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国金证券
研究员:张真桢
绑定全球光纤龙头康宁,进入北美大厂供应链:公司是国内光纤连接器领军,康宁占公司收入比重的70%。康宁的下游客户包括英伟达、微软等,公司通过康宁间接供应北美客户。我们估算太辰光收入约占康宁光通信业务营业成本的12%。根据康宁1Q25 业绩会,我们计算得1Q25 康宁光通信企业网络产品2024-27 年收入CAGR的指引为18%,对比4Q24 的指引提升6pct,体现下游需求旺盛。
主营产品MPO 进入上行周期,公司具备客户、供应链端优势: MPO具备量价齐升的逻辑。1)GPU 大规模集群带来组网架构升级,MPO用量增加。我们测算GB200 NVL72 三层网络架构中单GPU 对应MPO价值量$192,两层网络则对应$128。2)传输速率提升带来MPO 芯数增加,单价提升。我们测算当使用Quantum-X800 高容量交换机时,800G、1.6T 端口数量增加,GB200 NVL72 三层网络架构中单GPU 对应MPO 价值量达$381。MPO 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太辰光的优势在于:与康宁紧密合作,进入北美大厂供应链;同时布局上游MT 插芯,提高盈利能力。公司1Q25 毛利率42%,行业内领先。2025年4 月/5 月广东省光缆出口金额同比增长了96%/47%,可作为公司MPO 产品景气度跟踪指标,我们看好公司2Q25 收入同比高增。
MPO 市场伴随CPO、OIO 技术方案的演进而不断扩容,公司可配套产品也持续拓展:伴随传输速率的提升,CPO 方案有望替代可插拔光模块方案、OIO 方案有望替代柜内铜连接。技术方案的演进利好MPO 行业:1)从量看,CPO 使得MPO 从交换机机外向交换机机内渗透、OIO 使得MPO 从服务器机柜外向机柜内渗透,MPO 用量大幅提升。2)从竞争格局看,MPO 从交换机机外的标准件,变成配套交换机厂商、芯片厂商的定制件,准入门槛提升、竞争格局优化。
我们认为正是MPO 在技术迭代中所体现的韧性,带来MPO 产业链内公司更高的估值。公司通过康宁率先进入英伟达CPO 供应链,并且在MPO 主营产品之外,还新增配套了保偏MPO、Shuffle box等产品,可配套价值量不断提升,有望受益于CPO/OIO 的渗透。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11 亿元(+46%)、28.11 亿元(+40%)、38.50 亿元(+37%);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 亿元(+65%)、6.23 亿元(+45%)、8.51 亿元(+37%);对应EPS 分别为1.89、2.74、3.75 元。我们给予公司2025 年70 倍PE,对应6 个月目标价为132.3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大客户依赖风险、中美关税摩擦风险、CPO 交换机渗透率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大股东减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