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首次拿下A股市值冠军,红利投资为何这么火?

农行首次拿下A股市值冠军,红利投资为何这么火?

A股重回3600点以上,农行超越工行,成为A股市值“一哥”。也再度引发了大家对于红利类投资的热议。

我自己没有直接持有银行股,而是通过持有红利港股ETF(场内:159331,场外A类:022274;场外C类:022275)的方式间接持有一部分的银行股。

红利港股ETF前10大重仓股:image.png

2025年的全球资本市场,依然在不确定性中前行——美联储降息节奏反复、地缘政治风险扰动、国内经济转型期企业盈利分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显著降低,“确定性”成为资金配置的核心诉求。而高股息资产,凭借稳定的分红回报、较低的估值波动和较强的防御属性,正成为震荡市中最受青睐的“压舱石”。

港股市场作为全球估值洼地,其高股息特性尤为突出。一方面,港股上市企业中,金融、能源、通信、公用事业等传统高分红行业占比高,且许多公司长期保持稳定的派息政策;另一方面,港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叠加港元挂钩美元的汇率稳定性,为红利策略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红利港股ETF(159331)跟踪的是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精选指数(930914.CSI),该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筛选“高股息+高质量”的双重优质企业,通过科学的编制规则,确保成分股兼具分红稳定性与盈利成长性:

1. 严选高股息:股息率门槛+历史稳定性双约束

指数编制时,首先限定成分股需为港股通标的(即内地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直接交易的港股),确保资金流动的便利性;其次,对股息率设置硬性门槛——过去三年连续分红且最近一年股息率排名前70%,同时要求股息支付率(分红/净利润)稳定在合理区间(避免过度分红影响企业再投资能力)。这一规则筛选出的企业,多为现金流充沛、盈利稳定的行业龙头,如银行、能源、通信运营商等,分红可持续性强。

2. 质量过滤:剔除“伪高股息”陷阱

为避免单纯追逐高股息但业绩下滑的企业(例如通过变卖资产或压缩研发来维持分红),指数特别加入质量因子筛选——要求成分股近一年ROE(净资产收益率)≥5%、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5%(即盈利无明显衰退)。这一设计使得入选企业不仅是“分红大户”,更是“盈利能手”,例如某国有大行连续十年股息率超6%,同时ROE保持12%以上;某头部能源企业近三年分红率稳定在40%-50%,但净利润年均增长仍达8%。

3. 动态调整:紧跟市场变化优化持仓

指数每半年调整一次成分股(6月与12月),及时剔除股息率下滑或经营恶化的企业,纳入新的高股息优质标的。例如2024年调整中,增加了部分受益于全球能源价格上涨的港股能源龙头,以及分红政策改善的港股金融股,进一步提升了指数的“含金量”。

2025年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降息通道(如美联储预计年内降息2-3次,国内LPR仍有下调空间),无风险利率的下降直接提升了高股息资产的相对吸引力。从定价逻辑看,当市场利率走低时,投资者对“类债券”属性的高股息股票需求上升——因为其稳定的分红回报率可能超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且还具备股价上涨的潜在弹性。

红利港股ETF成分股的平均股息率当前约5.77%(数据截至2025年8月8日是),较A股同类红利指数仍具有一定的优势。image.png

随着市场利率的下行,希望获取比银行存款、理财更高的收益空间,同时不愿承担过高波动风险的朋友,红利港股ETF(场内:159331,场外A类:022274;场外C类:022275)或是较好的配置方向。

风险提示: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提及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提及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相关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基金收益分配规则详见产品法律文件。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OTCFUND|159331)$

$腾讯控股(HK|00700)$

$新易盛(SZ300502)$

#强势机会#

#炒股日记#

#复盘记录#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