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

郭施亮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IP属地: 中国香港 con

财经评论员 财经作家

796 动态 143 文章 40,558 粉丝 1 关注

  • 动态
  • 文章
  • 组合
  • 关注
  • 粉丝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8小时前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如何影响股市楼市?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略超出市场预期。从之前多家机构的降息预测来看,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美国银行、瑞银等,都认为美联储将会降息25个基点。只有摩根大通等少数机构认为美联储会降息50个基点。 在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的同时,美股市场一度出现直线拉升的走势,但随后震荡回落。美元则继续承压,并创出了多月以来的新低水平。实际上,在美联储宣布降息之前,因为美联储降息预期比较强烈,美元指数已经开始率先走弱,美联储宣布降息更是加快了美元走低的步伐。 一鲸落万物生,这是美元指数走弱后对全球资产的直接影响。在美元持续走弱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也开始走出了稳健升值的趋势,全球市场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性的变化。 从2022年3月到2023年7月,美联储上演了一轮快速加息的走势。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美联储加息了11次,期间包括了多次加息75个基点,一年半时间累计加息525个基点,在美国历次加息周期里也是比较罕见的。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长期处于高息状态,一方面会大幅增加美国本土企业的借贷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的回购成本,抑制了上市公司回购的意愿。与此同时,在高息状态下,美国每一年需要付出高昂的利息成本,这笔数字是一笔天文数字。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意味着这一轮加息周期正式告一段落,紧随其后的是,美联储开启新一轮的降息周期。 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的通道,美国企业的借贷成本有望降低,在美元贬值的影响下,全球各国货币有望开启新一轮的货币升值通道,但同时也会增加了出口成本。 美联储降息,最直接受益的是新兴市场。对新兴市场来说,美元走弱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美元计价债务,特别是有利于美元计价债务较多的房企。同时,在美联储降息的影响下,美元吸引力下降,有利于加快全球资本的回流,推高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的走势。 不过,这一轮美联储降息对新兴市场的实际影响,还是取决于美联储降息的持续性以及美联储降息的空间。 一般来说,美联储的降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预防式降息,另一种是纾困式的降息,前者的降息力度比较温和,后者的降息力度比较大,而且持续时间长。 其中,从1984年以来,美联储一共采取了五次预防式降息,除了1984年降息持续时间长达23个月外,其余四次的降息时间均不大于7个月,有三次的降息持续时间只有3个月时间。 从降息幅度来看,除了1984年美联储累计降息了562.5BP外,其余几次的降息幅度均不大于82BP,有三次的降息幅度只有75BP。 至于纾困式降息,在过去四十年里,一共有4次纾困式降息动作,累计降息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是纾困式降息的真实写照。但是,采取纾困式降息的背后,主要来自市场对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的担忧,市场采取纾困式降息的措施从最大程度上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这一次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拉开了美联储降息的序幕。从美联储点阵图分析,2024年预计累计降息达到100个基点,市场预期接下来美联储再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比较高。 在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的背后,对新兴市场的股市楼市会构成有利的影响,但刺激力度有多大,最终还是要看美联储降息的幅度以及降息的持续性。
【有奖投票】全球聚焦!美联储议息会议今晚来袭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昨天 08:35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不缺钱的美的集团,赴港上市的意图是什么?

美的集团港股大涨7.85%,较招股价上涨了4.3港元。这一次美的赴港上市,最终发售价是每股54.8港元,全球发售净筹306.68亿港元,成为近三年港股市场最大的IPO。 上一个比美的集团募资规模大的是快手,当时募资420亿港元。美的集团此次发售价格较A股折价20%左右,作为世界500强的知名企业,此次赴港上市也是给市场带来了不少的诚意。 但是,考虑到AH股之间存在一定的折溢价率,所以美的集团赴港上市采取一定折价方式发行,也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美的成立于1968年,1993年美的电器在深交所发行上市。2008年,美的收购了小天鹅,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版图,提升了洗衣机业的竞争地位。 到了2013年,美的集团与美的电器合并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继美的集团合并上市之后,美的再次赴港上市,这一次赴港上市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从这一次市场的申购热情来看,市场对美的集团赴港上市的申购热情不高。 据数据显示,美的集团港股IPO,其孖展认购倍数仅为3.25倍,远低于今年港股新上市公司平均的网上发行有效认购倍数。但是,从基石投资者来看,却阵容庞大,美的集团吸引了包括中远海控、博裕资本、瑞银资管等在内的18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比例高达37.25%。 据美的介绍,这一次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全球研发投入、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升级、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等方面。 众所周知,美的集团已经是世界级的大企业,其业务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球拥有31个研发中心和40个主要制造基地。 这一次赴港上市,对美的来说意义重大。为何这样说呢? 港股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很高,而且美的上市以港元定价,而港元实行的是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所以,对全球化布局的企业来说,赴港上市相当于打通了企业与海外市场沟通的桥梁,IPO募资有利于资金更高效投资海外市场,加快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步伐。 从2016年以来,美的集团的全球化布局速度显著提升,先在2016年收购了东芝家电业务Toshiba Lifestyle的多数股权。2017年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集团。与此同时,美的加快在海外市场建立研发中心,涉及到美国、德国等国家,为其接下来的全球化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立研发中心、收购海外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等,都离不开资金的需求。这一次的赴港上市,相当于为美的集团加快布局海外市场创造出有利的条件,解决了海外收购、海外扩张的资金需求问题。 实际上,从这一次美的赴港上市的招股书来看,也印证了这个判断。根据美的招股书显示,美的集团赴港上市所募集的资金约20%投入全球科技研发项目、35%资金投入到完善全球销售渠道和网络、20%用于拓展海外产能等。 由此可见,美的集团这一次赴港上市的直接目的是为海外扩张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美的赴港上市的原因,还可能与近年来高企的负债规模有关。随着美的集团的加快扩张,公司总负债也从2021年的2531亿元大幅扩张到2023年的3117亿元,今年上半年更是攀升至3303亿元。 面对持续增长的总负债规模,无疑直接影响着美的集团的资金面状况。如果未来要加快海外市场布局的节奏,那么就离不开充裕的现金流。短期偿债能力如何、现金流状况如何,都会直接影响着美的集团未来的发展前景。 美的集团除了海外扩张需要庞大的资金需求外,公司每一年的现金分红更是考验着公司的现金流状况。 截至9月13日,美的集团A股的TTM股息率为4.36%,未来港股市场也需要现金分红,再加上各类回购、股权激励等,每一年需要耗费的资金也有不少。此次赴港上市,既满足了美的集团海外扩张的资金需求,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的资金面压力,可谓一举双得。 作为海外营收占比超过40%的公司,持续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深化海外市场的布局,也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在家电三巨头中,虽然美的集团的体量规模很大,但依然可以保持双位数的业绩增长,确实不简单。美的集团凭借它积极进取的经营理念,重视股东回报的企业责任,美的集团也成为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杰出代表。
聚焦深度,谈行业!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9-16 13:46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茅台、五粮液再创调整新低,白酒股调整到位的信号是什么?

贵州茅台盘中跌破1300元、五粮液失守110元,两大白酒巨头均创出了本轮调整行情的新低水平。截至目前,贵州茅台今年股价跌了22.88%、五粮液跌了19.28%、泸州老窖跌了41.22%、洋河股份跌了29.90%、山西汾酒跌了33.46%。 从今年的白酒股走势分析,基本上出现20%以上的跌幅,白酒股的估值进一步被压低。 不仅仅是今年,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白酒股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以五粮液为例,从2021年见顶之后,股价已经走出了四连跌走势,股价从最高位调整下来,累计最大跌幅达到66%。 除此以外,包括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等白酒股,累计最大跌幅均超过60%,部分白酒股跌幅更是达到70%以上。 据瑞银的统计,白酒板块估值为未来12个月远期市盈率的17倍以下。但是,从2010年以来,最低估值只有10倍,历史平均水平为22倍。 虽然白酒股经历了深度调整的走势,但距离历史最低估值水平仍然有一段空间。 不过,自2012年之后,白酒行业经历了塑化剂风波,整个行业面临着信用危机。当时茅台酒的市场价也无限接近出厂价格,反映出当年市场对白酒的态度是相当悲观的。 这一次,虽然白酒行业面临销量增长降速、消费总量下降的风险,但这些因素远不及当年的塑化剂风波影响大。 在A股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白酒股的走势或多或少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如今给白酒股悲观的估值定价,很大程度上考虑到白酒股盈利增速放缓的预期。 今年上半年,多家头部白酒公司公布了业绩,基本上符合年初的增长目标。但是,更考验白酒企业的时间点,应该是明年上半年。假如明年一季度白酒企业依然可以保持稳健增长的速度,那么市场的疑虑自然被打消。否则,整个行业板块的走势仍然会受到压制。 万物皆周期,白酒行业也不例外。作为长周期的行业,一旦步入调整周期,调整的时间也不会短暂。 2021年,市场给到白酒股6、70倍的估值水平,主要是考虑到头部白酒企业仍然可以保持高增长的预期,而且市场投机因素促使估值溢价率的大幅提升。 如今,白酒股的估值基本上回归至2020年前的水平,但部分头部白酒股的股价仍然较2018年高出不少,当前的调整行情也许可以理解为估值修复的过程。 白酒股止跌企稳的信号是什么? 如今,白酒股正处于消化社会库存的阶段,什么时候达到供需平衡,那么什么时候白酒股的销量数据开始得到改善。 但是,考虑到前几年的社会库存较多,市场消化库存的时间较长,也许市场会用上几年时间来消化社会库存,以实现供需均衡的状态。 在行业处于调整阶段,白酒企业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维护股价。 股价自高位下跌6、70%的幅度,显然是不正常的市场行为。对公司来说,股价表现也是公司形象的一种体现。在股价过度下跌的背后,公司需要拿出实际行为稳定股价。 例如,加大股票回购规模、大股东主动发起增持行动。此外,对公司董监高来说,也可以通过主动增持为市场释放出友好的态度。 即使白酒行业未来可能会存在盈利增速放缓的预期,但在A股市场中,比白酒商业模式好、盈利能力强的行业并不多。茅台、五粮液的盈利能力再不行,也比A股市场95%以上的公司强。 因此,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可以观察三个指标,用来衡量白酒股的投资价值。 第一个指标,茅台酒的批发价、零售价是否与出厂价的价差拉近。回顾历史上茅台酒的数据表现,当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价差缩小到500元以内,那么茅台酒有望步入调整尾声,股价是经营状况晴雨表,股价也会率先止跌回升。 第二个指标,白酒板块的平均股息率是否大幅提升,头部白酒股的平均股息率是否达到5%以上的水平。既然白酒股的盈利增速放缓,那么需要通过大幅提升现金分红、股息率来替代盈利增速放缓的风险。 第三个指标,白酒行业的平均估值是否接近历史估值低点,或创出历史最低估值水平。 通过上述三个指标的观察,可以判断出白酒板块的调整是否到位。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当白酒股的估值跌至历史低位,白酒行业在A股市场中的投资性价比依然是很高的。
白酒股再度下挫,贵州茅台跌超2%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9-08 09:50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美联储降息之时,会是美股下跌的开始吗?

美国公布8月非农就业数据,从8月非农数据来看,新增非农就业14.2万人,市场预期为16万人,即非农数据不及市场预期。 即使非农就业数据不及市场预期,但这并不妨碍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从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在本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9%、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31%。 由此可见,如果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则符合市场预期。如果降息达到了50个基点,那么属于超预期的表现。不过,非农就业数据的变化比较大,仍需要结合通胀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美联储什么时候降息,成为市场多方关注的焦点。回顾上一轮的加息周期,从2022年3月到2023年7月,一共加息了11次,累计加息幅度多达525个基点,其加息速度、加息幅度也称得上近年来的罕见现象。 2023年7月美联储完成了本轮加息周期,但因加息幅度太大,所以也给了美联储较大的负担压力。时至目前,美联储维持高息状态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维持高息状态的时间越长,意味着美联储需要承担的付息成本越高,每年高昂的付息成本,也会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高息状态具有不可持续性,美联储降息也是必然的结果。只是美联储什么时候降息,依然存在一定的变数。 市场预期今年9月美联储将会降息,只是不确定是降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到时候主要看美联储降息是否符合市场预期,或者超出市场预期。 美联储降息之时,会是美股下跌的开始吗? 影响美股市场走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美联储加息周期或降息周期、美元指数走向、美股上市公司回购力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等。 事实上,回顾美股市场的走势,与美联储加减息影响不大。 以道琼斯指数为例,自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在美联储仍处于加息周期的背景下,道琼斯指数的点位变化不大,在加息前市场指数约34500点,加息周期结束时的市场指数约35000点,市场指数受到加息周期的影响比较有限。 纳斯达克方面,在2022年初到2022年末,曾经出现了一段幅度不小的调整行情,但在加息周期结束前,纳斯达克却重返升势,市场指数在高息状态下依然创出历史新高。 既然加息周期对美股市场的影响比较有限,那么在降息周期到来之际,降息周期对美股市场的影响也会相对有限。所以,在美联储降息之际,我们还是不宜对美股市场抱有乐观的预期。降息之时,或许是利好出尽的时候。 截至9月6日,道琼斯指数依然有40345点,估值约为28.43倍。纳斯达克指数依然是16690点,估值约为39.4倍。标普500指数依然是5408点,估值约为27.43倍。 与之相比,恒生指数估值约10.3倍、上证指数估值约为11.4倍,意味着美股市场的估值水平约等于A股港股的2倍以上,说明了新兴市场的估值优势明显。 一旦美联储开启新一轮的降息周期,那么很可能会引发部分资金重新回流至新兴市场之中。但是,资金回流新兴市场的力度如何,则取决于美联储降息的力度。如果只是短暂降息,那么对新兴市场的影响也会相对有限。
非农不及预期,美股重挫!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9-05 08:03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如果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银行股的投资逻辑会发生改变吗?

增量房贷利率持续下行,市场呼吁存量房贷利率也也同步下降。因为,目前增量房贷利率与存量房贷利率之间的利差空间持续扩大,如果接下来增量房贷利率进一步下降,那么对拥有存量房贷的购房者来说,提前还贷可能会是他们的选择。面对增量房贷持续下行以及利差空间的持续扩大,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 利差增加会对购房者产生出什么影响? 按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如果利差相差1%,那么100万30年贷款金额,利息支出也会增加20万左右。如果利差扩大至1.5%,那么30年的利息支出将会相差30万左右。 对银行而言,一旦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那么对银行利息收入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当前市场对银行股给出悲观的估值定价,主要考虑到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存量房贷利率下降预期等因素。 一旦实施了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措施,那么对银行股来说,无疑会构成利空的影响。考虑到银行股已经提前消化了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预期利空,当政策真正落地之际,对银行股的冲击影响反而变得比较有限了。 银行迟迟没有实施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措施,主要考虑到银行的利息收入因素。对银行来说,目前已经面临着增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压力,如果存量房贷利率跟着下调,那么银行的利润收入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冲击影响。 面对提前还贷的现象,银行一直拖着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也不是办法。只要增量房贷利率与存量房贷利率的利差空间仍在扩大,那么提前还贷的人会更多,对银行的冲击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在房地产市场需求还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的背景下,LPR利率可能会持续走低,房地产业务对银行贷款的影响也会更为明显。 因此,对银行来说,尽快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短期阵痛之后反而更好释放风险。只要增量房贷利率与存量房贷利率的利差空间开始缩小,那么提前还贷的现象才会得到更好地缓解。从中长期的角度考虑,还有利于逐渐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释放后可以促使银行更健康发展。 银行股大涨大跌背后,或与护盘因素有关,也可能与部分主力资金抱团炒作有关,当价格大幅上涨后,是否意味着有部分资金开始提前离场?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对银行构成利空的影响。这个利空程度有多大,取决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空间。 只要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空间可控,那么对银行来说,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同时,银行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弥补这块收入的损失,所以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对银行的实际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并不会改变银行股的投资逻辑。 今年一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只有1.54%,已经连续多个月跌破1.8%的净息差警戒线。净息差持续低迷,对银行股来说,也并不友好。叠加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预期,银行股的盈利能力、业绩表现也许还会延续低迷。什么时候净息差开始探底回升,什么时候增量房贷利率与存量房贷利率的利差空间快速缩小,那么银行股的投资价值才会得到更好地展现。
聚焦深度,谈行业!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9-03 14:43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提前还贷潮到来,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时机来了吗?

新增房贷与存量房贷间的利差持续扩大,成为提前还贷潮到来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前还房贷的购房者,基本上集中在2019年至2021年。因为,这批购房者基本上买在了房价的高位,而且当时的利率水平较高。在存量房贷利率还没有实质性下调的背景下,前期高位购房的购房者基本上无法享受房贷利率下调的优惠。 举一个例子,假设新购房者的利率是3.5%,存量购房者的利率是4.5%,按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100万的30年贷款金额,仅利息支出减少20万左右。 如果存量购房者的利率是5%,同样按照等额本息、100万30年贷款金额计算,与3.5%的房贷利率相比,30年的利息支出相差30万左右。 由此可见,新增房贷与存量房贷的利差较大,将会影响着购房者的投资心态。存量购房者提前还贷,也是尽可能减轻购房的利息支出压力。 因此,从某种角度分析,什么时候可以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并且与新增房贷的利差缩小,这样才可以降低购房者的提前还贷意愿。 除了存量房贷利率高的购房者选择提前还贷外,拥有房贷,且手头有闲置资金的购房者,他们也是提前还贷的主要对象。 房贷占比高,通过提前还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人及家庭的杠杆率水平。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不少家庭急着降杠杆,减少自己的负债比例。于是,趁着自己有一定的闲置资金,提前还贷降低自己的负债压力。 还有一种情况,即过去以投资房产寻求资产增值的投资者,在房地产保值效果欠佳的背景下,他们选择了提前还贷或者抛售房产。随着房产逐渐回归居住的属性,买房增值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如果买在了高位,很可能会承受房价下跌的风险。 提前还贷影响最大的是银行。 对银行来说,如果提前还贷力度加大,那么将会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对银行来说,迟迟未能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或与银行自身利益有关。一旦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银行的利润、净息差等数据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截至今年二季度,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跌至1.54%,与一季度的净息差持平。一般来说,1.8%是银行净息差的警戒线,一旦净息差持续跌破警戒线水平,那么将会影响银行的持续稳定经营。 对部分银行来说,房贷业务占比高,本来新增房贷利率下调已经会影响银行的收入,存量房贷利率继续下调,那么银行的收入会受到更大程度上的影响。 据数据统计,目前房贷发放的主力是六大行。其中,2024年6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的有8家银行,分别是六大行和招行、兴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最高的是建行,工行紧随其后,均超过了6万亿的规模。 在提前还贷的影响下,六大行按揭贷款上半年合计减少超过3200亿元。六大行里除了邮储银行外,其余银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力度最大的是工行和农行。 同时,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几乎全线上升,国有大行里除了邮储银行外,其他国有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即使如此,六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均低于1%,国有大行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最低的是交行,仅有0.48%。在股份行中,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最低的是招行,仅有0.4%。 因此,存量房贷利率是否下调,牵涉到多方利益。虽然目前已有提前还贷的迹象,但提前还贷的规模还不算大,仍未触动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决心。不过,对银行而言,适度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其实是互利共赢的结果,既可以减轻购房者的还贷压力,而且还可以缓解提前还贷的压力,最终会否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还是要看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银行的决心。
9月19日收评&复盘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9-02 14:54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五大白酒上半年净赚851亿元,白酒股值得抄底吗?

今年上半年,五大白酒企业营收与净利润均创出历史新高,营收合计1951.06亿元、净利润合计851.38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达到约14%的水平。 从今年以来的白酒股表现来看,却与业绩增长没有很大的联系性。五大白酒年内均出现了下跌的走势,跌幅最小的是五粮液,年内跌幅9.06%。跌幅最大的是泸州老窖,跌了30.45%。即使是贵州茅台,今年以来股价也跌了14.65%。除了五大白酒股之外,其他白酒股均有着不同幅度的跌幅。所以说,今年的市场环境对白酒股并不太友好。 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14%左右,且基本上达到年初的增长目标,为何白酒股依然阴跌不止? 在五大白酒股中,除了洋河股份的营收与净利润出现了个位数增长外,其他包括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等上市白酒,均出现了双位数的增长。虽然五大白酒股的业绩增速符合市场预期,但考虑到业绩增长速度的持续放缓,市场却给出了比较悲观的估值定价。 以泸州老窖为例,虽然今年的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了双位数增长,但从历年来的中报数据分析,今年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却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水平。以中报净利润增速为例,泸州老窖从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12%、31.23%、30.89%、28.17%和13.22%。由此可见,今年中报的净利润增速是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水平。 在白酒股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放缓的背后,我们看到白酒股的股息率正在快速提升。三年前,我们很难发现股息率超过3%的白酒股。时至目前,我们可以发现白酒股的股息率在快速提升。例如,五粮液TTM股息率为3.80%、泸州老窖TTM股息率为4.53%、洋河股份的股息率达到5.69%。 业绩增速放缓,以提升股息率作为补偿。同时,市场也在用更保守的估值定价模式为白酒股进行定价。 2021年,贵州茅台与五粮液的估值一度飙升至60倍以上。如今,贵州茅台的TTM市盈率仅有22.54倍、五粮液TTM市盈率仅有14.82倍,当前的市盈率只是位于历史市盈率分位值的10.38%。 白酒股价格阴跌不止,市场也用保守的估值进行定价。目前,市场对白酒股的估值偏低,反映出市场对未来白酒股企业的业绩表现抱有悲观的态度,扭转这种悲观的看法,还是需要观察一些指标的实质性回暖。 其中,最直接的判断方式是观察飞天茅台价格的变化表现。 过去二十年,飞天茅台的价格运行重心持续向上。但是,在此期间,飞天茅台也摆脱不了周期的影响。例如,在2013年至2017年,飞天茅台价格处于调整阶段,调整的周期长达近4年,最低价格非常接近当时飞天茅台酒的出厂价格。 实际上,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里,飞天茅台价格基本上围绕着出厂价格进行波动。在调整周期里,飞天茅台价格接近出厂价,但从总体上来看,飞天茅台市场价基本上高于出厂价、批发价。 如今,飞天茅台价格处于高位震荡阶段,距离出厂价还有很大的差距空间,现在说飞天茅台价格已经调整到位,似乎还没有找到充分的理由。 此外,再看看白酒企业的合同负债变化情况以及高端酒的动销水平。 合同负债变化反映出经销商打款的积极性,同时白酒企业的库存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着白酒企业的发展命运。万物皆周期,即使是躺着赚钱的白酒行业也不例外。影响白酒景气度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因素是合同负债变化。 合同负债变化,反映出经销商的打款意愿,同时也反映出经销商对白酒行业的发展预期。如果经销商打款意愿积极,那么说明了他们普遍看好白酒行业的发展。今年以来,白酒行业的合同负债表现存在明显的分化迹象。例如,五粮液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23%、古井贡酒合同负债同比下降26.68%等,不同白酒企业所对应的合同负债数据变化,都会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销商的态度。 万物皆周期,白酒也离不开周期的影响。前些年白酒股涨得太高,市场给出了太乐观的预期。一旦预期发生变化、业绩增速发生放缓,那么白酒股的估值定价模型也会发生显著变化。预期降低、增速放缓,市场也给出了悲观的估值定价。因此,白酒股什么时候值得投资,关键还是要看预期的变化,一旦预期改善、业绩增速回暖,那么股价也会随之走高。
白酒股再度下挫,贵州茅台跌超2%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8-30 16:25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六大行跌幅均超过4%,银行股倒车接人还是见顶了?

国有大行属于今年以来少有的大幅跑赢同期市场指数的上市公司,即使昨日六大行跌幅均超过4%,但从全年走势来看,工行、农行和交行的年内涨幅均超过36%。在六大行中,年内涨幅最少的国有大行是邮储银行,年内涨幅也有18%以上。 六大行跌幅均超过了4%,主要原因是前期涨幅太大,市场存在获利回吐的压力。同时,六大行的持续上涨,已经吸走了市场中较多的流动性,六大行大跌反而为市场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并刺激了其他板块的价格上涨。 8月29日,六大行的合计成交额高达117亿元,百亿以上的单日成交额,对市场存量资金构成了一定的分流压力。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六大行大跌,其他行业板块却出现了大幅反弹走势的原因了。 截至目前,只有建行和邮储银行外,其余四家国有大行的股息率还不到5%。六大行的股息率均低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有大行的估值已经得到了修复。 经历了今年的大幅上涨,国有大行已基本上完成了估值修复的过程,但从股息率、估值的角度来看,国有大行的股息率与估值仍然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起码比市场中95%以上的上市公司具有吸引力。 银行股是倒车接人还是见顶了?取决于大资金的态度。在这一轮银行股上涨行情中,存在新一轮资金抱团取暖的现象,类似于2021年大机构抱团取暖白马股的情况。然而,当大资金抱团取暖现象开始发生分化,前期涨幅很大的白马股也开始步入深度调整的行情之中。 以白酒板块为例,从2018年到2021年,部分白酒巨头的累计涨幅达到数倍乃至十倍以上。但是,从2021年以后,白酒股因机构抱团取暖的瓦解,白酒股股价开始步入漫漫熊途的过程。 作为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贵州茅台,自最高点调整以来,累计最大跌幅达到50%以上。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白酒巨头,从高位调整以来,累计最大跌幅也达到了70%以上。由此可见,对大资金深度抱团的公司,一旦发生了抱团瓦解的现象,那么调整起来的幅度也是相当大的。 投资银行股,需要从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例如,国有大行更注重股息率、估值水平。其中,前者对大资金的要求比较高,后者由资金态度决定估值水平。例如,股份行更注重拨备覆盖率和不良率等因素。 六大行跌幅超过4%,但股息率仍不如部分头部股份行。从股息率水平分析,国有大行已基本上完成了估值修复的过程,但考虑到年内涨幅已大,投资性价比却不高了。六大行出现了单日大跌的走势,或意味着部分资金开始出现了获利回吐。是否见顶,仍需要观察六大行接下来的股价走势。如果从最高点下跌超过20%,那么将确认技术性熊市,这也是判断技术性熊市与正常调整的最佳指标。
9月19日收评&复盘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8-29 14:57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英伟达Q3指引未达最高预期,美股科技股牛市到尾声了吗?

在全球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里,美股科技股占了一半以上的席位。其中,苹果、英伟达和微软三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加起来高达68万亿,接近整个A股市场的总市值规模。 全球总市值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它的财报发布都会受到市场的关注。因为,它们占标普500指数等核心市场指数的权重比较高,财报数据可否超预期,都会影响到市场的投资情绪。 作为全球第二高市值的上市公司,英伟达也发布它第二财季的数据。从这一份财报数据来看,还是符合市场预期的。但是,英伟达盘后股价大跌近7%,可见市场对这份财报数据并不那么看好。 归根到底,还是市场给英伟达的估值太高,市场对英伟达的财报要求太苛刻了。即使财报数据符合预期,但不及最乐观的预期,也会引发大资金的抛售行为。所以,在财报发布之后,英伟达股价不涨反跌,主因还是市场把预期拉得太高,一旦业绩没有给出太靓丽的表现,股价也会不涨反跌。 在英伟达发布财报之前,高盛已经提醒,称英伟达财报可能会令其股价大幅波动9%以上,或者触发近3000亿美元市值的震动。在英伟达的盘后走势来看,虽然波动率未到9%,但也超过了6%。 细看这一份财报数据,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很好看的。 以营收为例,英伟达第二财季的营收为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比分析师的预计数值还要高。 以净利润为例,英伟达第二财季的净利润为165.99亿美元,同比增长168%。至于毛利率,第二财季调整后仍然高达75.7%,同样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 此外,英伟达还给出了巨额回购计划,批准额外5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这份回购方案,还是给市场看到了诚意。但是,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似乎并不买账。 亮眼财报数据和巨额回购计划,也并未促使股价上涨。究其原因,还是体现在公司对第三财季的业绩指引不及市场预期有关。 从英伟达的第三财季指引来看,预计营收32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但是,却远低于最高的预期。不过,目前只是公司的财报业绩指引,未来公司业绩表现还是存在一定的变数,业绩指引更多只是一种参考价值。 不仅仅是英伟达,而且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它们的业绩指引也不那么漂亮。在市场看来,第二财季数据反映的是“过去式”,第三财季业绩指引,则属于“将来时”。预期往往比过去的业绩表现更重要,因为对成长股而言,预期表现对股价的影响更重要。 英伟达对数据中心的依赖度太高,急需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一旦竞争对手拿出更优的方案,那么将会对英伟达的利润收入也会构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这一次财报发布后,英伟达股价不涨反跌,可能还与英伟达的新型Blackwell芯片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有关。 作为美股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成长股,市场需要英伟达交出更亮眼的成绩单与业绩指引,也是市场对英伟达苛刻要求的体现。 苹果、英伟达和微软,三家科技股的总市值相当于一个A股市场的总市值。除了英伟达TTM市盈率达到58倍之外,苹果和微软的TTM市盈也高达34倍,基本上处于历史估值高位的水平。 现在支撑美股科技股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业绩增长与巨额股票回购。一旦这两个因素发生了变化,那么支撑美股科技牛市的投资逻辑也会发生改变,到时候科技牛市也将会发生重要拐点。
个股赏金大作战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8-27 15:28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回看中国葡萄酒十年,破局的关键是什么?

近期上市公司集中发布半年报,多家消费类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引发热议。究其根本,是整体社会消费疲软。今年前7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只有3.5%,相较2023年、2022年同期增速放缓。 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在重重挑战之下,消费品类将如何发展?也许可以葡萄酒行业为镜,照见消费品类的下一步发展。 根据数据统计,国内葡萄酒产量从2022年21.4万千升下降至2023年14.3万千升,同比骤减了7.1万千升。与此同时,葡萄酒的进口量也从2022年的33.7万千升下降至2023年的24.96万千升,同样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葡萄酒产量的同比数据已经连续十年下降,国内葡萄酒这些年来的发展局面并不是很乐观。最近十年时间,国内葡萄酒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调整期,这个调整期什么时候结束,还需要看市场需求的改善以及供应量的消化程度。 葡萄酒行业上半年业绩黯淡 今年上半年,葡萄酒上市公司陷入了整体亏损的境地。其中,A股5家葡萄酒上市公司3家预亏,ST通葡预计上半年亏损2750万元到2450万元;莫高股份预计亏损800万元至1200万元;中信尼雅预计亏损450万元至550万元。 从上述发生亏损的上市公司来看,主要原因是葡萄酒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结合公司动销缓慢,从而导致了公司业绩下滑,出现了亏损的局面。 另外,在港股市场上,王朝股份出现了预盈,但与上半年收到政府补贴660万港元有关。另一个港股上市的葡萄酒上市公司怡园酒业公布2024年中期业绩,收益1658.3万元,同比减少54.53%;净亏损353.1万元,2023年同期净利540万元;每股亏损0.44分。 作为国内葡萄酒“一哥”的张裕A,今年中报也出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现象,但依然保持盈利的水平。 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张裕一直是葡萄酒上市公司中的“孤勇者”。Wind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3年,11家上市葡萄酒企业共披露109份年度财报,其中,54份盈利,53份亏损,2份持平。在盈利财报中,张裕以81.26亿元的盈利贡献了九成以上的份额,成为近十年来唯一一家连续盈利的上市葡萄酒企业。若剔除张裕,其他10家上市葡萄酒企盈利和亏损相抵后则表现为净亏损41.75亿元。 而2024年上半年,不仅仅是国产葡萄酒处于调整阶段,进口葡萄酒的数据也不好看。 参考2024年上半年瓶装进口葡萄酒的数据,包括法国、智利、意大利、西班牙等都处于下滑的局面之中。其中,法国瓶装葡萄酒进口量、进口额分别下滑15.15%和5.97%。西班牙进口葡萄酒,量和额分别下滑17.8%和16.16%,这是近年来下滑最大的一次。排名第三的智利和排名第四的意大利进口额也在下滑,其中意大利也是近年来首次下滑。 由此可见,葡萄酒行业整体处于异常艰难的周期中,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进口品牌,市场都不容乐观。 行业整体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回望过去,造成葡萄酒行业十年低迷的原因有很多。 借助信息差,早几年进口葡萄酒大肆进攻,但也因为进口葡萄酒的低价及良莠不齐的质量,极大地冲击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国内消费者在“泥沙俱下”的进口酒上交了很多的学费。另一方面,中国葡萄酒企业走了很长时间西方的老路,偏离了中国人的餐桌习惯,远远未形成大气候。 当然,葡萄酒消费颓势也受多个维度因素叠加影响,例如居民收入下降、葡萄酒消费场景较为单一,普及程度明显不足、白酒与啤酒市场的挤压等。此外,还会受到葡萄酒行业的周期性影响。万物皆周期,葡萄酒行业也离不开周期性的影响。 实际上,不仅仅是葡萄酒行业,包括餐饮、服装、家电、化妆品等消费行业,今年的销量情况也并不乐观。近期上海外滩18号的高端餐厅的倒闭,印证了当下消费需求特别是商务宴请需求的转变。这对葡萄酒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号——高端商务市场的退潮,葡萄酒的家庭消费场景、个人独饮消费场景、朋友聚会场景都没有形成气候,行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寒冬之下,该如何破局? 值得关注的是,张裕A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新进张裕A前十大股东,持有325.35万股,当前持股比例为0.47%。 社保基金的投资决策往往与国家政策相关联,被视为市场的风向标,一定程度上也传递出“国家队”对葡萄酒行业的看好和支持。 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信心与潜力来自哪里? 一是葡萄酒酒种的巨大增长空间。据统计,2023年全国喝掉的白酒和啤酒加起来有883亿瓶。但喝掉的国产和进口瓶装的葡萄酒,仅占白酒和啤酒合计瓶数不到1%。如果未来国产和进口瓶装的葡萄酒占白酒和啤酒合计瓶数超过5%,那么将意味着这个市场还有5倍以上的增长空间。中国葡萄酒拥有全球前列的市场,就必然会诞生全球领先的本土企业。 近年来诸多企业也在进一步深耕中国消费者偏好,中酒协提出了“中国风土 世界品质”的口号,龙头企业张裕也在创新采用中国酵母、中国橡木桶等,推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葡萄酒和白兰地,以提升消费者对葡萄酒和白兰地的兴趣。 二是葡萄酒消费人群的未来潜力。得年轻人者得天下。一大批国潮品牌绝地反杀的案例无不说明了年轻群体强劲的消费力和消费热情。而且葡萄酒在年轻化上比强势酒类白酒更有优势,若能超车成功,抢下年轻市场,对葡萄酒的未来十年乃至三十年发展都是极好的助力。 当然,培育消费人群,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长期研发、长期做好产品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好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样的产品才不会被轻易淘汰。 三是葡萄酒在出口上的极大优势。今年以来,出口外需表现强势,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具备“走出去”能力的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将赢得更多优势。从近期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报道来看,中国葡萄酒的实力已经不容小窥,在高端阵营上也具备了与国外品牌一争高下的实力。如2023年张裕在国内外各类知名赛事中,就获得大金奖、金奖等奖项227个,放到全球来看也遥遥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葡萄酒是国际化的酒种,在全球市场上,中国葡萄酒的发挥空间比白酒更大。近期,著名的英国品牌评估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4全球最强葡萄酒&香槟酒榜单”显示,张裕已经连续两年蝉联第一,张裕的管理层也曾表示,得益于全球布局,张裕产品能够更快地进入海外高端渠道,提升了品牌的竞争力。 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4全球最强葡萄酒&香槟酒榜单” 纵观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重要葡萄酒生产国的产业发展路径,葡萄酒消费市场的繁荣与该国的人均GDP有着重要的关系。 以美国为例,1978年,当美国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后,整个国家进入了长达30年的大消费时代,消费结构也呈现出了一个极为明显的变化——从非耐用品消费到耐用品消费再到服务型消费的转型升级。 而早在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就突破了1万美元,迈过了消费领域的历史分水岭。未来,相信中国葡萄酒市场必然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著名投资大师、“量子基金”前合伙人吉姆·罗杰斯在1999年就买入了张裕股票,并长期持有。近年罗杰斯仍在继续增持张裕的股票,对中国葡萄酒巨头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大部分外国人一开始不喝葡萄酒,但他们现在正逐渐开始喝,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美国,也出现在了许多国家,所以我持有中国的葡萄酒股。” 虽然在短期内尚未见到葡萄酒产业的拐点,但可见在长期周期上,葡萄酒行业依然有望企稳回升。而当葡萄酒行业逐渐摆脱困难期,步入新的景气阶段时,对头部葡萄酒企业无疑会构成直接的利好。
9月19日收评&复盘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8-26 09:23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美联储鲍威尔“明示”降息 ,这一轮降息对全球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美联储迟迟不愿意降息,美联储降息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全球资本市场乃至全球经济的走向。回顾近40年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最近一轮的加息周期持续时间最长、加息速度最快,并且创出了单次最大的加息幅度。 从1983年到现在,美联储一共经历了六次以上的加息周期。每一轮加息周期背后,都可能会触发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 例如,在1999年6月到2000年5月的那一段加息周期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4.75%攀升至6.5%,随后刺穿了当年美股科技股的泡沫,并引发了一轮美股科技股的大跌行情。 例如,在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的那段加息周期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1%大幅攀升至5.25%,这一轮加息周期结束后,很快引发了次贷危机。 从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开启了一轮为期两年多的加息周期,期间的加息频率、加息力度也是创出了近40年来的加息纪录。 本来,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动作应该要在2023年末,最晚2024年上半年开启。但是,美联储一拖再拖,至今还没有实施降息的动作。 到了今年8月,美联储的鲍威尔才宣布,调整货币政策的“时机已到”,或暗示着美联储有望在9月份开启降息动作。退一步思考,即使美联储最终在9月份采取降息动作,但已经比市场预期的市场要晚很多了。 美联储迟迟不降息,或与美国通胀一直高居不下有着一定的联系性。但是,在美联储维持不降息的背后,或与背后的战略意图有关,美国维持高利率水平,对新兴市场的冲击影响最明显,市场一直在期待着美联储降息动作的开启。 美联储迟迟不降息,对自己的冲击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只要美国一直维持高利率状态,那么将需要每年支付巨额的利息成本,降息时间越往后,对它的影响越不利。 从2022年3月到2023年7月,美联储连续加息11次,累计加息幅度高达了525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也飙升至5.25%至5.5%的区间。 面对高利率的时代,也改变了资本的投资态度。例如,手握巨额现金储备的巴菲特,也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投资策略,手持的短期国库券规模比美联储还要多。 巴菲特持有巨额的短期国库券,或看到了美国高利率下的现金资产保值机会。在高利率的时代下,巴菲特持有现金储备的规模已经接近持有美国股票的持仓规模,意味着巴菲特很难 在市场中找到年化收益率高于5%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美联储降息在即,但这一次美联储采取的是短暂降息还是采取趋势性降息,仍然存在一定的变数。 在过去40年里,美联储采取了多次的降息动作,有的降息周期比较长,超过了30个月。但是,有的降息周期很短暂,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而且,降息的次数少、降息的幅度低,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也会有所减弱了。 如果这一次美联储只是采取短期降息的措施,联邦基准利率只是小幅下降,那么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也会比较有限。特别是对新兴市场来说,美联储接下来的降息力度如何、降息周期如何,都会影响着新兴市场的资金回流速度。 当前美国通胀率距离当初鲍威尔定下的2%目标还有一些差距,只要美国通胀率无法达到2%的目标水平,那么美联储的降息力度也可能会比较有限。一旦美国通胀率再度反弹,那么美联储的降息动作也会显得更加谨慎了。 因此,对这一次美联储的降息动作以及降息力度,还不能够抱有太乐观的预期。
鲍威尔发出最强烈降息信号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8-23 18:14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银行市值逼近历史新高,银行股还值得投资吗?

截至8月22日,今年以来工商银行股价大涨43.50%、农业银行大涨44.03%、建设银行大涨34.53%、中国银行大涨35.06%、邮储银行大涨25.46%。8月22日,银行板块的总市值高达12.37万亿,仅次于2018年2月5日的12.51万亿,而且六大行总市值已经超过了创业板。 六大行加起来的总市值高达8.99万亿,比创业板的8.78万亿总市值还要高2100亿元。曾不被市场看好的银行股,为何会有如此强劲的表现? 事实上,今年以来,并不是所有银行股都有亮眼的表现。例如,兰州银行年内下跌8.80%、西安银行年内下跌0.73%、郑州银行年内下跌12.44%等。此外,包括宁波银行、民生银行等,它们的表现也是明显跑输同一时期内的银行板块表现。 六大行领涨整个银行板块,而且六大行的股价基本上都创出历史新高,整个银行板块距离历史最高市值也只有一步之遥的空间了。 实际上,六大行的大幅上涨,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护盘的影响。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了4.24%、沪深300指数也跌了3.44%。至于深证成指、创业板等指数,分别下跌了14.31%和18.23%,深市走势明显弱于沪市,而且有加快往年内低点靠拢的趋势。 与深市走势进行对比,沪市走势明显抗跌。其中,六大行的护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六大行的护盘影响,估计沪市的指数点位也没有2848点了。 除了六大行之外,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成为了年内为数不多出现上涨的权重股。换言之,今年以来“中字头”的股票表现出明显的抗跌能力,并起到了很好的护盘影响。 除了护盘的影响因素外,以六大行、三桶油为代表的“中字头”权重股,也成为了新一轮大资金抱团取暖的对象。为何大资金会选择这些超级权重股进行抱团取暖?也许,与几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这些超级权重股的确定性强,基本上避开了政策风险、盈利突然恶化等风险。对大资金来说,投资这类超级权重股,可以更好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可以提升抗风险的能力。 第二个原因,配置超级权重股,有利于市值配售,也有利于打新。按照目前A股市场的打新规则,采取的是市值配售的形式,所以持有超级权重股既有利于新股打新,而且有利于提升资产配置的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第三个原因,A股市场正处于熊市调整阶段,在阴跌不止的市场环境下,如果盲目投资容易引发资产的快速缩水。但是,投资超级权重股,却有效避免了资产快速缩水的风险。而且,这类超级权重股往往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即使投资发生了亏损,长期持有也可以通过股息分红弥补投资损失。 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A股正处于存量资金博弈阶段。5000多亿的成交量无法满足5300多家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需求。在市场处于流动性不足的背景下,头部权重股更容易吸引市场流动性,同时也会分流市场的存量流动性。于是,市场大部分的流动性被头部权重股吸走了,剩下的存量流动性分配给其他上市公司,也加剧了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六大行年内继续上涨了3、40%,六大行总市值也超过了创业板的总市值规模。在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市场的投资风格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头部权重股持续上涨,将会继续吸走其他上市公司的存量流动性。一旦头部权重股开始出现调整,那么资金又会跑向其他上市公司之中,市场将会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9月19日收评&复盘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8-16 08:13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从巴菲特二季度持仓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哪些重要信息?

巴菲特大举减持苹果股票,出乎市场的意料。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二季度的持仓报告中,二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大概减持了750多亿美元的股票,现金储备也大幅增加到2769亿美元。其中,巴菲特持有的短期美债规模高达2346亿美元,这个持仓规模比美联储还要多。 与庞大的现金储备规模相比,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仓美股的价值大幅缩减至2799.69亿美元,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幅减持了苹果公司股票,减持比例高达49.33%,现持有的股票规模只剩下4亿股。此外,巴菲特还清仓了Snowflake和派拉蒙环球,美国银行、雪佛龙、T-Mobile等公司,都遭到了巴菲特的减持。 与减持动作相比,巴菲特继续增持西方石油。即使巴菲特持续增持西方石油股票,但从目前的总持仓情况来看,西方石油依然在巴菲特股票持仓中排名第六位,持仓比例依然低于雪佛龙。 从巴菲特股票总持仓情况来看,持仓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分别为苹果、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雪佛龙、西方石油、卡夫亨氏、穆迪、安达保险和德维特等。 从总持仓比例来看,苹果公司的股票占比达到30.09%,持仓比例超过10%的,还有美国银行和美国运通。从巴菲特持仓前十名的上市公司来看,发生减持行为的是苹果、美国银行、雪佛龙。发生增持行为的是西方石油、安达保险。 从总体上分析,二季度巴菲特减持力度较大,只对个别公司采取增持的行为。 巴菲特持有现金储备规模高达2769亿美元,美股持仓价值为2799.69亿美元,意味着巴菲特持有现金储备规模接近美股持仓价值水平,巴菲特选择大幅增加现金储备,或对未来市场行情表达了谨慎、偏悲观的态度。 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股票,或为了更好调节持仓结构。之前,巴菲特持有苹果股票的比例过高,对单一股票持仓太依赖,反而会让自己的投资更加被动。如今,巴菲特大幅减持苹果股票,一方面是获利了结、锁定利润;另一方面是调节自己的持仓结构,避免对单一股票持仓过度依赖的风险。 截至目前,美股三大指数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道琼斯指数更是达到4万点以上。与2009年的市场指数相比,美股市场已经涨了数倍,市场估值也处于历史高位的水平。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作为历经多年市场行情的巴菲特先生,也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标的,不得不大幅提升现金储备规模,不断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现金储备规模的变化,被视为市场行情的重要风向标。在美股市场的历史上,当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储备规模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往往预示着市场拐点将至。 近几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现金储备规模持续保持在历史高位水平,但市场指数仍然处于创新高的路上,这个市场指标是不是已经失灵了? 实际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储备规模变化仍然具有参考的价值,只是市场延后释放风险。在历史估值的高位区域,需要有强有力的盈利能力推动以及巨额股票回购来推动,一旦这两个因素发生变化,那么支撑美股市场走牛市的背后逻辑也不成立了。
美股上演“V”形大逆转!英伟达大涨8%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8-16 08:06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腾讯业绩大超市场预期,十年内腾讯与茅台谁更值得投资?

从最新的财报数据来看,腾讯的毛利率、净利率和负债率分别为52.95%、28.39%、43.95%。茅台的毛利率、净利率和负债率分别为91.76%、52.70%、18.32%。如果从这两个指标分析,茅台的生意几乎是躺着赚钱,腾讯的生意也很好,只是没有茅台赚钱那么容易。 再看看营收与净利润,腾讯上半年营收达到3206.18亿元,同比增长7%。今年上半年腾讯实现净利润1076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82%。 按照环比增速分析,二季度营收增速较一季度小幅增长,但与2023年同期的营收同比增速相比,今年的营收增速却略有放缓。净利润方面,二季度增速高于一季度增速,同时这一增速水平也创下了近五年的增速新高,今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超过市场预期。 再看看茅台,今年二季度茅台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56%和15.88%,茅台的业绩表现还是一如既往地稳健。从过去五年茅台的营收、净利润数据来看,营收基本上保持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增速虽略低于前两年的增速水平,但考虑到高基数的因素,茅台可以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截至目前,茅台的TTM市盈率为21.29倍,总市值为1.78万亿,已经失去了总市值第一位的宝座,市值低于工商银行。但是,茅台的股息率达到2.18%,若算上特别分红,那么茅台的股息率高达3.54%,股东回报意识还是非常强的。 再看看腾讯控股,当前腾讯的TTM市盈率为20.64倍,总市值约为3.19万亿人民币,股息率约为0.92%。不过,在股份回购方面,腾讯的股份回购力度是相当给力的,今年上半年回购了1.55亿股,涉及523亿港元。如果把股份回购和股息分红加起来,腾讯对股东的回报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从稳定性的角度考虑,翻看过去五年的数据,腾讯控股的经营稳定性比不上茅台。以2022年和2023年为例,腾讯的净利润出现了16.27%和38.79%的同比降幅,2024年腾讯净利润才开始走出低谷。茅台在过去五年以上,净利润基本上保持双位数增长,业绩波动率显著低于腾讯。 但是,从业绩弹性来看,腾讯控股一度恢复增长能力,它的业绩回升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茅台的业绩,相当于一张明牌,未来五年至十年,业绩继续稳健增长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只是业绩增速能力或许会略有放缓。腾讯经历了2022年和2023年的调整期后,业绩开始出现快速回暖的迹象。从投资预期的角度考虑,腾讯的预期炒作机会大于茅台,茅台更倾向于“吃息股”。 算上特别分红,茅台以3.54%的股息率水平,长期投资茅台的投资者,将会花费更少的时间回收本金。腾讯靠股息回收本金的速度较慢,但考虑到每年巨额的股份回购力度,对不愿意支付股息红利税的投资者来说,可能会更友好。 在自由现金流方面,腾讯的自由现金流稳健增长,只要腾讯的护城河依然牢固,月活数据持续保持优势,那么腾讯的自由现金流有望持续增长,并进一步提升腾讯的投资价值。 但是,腾讯大股东Prosus持有腾讯的股票比例依然较高,在腾讯股价处于高位阶段,大股东仍可能存在进一步减持的需求。今年以来,腾讯股价表现强于同期市场表现,得益于腾讯亮眼的业绩表现以及巨额的股份回购力度,而且今年上半年腾讯回购力度已经大幅超过大股东的抛售金额了,这也促使腾讯股价的走强。 随着腾讯股价的持续回暖,不排除大股东Prosus仍有继续减持的意愿,接下来要看腾讯的股票回购力度,是否保持较大规模的回购力度,以抵御大股东减持的压力。此外,腾讯的护城河是否保持牢固状态,腾讯的业务优势、月活优势可否延续下去,这都会影响到腾讯日后的估值定价水平。 $腾讯控股(HK00700)$
聚焦深度,谈行业!
郭施亮 郭施亮

郭施亮

08-14 11:42 · 财经媒体经济观察员

千金难买牛回头!抄底工业富联正当时?

"牛回头"一般指的是牛市里不可多得的抄底良机,而AI龙头工业富联(601138.SH)近期股价调整后发布了一份超越市场预期的半年度财报,稳健的业绩加上AI业务的好前景,不正是千金难买的“牛回头”吗? 首先,从业绩上看,中报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的工业富联无疑有个良好可靠的基本面,上半年公司营收2660.9亿,同比增长28.69%,归母净利润87.4亿,同比增长22.04%,均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当前公司PE已回落至20倍附近,正处于年内“低估值区间”。 其次,从市场密切关注的AI业务来看,上半年工业富联AI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230%,占整体服务器营收比重提升至43%,占比呈现持续逐季提升态势。同时,更有产业链人士分析称,英伟达Blackwell系列出货调整其实利好工业富联,皆因需求强劲的Hopper系列才是今年公司AI服务器业务的“王牌”,现在市场还出现针对H100/200加单的现象,如果更多AI芯片产能调整给H100/200,或让下半年出货动能逐季走高,AI业务全年高增可期。工业富联在中报里也透露,新一代AI服务器产能已充足到位,下游订单能见度高。总而言之,公司AI业务进展顺利,在利空扰动减退的情况下,相信一波强势反弹已在路上! 再次,从红利投资角度看,工业富联马上进行百亿现金分红,现在买入恰逢其时!最新公告显示,公司2023年度分红的股权登记日为8月14日,除权除息日是8月15日。值得一提的是,上市6年来工业富联合计分红438.4亿元,在电子行业中居首,而从2019年首次分红的25.6亿元增长至最新的115.23亿元,增幅达到350.12%。 然后,工业富联作为AI算力+AI手机“双龙头”,其实还有一个行业利好不容忽视,那就是消费电子旺季要来了!有媒体报道称,苹果计划2024年下半年备货超1亿部iPhone16,高于市场预估的9000万部。工业富联作为苹果供应链的龙头厂商,有望获益于这轮换机潮。 最后,从技术面和过往经验来看,可以说每一轮历史级别的行情都是在犹豫中前进的,以新能源电池龙头为例,2021年初宁德时代涨至5000亿市值,被散户戏称是“历史大顶”,然而事实却是,一轮30%的回调后,公司股价再涨150%,一度破了万亿市值大关!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AI龙头工业富联当前市值4100亿,股价较年内高点调整近30%,同时备受市场看好的AI服务器和AI手机出货旺季才刚开始,布局良机已现眼前。 $工业富联(SH601138)$
9月19日收评&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