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SH000001)$ 2025年10月,新能源车的免税政策迎来了关键节点。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公告,2025年12月31日以后,新能源车购置税免税政策将进入 “ 减半征收 ” 阶段,而且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最多不超过1.5万元。
这也就意味着,2025年将会成为新能源车免税政策的 “ 最后一年 ”。明年起,部分车型将会失去全额免税优惠。这个政策的调整背后有什么深意?对市场和消费者又会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卧龙从以下几个方面聊一聊,给正在投资相关的新能源车股票,或想要投资这一类股票的朋友们,做一个参考吧。🌹❤️🙏
第一部分: 新能源车的免税政策出台缘由:从 “ 政策驱动 ” 到 “ 市场驱动 ” 的主动转型。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新能源车的免税政策自2014年开始实施以来,十年时间,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崛起的核心政策工具。它出台的背景与战略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的三点:
1. 产业升级需求:新能源车融合了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是推动汽车从 “ 交通工具 ” 向 “ 智能终端 ” 转型的关键。这个政策旨在通过税收的优惠,引导车企加大技术投入,突破电池能量密度、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例如,宁德时代固态电池,续航突破1000公里,上汽大众MEB工厂,年产能达30万辆,均得益于这个政策红利。
2. 绿色发展目标:新能源车可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这个政策通过降低购车门槛,加速新能源车的普及,助力 “ 双碳 ” 目标实现。大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45%,相较2014年的不足1%的比例,大幅提升。
3. 市场化转型铺垫:当前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已经进入了 “ 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 ” 的转轨期。政策慢慢退出,比如2026年起减半征收,旨在倒逼行业从 “ 补贴依赖 ” 转向 “ 技术竞争 ”。例如,L2级以上智能辅助驾驶车型,占比超60%,新能源车5年的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了大约3万元,都体现出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部分:对新能源车市场的影响:短期销量冲刺和长期销售的分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短期销量冲刺:2025年作为免税政策的最后一年,预计将会释放约2000亿元免税利好,叠加地方补贴,规模达4000亿元。新能源车企为了抢占政策红利,必定会纷纷推出新品,并加大促销力度。例如,2025年3月多家车企集中发布新车,部分品牌订单积压。2025年 1 - 7月,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822万辆,同比增长非常的显著。
2. 长期结构分化:政策慢慢退出后,销售市场将可能会呈现 “ 冰火两重天 ”。
对于中低端的车型来说:30万元以下车型,受免税政策的影响最大。2025年政策明确,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覆盖了绝大多数的主流车型。但是2026年起,减半征收后,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就可能转向燃油车或延迟购车计划。
对于高端的车型来说:30万元至50万元,及百万级车型,消费者对购置税的变化不太敏感,他们会更加关注品牌、技术、体验等等方面。例如,蔚来ET9、理想MEGA等高端车型,销量可能受政策的影响非常有限。
对于换电模式:政策明确 “ 换电模式 ” 新能源车的计税价格,依据不含动力电池的车价来计算,进一步降低了购车成本。蔚来等品牌,通过 “ 车电分离 ” 模式,购车成本最高可降5万元左右,成为政策慢慢退出后的差异化竞争点。
第三部分:对于消费者的影响:理性决策和需求升级不会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购车成本变化:以一辆30万元的新能源车为例,2025年免税可节省2.65万元(购置税税率10%),2026年起减半征收后仅节省1.5万元。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政策退坡可能影响购车决策;但对于高收入群体,影响较小。
2. 购车时机选择:政策稳定性,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2025年政策明确延续至年底,消费者可以理性的规划购车时间,避免 “ 抢购 ” 心态。例如,部分消费者,选择在车企促销叠加免税政策时出手,享受最大化优惠。
3. 需求升级趋势:政策倒逼车企提升产品竞争力,消费者选择时功能会更丰富。2025年新能源车市场呈现出了两大趋势:
一个是技术升级:超快充、智能座舱、高阶辅助驾驶成为标配。例如,小鹏G9支持800V高压快充,10分钟补能300公里。
另一个是体验升级:车企通过OTA升级、换电服务、会员体系等,增强用户粘性。例如,蔚来NIO Power换电站,布局超3000座,用户换电平均耗时只要5分钟就可以了。
第四部分:未来新能源车市场的展望:政策慢慢退出 ≠ 市场必然的萎缩。
尽管2026年起,免税政策慢慢退出,但是新能源车市场已经具备了“ 自我驱动 ” 能力:
一是成本优势:新能源车5年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大约3万元,3年车龄保值率达到了75%,形成良性消费逻辑。
一个是技术壁垒:中国在电池、电机、电控领域,形成了全球领先的优势,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超60%。
一个是基础设施完善:2025年充电桩数量,预计突破1000万台,车桩比从2014年可怜的 10 : 1,优化到现在的 2 : 1,消除 了“ 里程焦虑 ” 。
所以总体来说,2025年新能源车免税政策的 “ 最后一年 ”,既是产业转型的里程碑,也是市场成熟的起点。政策慢慢退出,短期或许引发销量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技术竞争、成本优势、基础设施完善,将支撑新能源车持续不断的渗透,提高市占率。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2025年是享受政策红利的 “ 窗口期 ”。但是无论何时购车,选择技术领先、体验优质的产品才是考量的最核心逻辑。
持有新能源车股票的朋友们,大可不必惊慌。四季度或许是新能源车销售的新浪潮呢!看好手上的股票,股价不下三线,就安心持 股吧!破了三线,就要保持 谨慎了。
卧龙看到新闻就简单的聊上一聊,可许对大家投资新能源车或相关的供应链的股票,会有一些帮助吧!感谢大家阅读,点赞,转发支持。🌹😘📈
$中证1000(SH000852)$ $创业板指(SZ399006)$ $比亚迪(SZ002594)$ $宁德时代(SZ300750)$ $赛力斯(SH601127)$ $小米集团-W(HK01810)$ $长城汽车(SH6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