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9月6日|据经济观察报,此前几年,每年6月至8月中旬,全国各省份会陆续公布当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而截至9月4日,未有省份明确公布此数据。一位多年研究并参与过社保制度改革的社保专家称,今年各省社保缴费基数迟迟未推出,可能是因为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调整会涉及多方面问题。当初社保制度以社平工资的60%设定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主要是针对小部分中低收入群体,近几年社保缴费上涨压力也主要集中在这部分人群。
设置社保缴纳基数上下限,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当地的社平工资;二是社保缴纳基数上下限占社平工资的比例。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过去5年,多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迎来了一轮较高上涨。2020-2024年,北京的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从3613元/月上涨至6821元/月,涨幅为88.8%;上海从4927元/月涨至7384元/月,涨幅为49.9%。
在社保缴费基数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企业感受到的压力是不同的。其中,中低收入——个人月薪持续低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群体和私营企业面临的压力更为显著。因此,如何更平衡地确定社保缴费基数,就成为了多方关注的重点。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乔庆梅表示,随着政策推动外卖骑手等越来越多灵活就业人群加入职工社保体系,社保缴费负担越来越值得关注。但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是否会对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也同样值得关注。因此需要加强社会保险精算,以确保社保基金短期和长期的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