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持续进化!华兴资本(01911.HK)扭亏为盈,Web2与Web3协同开启新周期

昨天 21:38 29,270

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一个真相:进化的本质是环境选择压力下的被动适应。

若将企业也视作一个“类生命体”,其进化历程往往也会遵循这一规律,但不同的是,作为人类创造的经济生命体,企业又展现出超越自然进化的特性——通过组织设计与战略选择,主动构建“人工选择”机制。这种“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融合,或许正是新经济时代企业生存的终极密码。

华兴资本,这家从新经济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投行机构,恰恰用自身的业务复苏,诠释了何为“主动进化的生命力”。

2025年上半年,华兴实现总收入及净投资收益约4.56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7%;经营利润和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分别约为7600万元和人民币 6500万元,实现大幅度扭亏为盈。

比起上扬的数字,更让人触动的是——这家曾陪伴中国新经济走过二十年风雨的机构,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节奏。资本市场也早早对其投下了“支持票”,股价年内最高涨幅达300%,宣告着华兴这家具有进化基因的企业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上行周期。

一、新管理团队破局,业务强势复苏

投行业务作为华兴资本起家的抓手,也是最能体现其进化底色的切面。

早年陪伴众多企业从初创走到上市,见证中国新经济最蓬勃的生长阶段时,华兴就已懂得:新经济的迭代速度远超传统行业,若只被动适应市场,终将被淘汰。因此,它早早养成了“主动预判趋势”的习惯。

在资本寒冬时,华兴收缩战线、轻装简行;如今,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华兴主动出击,上半年投行业务实现总收入近7000万元。

但这并非盲目扩张,而是顺应大国科技角力的时代趋势,瞄准硬科技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上半年协助智谱、硅基流动、明心数智、星海图、星动纪元、星尘智能等创新企业完成多轮融资,为其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增强话语权。

同时,在并购和战略交易方面,持续加码战略型交易。作为独家财务顾问助力北森收购酷学院时,它没有把交易停留在“业务整合”层面,而是从“产业生态共建”的角度设计方案——通过资源互补帮北森拓宽企业服务边界,也为酷学院找到更适合的成长土壤。这场并购之所以能成为行业标杆,正因为华兴跳出了“单一交易思维”,用“生态进化”的视角做决策,这也让它在多类型并购交易中形成了独特优势。

此外,华兴资本投行业务中的港美股业务也在上半年不断捕捉新IPO机会,期内作为亚洲唯一承销商助力C1 Fund成功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联席保荐人护航某公司赴港上市进程,积极把握港美股复苏上升周期。

作为另一个核心引擎,投资管理业务也是华兴持续进化的关键。近年来,投资管理行业面临“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这既是环境施加的“自然选择压力”,也倒逼华兴加速“进化”——它深知,LP的信任不是静态的,唯有持续创造价值,才能在行业洗牌中存活。

今年上半年,资管业务近2.37亿元的收入、252%的经营利润增幅,背后是“精细化经营”理念的落地:优化基金组合结构,在硬科技、医疗健康等抗周期领域提前布局。不把“投资”当终点,而是组建专业投后团队,深入企业帮其解决战略规划、资源对接的难题。这种“投后赋能与投资本身一样重要”的理念,让资管业务的进化有了“长期价值支撑”,也是华兴在长期投资过程中不断进化的底层能力。

2025年上半年13亿元的基金退出金额、5支主基金DPI超100%的成绩,更像是“进化的阶段性答卷”。这不只是一种数字回报,更是华兴“对长期价值的坚守”——多年前在数字经济尚未普及时投资Circle、在医疗赛道波动时坚定布局威高血净,这些“让人看不懂的选择”,正是华兴能够抓住长期进化机遇的证明。

而19亿元的累计未实现附带权益,则藏着它对未来的“进化预判”:仍有一批优质企业在成长周期中,等待在更合适的时机完成“价值绽放”。

华兴证券的“稳步突围”则是集团完成“全业务链进化”的重要拼图。

2025年上半年1.3亿元收入及净投资收益、110%的零售经纪业务收入增幅,是证券业务“适配需求进化”的结果:抓住居民存款向权益市场转移的趋势,优化零售服务流程,让普通投资者也能轻松分享新经济红利。

同时,帮助昆仑芯、镁源动力等硬科技企业完成私募融资,推进A股投行项目,为企业的资本化进程加速。这些动作看似分散,实则围绕“让更多参与者融入新经济进化”的核心,让华兴证券成长为“集团进化的重要支撑”。

近45亿元的高流动性资产,更像是“战略储备”。这不是一个闲置的数字,而是为应对未来市场变化、探索新进化方向备好的“弹药”:既能在创新企业需要时“雪中送炭”,也能在Web3等新兴领域“提前布局”,让整个集团的进化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新增长曲线逐渐清晰,打造Web2与Web3的金融桥梁

除了在传统优势业务上的精耕细作,华兴在Web3领域的布局,更像一场“为下一个时代提前落子”的棋局。

如果说Web2时代,华兴靠“推动新经济”站稳了脚跟,那么在Web3的时代浪潮中,它要扮演的绝不只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而是通过搭建Web2与Web3的金融桥梁,向着“数字资产时代的摩根士丹利”这个终极梦想一步步靠近。

正如华兴资本董事长许彦清所言:“我们正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融合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华兴见过移动互联网如何改变生活,更清楚这场“数字资产革命”将彻底改写金融格局,所以它不愿做“旁观者”,而是要提前布局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早在2018 年,当多数机构还把数字资产视作“小众投机品”、甚至不屑一顾时,华兴就已前瞻性地投资了Circle。之后,作为“稳定币第一股”的Circle上市首日高开122%,盘中涨幅一度突破200%,股价最高时达到298.98美元,相较于发行价涨幅超过8倍,为华兴资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而这只是华兴在web3领域具备独到眼光的一个切面,助力嘉楠科技上市、投资Amber Group并推动其登陆纳斯达克、投资Matrixport、协助Bitdeer美股SPAC上市、担任Hashkey集团的财务顾问......华兴在Web3领域的生态网络其实早已展开。​

这些布局不是“零散的尝试”,而是一张“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场景、从技术端到资本端”的生态网——就像当年摩根士丹利通过布局投行、资管、财富管理成为传统金融霸主一样,华兴正在用 Web3 领域的全链条布局,搭建数字时代的“金融帝国”骨架。

2025年6月,华兴更是重磅宣布投入1亿美元专门用于Web3与数字资产领域。这笔钱的意义,远不止“配置资产”——它是华兴用来“打通桥梁两端”的“启动资金”:一边连接Web2的万亿级传统资产,一边连接Web3的亿级用户,最终在中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数字金融生态”。

为了让这个生态更加繁荣,与YZi Labs签订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数字资产配置、数字资产合规金融产品开发、RWA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等方面全面布局,共同探索Web3领域的新机遇。

若说1亿美元预算是华兴布局Web3的“战略基石”,那么与YZi Labs的战略合作,则是其打开Web3技术与生态大门的“关键钥匙”,其核心意义在于华兴正以此为突破口,建立一个连接Web2和Web3领域的资本闭环。

这背后藏着华兴对行业未来的清醒判断:据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2030年RWA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华兴要做的,就是把Web2世界里“沉睡的资产”唤醒,让广大web3领域的用户能深度参与其中,而华兴自然能从这庞大的生态中收获新动能。

简单来说,华兴打造“Web2与Web3桥梁”,得到的远不止一条“新增长曲线”,而是掌握新生态的主导权,是管理万亿级数字资产的话语权——这些,正是当年摩根士丹利成为传统金融霸主的核心要素,也是华兴在数字资产时代追求的“终极目标”。

这背后,离不开管理团队“既要当下业绩、更要未来格局”的战略定力,没有沉迷于短期数字资产的波动收益,而是像匠人一样,一砖一瓦搭建属于华兴的 “数字金融帝国”。

三、结语

华兴资本2025上半年的扭亏为盈,从来不是“偶然的市场红利”,而是它“进化基因”的一次集中体现——从早年陪伴新经济企业成长,到资本寒冬时收缩战线、打磨内功,再到如今三大业务协同复苏并抓住Web3的时代机遇,这家机构始终在用“主动适应+战略预判”的节奏回应着市场的变化。

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不喊口号,不刻意渲染,华兴的选择始终很实在:用投行的专业帮企业成长,用资管的耐心帮LP赚到收益,为Web2和Web3之间搭好桥梁。未来的它,或许还会新的挑战,但只要这份“务实做事、创造价值”的底色不变,这家有进化基因的机构,就依然能在新经济的浪潮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