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回顾:2025年3月前瞻提示向大金融+消费切换,对等关税后提示最大利空落地,恐慌后迎反弹窗口;5月继续强调“红5月”积极可为,AH市场均有不错表现。半年度策略《蓄力新高》,提示关注全球去美元化+资金流向非美趋势,以及中长期龙头化、国产化、全球化三大主线。
正如财通证券6月22日《蓄力新高》中判断,全球宽财政+宽货币周期向上,景气周期向上+外资流入权益特别非美权益,叠加国内政策有为+资本市场改革,行情有望蓄力冲击新高。当前上述长期催化仍然延续,本周中美芯片放宽+产业改革推进+景气验证继续支撑行情,财通证券持续展望行情震荡向上、继续新高。
政策端,国内坚定反内卷+支持新质,美国对华芯片进口放宽,多重利好继续支持行情。
国内政策:周五工信部发布会体现当前各产业思路:1)上游原材料反内卷: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2)中下游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机械/电力装备等提升优质供给能力,落实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纺织/轻工/食品/医药等将印发实施数字化转型方案;3)新质生产力坚定支持: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中美视角:本周黄仁勋访华表示美国已批准英伟达H20入华销售,一方面国内芯片供给缺口得到缓和、上游算力相关和下游AI应用等均受益,另一方面反映中美贸易持续缓和。
景气端,信用超预期,制造和消费稳健。6月社融超预期、同时M1-M2剪刀差修复,示意信用端有所修复。制造和消费的ttm同比增速企稳,反映景气端整体稳健。投资端地产增速又有所下滑。海外流动性看,美国通胀和零售均向上,同时本周特朗普对鲍威尔再度TACO,后续降息趋势明确但启动时间仍需观察,应重视9月会议前的6-7月美国经济和通胀数据。
中报业绩有何线索
1)中报预告情况:TMT、非银已预告中报业绩亮眼。当前全A中报预告披露率29%、预喜率44%,全A&非金融中报盈利增速在整体法下较Q1回落。行业中,TMT中的计算机、传媒,中游机械设备,以及公用、交运Q2业绩在中位数法与整体法下均较Q1改善。
2)结合行业逻辑看中报预期:上游涨价,中游、TMT、公用需求超预期,非银受益于市场行情向上。上游原材料:基化、有色涨价明显。中游制造中,铁路装备受益于需求端客流增长+新线投产+既有线路加密。AI应用侧发力带动TMT各环节需求,板块整体受益。金融中,上半年权益市场趋势向上,带动券商手续费收入高增预期。
3)盈利预测:需求不足导致营收增长乏力,但上市公司降本增效,叠加成本回落,全A中报盈利增速或触底回升。预计25H1全A/全A非金融营收同比分别-0.04%/-0.13%,盈利同比分别+4.74%/+3.29%。单季度口径,预计二季度全A/全A非金融营收同比分别+0.41%/+0.33%,盈利同比分别+5.07%/+0.85%。
配置方面,关注中报表现亮眼,且具备中长期逻辑的龙头化、国产化、全球化三大主线。当下“反内卷”去产能的背景下,龙头化主线表现或更优。
1)龙头化-反内卷&产业整合深化:反内卷的周期(纯碱玻璃等建材、氧化铝等),有外需/政策带动的制造(汽车、农机、工具等),盈利改善的服务消费(旅游、游戏等)。
2)国产化-空间广阔&进程提升:电子(GPU、半导体设备),计算机(信创、金融科技等),新材料(铜箔等),机械(数控机床、实验仪器等)。
3)全球化-从代工到创新:A股工程机械、消费电子等创新能力提升且业绩验证需求,H股创新药、新消费、广告等。此外美国对华芯片进口放宽,关注中美贸易缓和受益板块。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海外金融风险超预期、历史经验失效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财通证券2025年07月20日发布的《中报预告有何线索--蓄力新高4》,分析师 :李美岑 S0160521120002;王亦奕 S0160522030002;徐陈翼 S0160523030003;张洲驰 S0160524070004;熊宇翔 S01605240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