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历史新高,一步之遥!

4小时前 10,596

近期,港股活跃度上升,尤其是大型科技股,股价持续走高。

其中,阿里巴巴今日盘中触及148港元,创三年来新高。

腾讯控股距历史新高,一步之遥!盘中一度触及639港元,距离2021年的历史最高点701.6港元,也只有不到10%的距离了。

港股科技板块,尤其是互联网板块表现,也显著跑赢整体港股。

以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为例,今年累计上涨47.38%,远胜于恒生科技(32.11%)、恒指(30.61%)的同期表现。


01

再度火热


能够有这些表现,一方面是利好消息比较多,尤其是互联网巨头方面。

像阿里周三举行发布会,重启口碑网并联合高德、饿了么推出到店团购业务,计划投入14亿元补贴,目标日订单量提升至500万单;腾讯据悉考虑发行点心债,将是2021年以来首次。

隔夜中概股上涨,港股上市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数统计出炉,截止9月9日,共回购53.20亿股,回购总额达1225.69亿港元,以及南下资金持续买入,也是刺激港股上涨的利好因素。

另一方面,是基本面的改善、流动性预期向好。

从已经披露出现的2025年中报业绩看,尽管也有公司面临着增速放缓和转型问题,但港股互联网大厂整体上呈现的是“盈利增长,亮点纷呈”局面。

盈利上,腾讯、阿里两大标杆的增速都超过双位数。

亮点上,在市场比较关注的AI增长点,无论是阿里的云和AI服务、腾讯的“AI驱动”、百度的智能云,还是快手的可灵AI,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不再停留在“讲故事”层面。

其中,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7%,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多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腾讯将AI深度融入游戏、广告及社交生态,驱动核心业务高质量增长,助力广告收入连续11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0%至358亿元,创历史新高。

流动性方面,最新的美联储利率观测器显示,美联储加息降息概率预测已经超过97%。隔夜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导致市场加码押注9月份美联储降息。

在美联储开启降息空间后,届时国内可能会跟随出台相关宽松和利好政策,海内外的增量资金预计会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另外,估值方面,港股也具备一些相对优势。

以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为例,最新PE(TTM)为24.4倍,纵向低于近5年以来75%的时间,横向远低于36倍的纳斯达克指数。

市场上的一些聪明资金,显然已经提前做事。

还是以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为例,今年到现在已经净流入463.11元,规模位居全ETF市场断层第一。

这463亿意味着什么?

同期股票ETF净流入额1026.45亿元,即一只ETF的流入额就占据整个股票ETF规模的45%,几乎撑起半边天。

强势“吸金”背后,与其跟踪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有关。

相比大众更为熟知的恒生科技指数,该指数聚焦互联网核心赛道,形成“超级平台龙头 + 细分赛道领军者”的格局。

权重股涵盖腾讯(15.75%)、阿里巴巴(15.74%)、小米(12.79%)、京东健康(3.82%)、商汤(3.15%)、哔哩哔哩(2.89%)等,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70%,龙头集中度突出。

通常,龙头公司市值大,股价弹性按理说不会太高,不过,这种逻辑如果放在互联网行业,就未必成立。

因为,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一点。


02

一个大获成功的策略


从1990年代互联网科技成为投资主题以来,有一个策略始终大行其道,并且大获成功,那就是集中或重仓全球大型科技公司。

这并非后见之明,而是由其深刻的商业本质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作为“大型科技公司”的集中地,具有代表性的NASDAQ-100指数,与代表传统行业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及代表全球大盘的 MSCI全球指数等等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无论是20年还是10年维度,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回报率,都是其他传统宽基指数的3倍甚至更多。

核心原因在于,大型科技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等),具备了其他行业公司难以企及的六大经济特征,包括:

  • 极强的网络效应 (Network Effects)
  • 无限规模经济 (Infinite Scale Economics)
  • 高转换成本 (High Switching Costs)
  • 颠覆性创新能力与范式转移的捕获者
  • 轻资产与高现金流生成能力
  • 全球化市场 (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 TAM)

这些特征,最终会转化为庞大的利润和市值。

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美国,也发生在中国。

腾讯在2009年至2021年间涨幅超过100倍,美团、拼多多在上市后的几年里也实现了数倍的增长。

这完美印证了网络效应、规模经济、高转换成本等核心逻辑在中国市场同样适用。


03

中国特色


和海外大型互联网公司相比,中国公司的发展路径和护城河,还有一些独特性。

例如腾讯的微信、阿里的支付宝,这些应用集成了社交、支付、购物、生活服务、小程序等无数功能,成为了用户数字生活的“操作系统”,也承载了数百万企业和开发者,其用户粘性和生态壁垒甚至比许多美国同类产品更强。

中国也拥有了全球最统一、最庞大的数字消费市场。巨头们围绕这个市场进行了极致的模式创新,如美团的“即时零售”网络(连接用户、商家、骑手),拼多多的“社交电商”和“农业上行”模式,这些都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创新。

中国市场的竞争也极其激烈,这迫使公司必须高速迭代和进化。例如,腾讯从QQ到微信的自我颠覆,阿里从电商到云计算的转型,都展现了惊人的执行力。

正因为,中国在前沿科技方面,同样展现出了相当高的创新和迭代能力。

典型的案例,是不断涌现出新的巨头,像通过低价和社交裂变颠覆电商的拼多多、小红书,通过算法重塑内容分发的字节跳动,这样新巨头,能够凭借创新商业模式实现爆发式增长,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虽然过去几年,中美科技股走势出现分化,美国科技股在AI浪潮推动下再创新高,而中国科技股则因监管环境变化、宏观经济压力、地缘等因素遭遇一些逆风,但这些逆风目前均已改善,中国科技股,尤其是以港股互联网为代表的企业,出现了持续的估值修复、价值重估。

总的来说,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港股科技板块,仍然应该持乐观且偏向积极的态度。

宏观方面,不仅因为在北水南下、全球流动性改善的背景下,也因为中美贸易摩擦最严峻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还因为“反内卷”等经济政策效果的释放,以及下半年还会有经济刺激政策出台的预期之下。

刚刚公布的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由下降0.2%转为持平,也可以看成经济温和复苏的信号。

具体到产业和企业层面,不仅因为科技公司基本面改善,盈利增长,还因为它们踩中了人工智能这个技术大浪潮,在价值股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成长性。

这或许正是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流通份额一路狂飙,最新规模能够冲到822.55亿元的核心原因。


04

结语


做投资的人,尤其是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都明白一个成功的投资策略有多重要。

毕竟,投资可以说是基于时间维度的馈赠。

短线价格波动,不容易看清背后的规律,只有拉长时间看,规律才会非常清晰地呈现在各位眼前。

从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维度看,押注大型科技公司,就等于押注的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核心驱动力,等于押注投资效率提升、全球化连接和人类创新的未来。

这些大型科技公司拥有的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了资本史上最强大的“价值创造机器”,历史也已经证明,这是一条至今依然在运行的投资规律,也是一个能够带来长期的、超额回报的战略选择。

不管中外投资者,将大型科技股作为投资组合的核心长期配置,通过持有相关指数基金的方式,来分散单一公司风险,或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总规模是同类第一,年内日均交易额25.33亿元也是同类第一,还可以T+0交易,满足大额资金灵活进出。另外,场内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设有场外联接基金,联接(A类:014673,C类:014674)参与。

可能有一天,大型科技公司会面临技术变革、迭代带来的挑战,但目前看,它们所代表的数字化趋势,尤其是AI趋势,没有改变,庞大的市场需求也未改变,强劲的竞争力、商业地位,优秀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能力,同样没有改变。

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是所在国家、所在股市,乃至全球投资者都无法忽视的核心资产。(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