行业最高标准,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生态系统,并通过开展生态补偿、植被恢复等多项措施,项目将形成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修复方案,为未来的工程提供系统性参考。

文章特别声明,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不追求单方面利益最大化,更不会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水霸权”不是也决不会成为中国的选项。事实上,中国一直以负责任态度和务实行动应对跨境水资源问题。中国与周边国际河流流域国家已经签署了50多个双边水资源治理条约及协议,建立了10多个以合作开发、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国家间跨境流域治理机构。以澜沧江为例,中方作为上游国家,始终就开发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同下游国家保持良好沟通与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的效果,并得到各方积极评价。

雅下水电开发在工程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相应保障措施,不会对下游国家造成不良影响。雅下水电工程并不耗水,只利用水的势能发电。项目建成后,可以通过“雨季蓄洪、旱期放水”使得径流在年内的分配更加均匀,帮助下游防洪减灾。印度学者也曾指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水量主要不是来自中国的西藏,而是来自喜马拉雅山南部的降雨和支流。随着工程的推进,中国会进一步公布项目的数据信息。

中印两国早在2006年就建立了跨境河流专家级机制,就水文报汛、防灾减灾等开展合作。中方多次在突发情况时向印方提出水文数据,为印方采取防洪减灾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后 记

向高峡要水电,把荒漠变良田。

今年以来,我国超级工程不断,无论是大西北腾格里、毛乌素、库布齐的治沙锁边,还是大西南的墨脱水电站。这些在我们的过去、在战略竞争对手眼中看似都不可能的超级工程,正在一一成为现实。它们都与我们所在的清洁能源行业密切相关,都是人类不断战胜自然的一次次伟大实践。

“集中力量办大事”, 正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显著体现,整合全国资源攻坚克难,高效突破个体或局部难以企及的瓶颈,发挥出统筹协调、凝心聚力的巨大能量。

所以,眼下的很多困难都是暂时的,我们要对碳中和充满信心,对清洁能源的未来充满信心。

END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