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地平线机器人(9660.HK)中期答卷:演绎"量价齐升"式增长,验证智驾赛道"强者恒强"逻辑

6小时前 9,124

2025年中国汽车打响"智驾平权"之战,汽车产业智能化浪潮迈入深水区,核心技术供应商的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已成为投资者判断行业前景的重要风向标。

8月27日,地平线机器人(9660.HK,简称"地平线")发布2025年中期财报,业绩表现可以用"惊艳"形容。

财报显示,地平线上半年实现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毛利润达10.24亿元,综合毛利率为65.4%,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不难发现,地平线继续保持去年快速扩张的强劲态势,"高收入、高增长、高毛利率"依然是这份最新成绩单的关键词。

年初以来,地平线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不甘落后,今年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20%,快速成长为一家市值过千亿的行业龙头。

能够连续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单并获得投资者拥趸,地平线究竟做对了什么?

好赛道中的好赛手,演绎"量价齐升"式增长

首先,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崛起,以智能化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这为地平线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数据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占到中国乘用车市场的63%以上,其中,辅助驾驶渗透率2025年上半年升至59%。进一步来看,搭载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即高速NOA和城区NOA功能)的车占所有智能汽车销量的比例,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2%。

这意味着,在中国每售出10辆乘用车,超过6辆配备辅助驾驶功能,其中超过2辆具备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而前十大中国OEM是地平线客户的重要构成,遵循"大水出大鱼"这一朴素的商业规律,对于这家智驾量产规模最大的供应商而言,便是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但显然这不足以解释地平线的核心财务指标为何如此亮眼,毕竟如果其他供应商也向车企提供智驾产品和解决方案,就完全有可能取代地平线。

实际上,强势增长的核心源于地平线对外持续释放稀缺性价值,凭借拥有极强竞争壁垒的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将客户的订单牢牢攥在手里。

先看数据,产品解决方案上半年收入7.7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5倍。这背后是产品交付的"量价齐升":出货量198万套,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在产品征程6系列的助攻下,产品解决方案的平均售价达到去年同期的1.7倍。最终中高阶产品解决方案仅占总出货量的49.5%,却贡献了该业务超80%的收入。

征程6系列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可以面向不同的辅助驾驶场景进行灵活配置,满足车企的低、中、高阶辅助驾驶的开发需求。这意味着,在地平线"软硬件一体"和成熟高效的量产体系下,车企可以"一站式"搞定辅助驾驶的研发和工程落地,无疑极大缩短了终端产品的落地周期和成本。

这在车企比拼智能化,追求成本管控的背景下,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过去车企的确会将"全栈自研"视为智能化转型的金钥匙,但产业层面的分工一直都是汽车产业共识,车企出于自研难以平衡投入产出比、迫切提升销量等多重考虑,长期将趋向于选择头部供应商合作。

而地平线提供更具质价比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客户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成为其他行业竞对难以跨越的"护城河"。截至8月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套,由此地平线也成为了国内首家突破千万交付量的智驾科技企业。

此外,授权及服务业务作为地平线另一大收入来源,让公司能够为车企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模式,上半年实现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6.9%,和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各占"半壁江山"。

因此,在市场快速扩容的背景下,地平线的产品服务全方位渗透到下游车企的智驾供应链体系之中,业务"量价齐升"驱动业绩高速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短中长三个维度出发,展望地平线的价值潜力

结合这份最新财报的内容,展望未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探讨地平线的业务和估值生长。

短期看资本市场催化。地平线获纳入富时全球指数中国大盘股、获纳入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其在投资者心中的标签已倾向"全球硬科技标的"。目前在牛市行情逐渐升温、外资加速回流的背景下,科技和AI板块的中国资产是国际资本的长期选择,地平线作为智驾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有望享受估值溢价。

中期看业绩增长弹性。地平线的定点数创下了新高,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斩获近400项车型定点,其中具备高速辅助驾驶及以上功能定点超过100款,上半年超15款车型进入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的高阶辅助驾驶方案HSD,被誉为"中国版FSD",目前已获得多家车企的10多款车型定点,其中全球首发搭载HSD的星途E05即将量产。

这些可以说是地平线"明牌"的业绩增长,随着定点持续转化为量产订单,将带动产品解决方案交付放量,释放规模效应并摊薄成本,因此可以预见,地平线的业务将释放更多盈利空间,经营质量进一步改善也更具确定性。

长期看可持续成长。在市场层面,地平线在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上保持领先,而智驾行业具备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加上智驾产品本身具备规模效应壁垒,地平线有望实现"强者恒强",源源不断地从合作车企身上斩获订单。

地平线还拓展了外资车企客户,加速全球化布局并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同时,通过和全球顶级Tier 1供应商博世、电装、大陆等达成战略合作,有望融入对方的供应链体系,和更多国际车企建立链接。这也验证了地平线具备对方难以替代的核心优势,从而在合作上形成强吸引力与高度契合。

上述市场要素让地平线的业务保持扩张,市场边界不断向外拓展,驱动地平线的业绩保持可持续增长。也构成了投资者重新评估地平线在智驾赛道长期价值的重要依据。

在产品层面,随着HSD量产落地,助推征程6系列出货规模的加速扩大,公司将继续保持领先的市场份额。在产品解决方案"量价齐升"的加持下,地平线长期将迈向高质量的增长。

总的来说,这份最新的成绩单让外界看到一个持续向好的地平线。从行业角度看理解地平线,其业务拓展和战略布局深度贴合汽车行业"智能化升级、产业链分工协同、全球化布局"这几大长期趋势,地平线每一步都踩准了全球汽车产业的价值机遇。这样的地平线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