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9月29日|据21财经,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相关成果已于9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
目前,固态电池产业化已进入“冲刺阶段”。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并计划在2027年前打造3至5家全球龙头企业。在固态电池产业链布局上,先导智能、天赐材料等多家上市公司已提前落子,涉及设备与材料、正负极、电解质等多个环节。此外欣旺达、璞泰来、赢合科技、德龙激光等部分上市企业也在积极披露固态电池研发与商业化最新进展。东吴证券预计,固态电池行业25H2-26H1将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2026年中试线优化+样车路试,2027年开启小规模量产装车,行业出货有望突破1GWh,2030年大规模量产,规模有望突破100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