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AI产业快速迭代与国产化进程显著提速,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动能日益增强。国产大模型持续演进、技术能力不断突破的同时,在自研芯片、AI基础设施等底层技术领域也取得关键进展,带动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为科技板块注入新的成长动力。
在此背景下,汇集了中国一流科技企业的港股科技资产广受关注。据悉,港股通科技ETF招商(159125)11月6日正式在深交所上市,该ETF支持T+0交易,有助于高效率布局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港股科技龙头企业。
“硬科技”与“新经济”属性突出
根据指数编制方案,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精选30家市值领先、研发投入高、营收增长快的科技企业作为成份股。编制方法上注重“优中选优”,要求企业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或研发费用率超过5%,以兼顾规模与成长性。指数每季度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保持组合活力。
从指数行业分布来看,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更聚焦于“硬科技”与“新经济”领域,科技主题特色鲜明。根据Wind数据,截至9月30日,该指数前三大重仓行业为电子、传媒、商贸零售,以半导体、消费电子、元器件等硬件和高端制造领域为指数核心仓位,同时对互联网与消费科技方向覆盖较高,“硬件”与“软件/应用”紧密结合,形成科技产业的闭环。
此外,将人形机器人、智能电动车、线上生活服务等科技赋能的新兴领域纳入投资范围,实现了对AI产业链的多元覆盖。
从长期表现来看,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展现出较强的收益能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1日,自2017年以来指数累计收益率达183.62%,大幅跑赢同期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14.02%的涨幅。同时,指数波动率相对较高,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也为交易型选手提供了弹性操作空间。
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7.1.1-2025.10.21。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别为2020年108.59%,2021年-19.53%,2022年-26.24%,2023年-19.36%,2024年30.94%。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由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内外资持续流入科技核心资产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加大港股配置力度。据Wind统计,截至11月4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规模近1.3万亿港元,创历史新高。行业层面,资金主要流向可选消费、医疗、软件与硬件等科技领域。
外资方面,据国泰海通统计,今年三季度,外资主要流入港股软件服务,其中,稳定型外资流入软件服务172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硬件设备105亿港元,显示出对AI产业趋势的认可。
从港股行业景气度看,科技硬件板块景气度保持中高位且持续增长。华泰证券指出,技术硬件与设备、半导体等子行业在AI产业景气上行推动下,呈现需求回暖、盈利预期上修的良性态势。
估值方面,截至11月4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市盈率为25.25倍,处于上市以来35%分位数,风险溢价处于基日以来80%的较高位置,显示当前估值具备较高性价比。横向对比全球主流科技指数,估值显著低于纳斯达克(42倍PE-TTM)、创业板指(40倍PE-TTM),成长潜力或未被充分定价。在此背景下,港股通科技ETF招商(159125)或是布局科技核心资产的有效工具。
港股通科技ETF招商全称:招商国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别为2020年108.59%;2021年-19.53%;2022年-26.24%;2023年-19.36%;2024年30.94%。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由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