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提振主线、猪周期左侧反转,如何同时把握?

昨天我发文说东北猪价有跌破7元的趋势,后续产能可能会加速出清让猪价出现拐点、有猪友留言说为啥非要和养猪死磕?看看其他大热的赛道不香吗?

昨天我发文说东北猪价有跌破7元的趋势,后续产能可能会加速出清让猪价出现拐点、有猪友留言说为啥非要和养猪死磕?看看其他大热的赛道不香吗?

当然香啦!所以我也没有全仓押在$畜牧养殖ETF(SH516670)$上,另有一些仓位分给了对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汽车股都有的消费80,借道$消费ETF(SH510150)$。

2025年提振消费是工作任务之首,科技的确定性都不一定有消费强。从开年至今(截至昨天收盘),沪深300、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几个宽基和科创50都是跌的,但是消费80始终保持正收益。

归根结底消费80这么强,主要是因为里面有药和车,属于泛消费范畴。今天医药股继续表现,新能源汽车最近同样强势,消费80里除了必备的白酒饮料食品外,还有传闻人形机器人的赛力斯,和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片仔癀等创新药、中药龙头,因此对指数提振很多。

所以我在猪股之外另配消费ETF(510150),全面布局内需提振,也是因为不想错过这些热门赛道的阶段涨幅。不过我还是坚信2025年能见到猪价的拐点,而猪企股价一般会先于猪价表现,现在空仓猪股很容易错过首发行情。

很多人不知道左侧布局有多香。现在猪价陷入低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监测数据显示,生猪价格较年初已震荡下跌超过13%,且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就几乎持续徘徊在14元区间,至今已经超过3个月。

与此同时,由于之前关税的扰动和行业内部因素,饲料成本飙升11.6%,生猪养殖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波动。全国能繁母猪数量已经在去年11月达到4080万头的高位,从12月到今年3月逐步降至4039万头,虽然4月加了一些,但去化进程总体不改。

而能繁母猪的数量通常会决定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也就是说,去年12月出现的母猪减少,今年10月之后会反映到生猪出栏数量上。我觉得对于现在这么低位的猪价来说,剩下的这5个月产能加速出清是必然之势,猪价拐点可能随时出现,还是很值得埋伏一下的。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挂点遥遥无期,畜牧养殖ETF(516670)跟踪的中证畜牧指数已经比历史上98%的时间都便宜了,也没有多少下跌空间了。

还是那句话,横盘并不会亏损多少,但错过拐点附近的那波涨幅绝对会错过一个亿,个人还是愿意用时间换空间的,这也是埋伏周期股必要的耐心。

作者:ETF金铲子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