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归母净利润增长137%,平安好医生(01833.HK)解码AI医疗增长密码

3小时前 13,154

当前,港股医疗保健板块正经历一场价值重构。其中,平安好医生(01833.HK)凭借AI医疗的突破性布局,成为这轮行情中最为耀眼的标的。

昨日,公司发布2025上半年中期成绩单。根据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9.5%,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其中,F端及B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公司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这份强劲增长的成绩单,也为资本市场带来一剂强心剂。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平安好医生以年内158.06%的涨幅,强势领跑港股医疗保健板块,市值站上346亿港元创近4年新高。

这家被资本市场贴上"港股AI医疗第一股"标签的企业,究竟凭借什么打破行业估值天花板?或许,我们可以穿透股价表象,解码其爆发式增长的底层逻辑。

图表一:平安好医生股价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格隆汇整理 数据截至2025年8月20日

 

AI医疗:技术红利转化为增长确定性

 

首先,行业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AI医疗进入黄金发展期

近期,互联网医疗板块迎来多重利好,政策端与技术端形成共振。2025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明确将AI影像诊断、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创新医疗器械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并加速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同期,北京市"AI+医药健康"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生态体系,推动30个以上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落地转化。

有分析指出,总体来看,互联网医疗行业在政策、技术、资本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未来在AI诊疗、远程医疗、数字疗法等领域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其次,市场数据印证产业趋势,AI医疗渗透率加速提升

根据WIND数据显示,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正以超30%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预计2028年达976亿元,占人工智能行业比重15.4%。这一增长背后,是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在新药研发、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研发成本降低50%,研发周期缩短30%,推动AI医疗龙头企业盈利增速预期突破35%。

然后,行业龙头加固技术壁垒商业模式跑通。

平安好医生作为行业龙头,公司强化建设医疗AI闭环服务能力及应用落地,构建技术壁垒与商业闭环。

今年上半年,基于平安全球领先的平安6大医疗数据库、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持续迭代升级的"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并优化针对关键医疗场景的5大垂域模型,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包括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AI医务室、AI健管师、AI慢病管理师、AI健康福利官等,为业务全流程、全场景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图表二:平安好医生“7+N+1”产品体系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格隆汇整理

最后,财务拐点确认成长动能,生态协同打开价值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提供商,公司依托“数据+模型+场景”闭环优势,将AI技术的深度渗透转化为明确的业务增长动能。

2025上半年,公司创新推出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辅助平台,已在乳腺癌病种落地应用,可为用户提供治疗、康复全流程诊疗辅助,大幅提升复杂疾病就医效率和体验,未来还将扩展至更多病种。通过AI赋能, 实现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可达400万人次;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助力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等。这些核心运营数据印证了其AI医疗战略的商业化落地能力,为持续领跑行业价值重构奠定基础。


头部券商密集覆盖,AI医疗龙头获价值重估

 

对此,聪明资本对平安好医生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多家境内外机构相继发布深度研报,从战略路径、技术壁垒、盈利预期等维度给予积极评价。

其中,中泰证券重点关注公司战略升级驱动盈利改善,上调盈利预测彰显成长信心。

该券商指出,基于公司强化与平安集团战略协同、推进新战略落地及加大AI投入等举措,中泰证券调整盈利预测:将2025/2026年收入预测从51.05/58.14亿元上调至55.39/63.25亿元,净利润从2.70/3.41亿元调整为2.45/3.96亿元,并新增2027年预测——收入达70.91亿元,净利润突破5.90亿元。研报强调,互联网医疗行业高成长性叠加公司业务结构优化,维持"买入"评级。

西部证券则在首次覆盖聚焦公司AI技术赋能,DeepSeek部署验证场景落地能力。

作为首次覆盖平安好医生的机构,西部证券重点分析其医疗AI布局:依托自主研发及平安集团技术优势,公司持续深化各业务环节的信息化、数字化,并持续探索及创新AI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落地。其中,对DeepSeek大模型的部署验证已体现技术变现能力。研报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4.59/61.57/69.77亿元,归母净利润2.05/3.11/4.17亿元,同样给予"买入"评级。

花旗证券则再次重申平安好医生为行业首选地位,AI+家庭医生模式构建生态壁垒。

花旗证券连续第二年将平安好医生列为医疗健康行业首选,核心逻辑在于其"AI+家庭医生"整合服务对用户粘性的提升。通过深化F2C(金融端到用户)和B2C(企业端到用户)模式,公司已建立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服务闭环。研报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达2.22/3.38/4.9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此外,里昂看好其在医疗AI方面的进展和改善的盈利前景,大幅上调目标价。

里昂发表研报指,平安好医生上半年业绩令人瞩目,作为中国AI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受益者,这两个大趋势在中国医疗行业中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预期AI医疗赋能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蓬勃发展,将推动其进一步增长,将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上调1.9%至5.6%,对其目标价从10港元上调至20港元,重申“跑赢大市”评级。

 

小结

 

从战略转型到盈利兑现,平安好医生商业模式验证成功,股价创新高则成为对其商业模式最有力的认可。

在AI技术渗透率快速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双重利好下,公司通过"技术降本+服务增值"双轮驱动,正持续重塑互联网医疗价值链。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其构建的"医疗+保险"生态闭环仍展现出穿越周期的发展潜力。

对于寻求科技赋能与医疗健康双重红利的长期投资者而言,这家港股AI医疗龙头的进阶故事或许才刚刚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