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下跌,截至午盘,上证指数跌0.51%,深成指跌1.85%,创业板指跌3.4%,北证50跌0.8%。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6561亿元,较上日缩量708亿元。
全市场超2300只个股下跌。
华泰证券认为,10月行情的首个交易日市场迎来开门红,沪指站上3900点关口创出近期的新高,一举突破了自8月底以来区间震荡的箱体上沿,进一步打开了行情向上演绎的空间。进入10月份,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将拉开帷幕,宏观经济三季度数据也将出炉,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动向受到关注。此外,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在10月份召开,十五五规划受到市场的广泛聚焦和期待。
$上证指数(SH000001)$ 、
$深证成指(SZ399001)$ 、
$创业板指(SZ399006)$
热点板块方面,
培育钻石、石墨电极板块冲高,四方达
$四方达(SZ300179)$ 、黄河旋风
$黄河旋风(SH600172)$ 涨停,惠丰钻石
$惠丰钻石(BJ920725)$ 涨超20%,力量钻石
$力量钻石(SZ301071)$ 涨超10%,东方碳素
$东方碳素(BJ920175)$ 、方大炭素
$方大炭素(SH600516)$ 跟涨。
消息面上,商务部、海关总署连发4则公告,对超硬材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等出口管制。
中原证券指出,中美日对功能性金刚石领域持续关注、技术突破和出口管控,表明功能性金刚石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需求,建议关注对功能性CVD金刚石持续开展产品研发并具有技术储备的相关企业。
可控核聚变板块延续活跃,哈焊华通
$哈焊华通(SZ301137)$ 、合锻智能
$合锻智能(SH603011)$ 创新高,安泰科技
$安泰科技(SZ000969)$ 2连板,永鼎股份
$永鼎股份(SH600105)$ 涨停,上海电气
$上海电力(SH600021)$ 、国光电气
$国光电气(SH688776)$ 、常辅股份
$常辅股份(BJ920396)$ 、富煌钢
$富煌钢构(SZ002743)$ 构跟涨。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主机全面开建,该装置在国际上将首次验证演示核聚变发电,我国有望2030年用核聚变发电。、
中信证券称,行业的长期成长趋势已经确立,国际及国内装置加速建设下,零部件企业订单有望得到充分释放,对可控核聚变行业坚定看好。
半导体板块大幅调整,东芯股份
$东芯股份(SH688110)$ 、华虹公司
$华虹公司(SH688347)$ 、晶合集成
$晶合集成(SH688249)$ 等股大跌超10%,佰维存储
$佰维存储(SH688525)$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SH688981)$ 、芯原股份
$芯原股份(SH688521)$ 跌幅居前。
引发半导体跳水直接原因来自昨日午后一则消息,包括东方财富证券、国融证券、东方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确认将中芯国际、佰维存储、路桥信息等9只A股股票的融资融券折算率统一调整为零,业内人士表示这不影响投资者融资融券交易,但短期仍对资本市场产生一定扰动。
中长期看,存储产业新一轮缺货潮愈演愈烈。据Digtimes消息,虽然国庆期间供应渠道商及买家放假,但询单需求热度却没有减弱,存储现货市场价格快速飙升。近一周来,DDR4 DRAM涨幅已超12%,DDR5 16Gb现货价格则涨8.5%。
电池板块同样回调,利元亨、赢合科技盘中跌超10%,亿纬锂能、天际股份、宏工科技纷纷跟跌。
黄金股昨日大涨后今日多数熄火,西部黄金、晓程科技、赤峰黄金领跌。
另一方面,燃气板块集体走高,大众公用、洪通燃气双双涨停。电网设备板块盘中攀升,新特电气20cm涨停,国电南自、四方股份、神马电力封板。
此外,水泥、煤炭、油气、乳业等板块盘中均表现活跃。
板块题材方面,燃气、纺织制造、电网设备、煤炭、水泥建材、乳业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半导体、固态电池、光伏设备、算力硬件等热门赛道股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兴业证券:新一轮上行动能已在蓄势
兴业证券认为,经历9月以来的震荡整固后,新一轮上行动能已在蓄势。而随着10月三季报交易陆续展开、月末密集重磅会议提振政策预期,往后结构上可交易的线索也将更加丰富。以景气和产业趋势为核心,重视三季报景气线索、“十五五”规划受益行业,包括创新药、军工、AI、电池、“反内卷”&景气周期(有色、化工)。
【大行报告精选】中信证券:超硬材料出口管制利好行业整合 看好板块的交易性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10月9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范围相比2024年8月扩大,进一步凸显超硬材料的战略属性。尽管短期超硬材料企业可能出口受阻,但长期看本次出口管制会加速国内超硬材料产业的整合,该行认为后市价格有望震荡上行,同时人造金刚石的功能性应用也有望持续催化,看好超硬材料板块的交易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超硬材料出口管制范围扩大,或产生显著影响
根据中国新闻网,中国商务部、中国海关总署9日联合发布公告,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钬等5种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其中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包括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μm的人造金刚石微粉、平均粒径大于5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的人造金刚石单晶(不管制用于装饰、首饰的培育钻石)、具有相关特性的人造金刚石线锯和人造金刚石砂轮、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PCVD)设备以及DCPCVD工艺技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日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上述公告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对于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中方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与2024年8月1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对于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相比较,此次出口管制的范围由技术、设备扩展到直接应用于终端的材料和制品,可能对海外下游客户和国内生产商生产显著的影响。
超硬材料的战略属性进一步凸显
根据中国出口管制信息网,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及制品被誉为“最硬最锋利的工业牙齿”,是石油勘探与矿山开采、机床机械与汽车制造、轨道交通、核电、国防军工与航空航天重大工程以及光伏与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高功能材料。根据《中国人造金刚石产业地图(2023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2022年中国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占全球的95%,该行统计此次出口管制涉及的产品2024年出口金额超过2.7亿美元,出口管制实施后海外的人造金刚石制品厂商和下游客户或面临供应链压力,出口管制使得超硬材料的战略属性进一步凸显。
出口管制或加速国内超硬材料行业整合
2020-2022年培育钻石市场的发展使得超硬材料行业供给迅速增加,中国超硬材料进入明显供过于求的状态,2022-2024年人造金刚石微粉和单晶(参考税则号列:71051020)的出口均价下降31%。
尽管本次的出口管制实施后仍然可以申请出口,但是审批流程复杂且时间成本高,超硬材料企业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资源去申请并建立出口管制合规体系,无形中都将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而且对于大部分超硬材料企业而言,在11月8日前顺利通过审查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短期内,超硬材料企业或将面临出口受阻的局面。
长期来看,出口管制利大于弊,或将改变我国“低端制品产能过剩、高端制品国外进口”的产业格局。根据中国超硬材料网,行业人士明确指出,本次出口管制会加速国内超硬材料产业的整合,具备资源、技术、规模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部分超硬材料中小企业因为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可能被迫退出或被收购。随着行业逐步整合,该行认为后市价格有望震荡上行。
超硬材料的功能性应用市场未来可期
当前人造金刚石的应用仍主要集中于结构性材料,在声、光、电、磁、热等领域,人造金刚石作为功能性材料的应用也有巨大潜力。散热领域,金刚石热导率高(最高可达2000 W/m·K),可用于半导体器件散热领域,根据Diamond Foundry官网,金刚石散热使得英伟达芯片的计算速度提高3倍。量子计算领域,金刚石NV色心路线在单/双量子比特逻辑门保真度、量子比特测控系统等方面取得进展,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风险因素:
政策超预期变化的风险;新兴应用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