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邮证券
研究员:吴文吉/翟一梦
AI 驱动产品结构优化。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15.80 亿元,同比增长19.65%;其中刀具产品实现营收11.91 亿元,同比增长14.26%,营收占比75.40%。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7 亿元,同比增长3.45%;扣非归母净利润2.02 亿元,同比增长14.76%。
2024 年,公司0.2mm 及以下的微钻销量占比21.12%,涂层钻针的销量占比30.91%。同时受益于PCB 行业的产品结构性变化,公司的研磨抛光材料在2024 年实现营收1.51 亿元,同比增长30.70%。2025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73 亿元,同比增加78.51%,扣非归母净利润0.66 亿元,同比增加87.74%,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内部提效降本显著,同时期间费用降低。公司通过聚焦AI、半导体等高端产品领域的微小钻开发,结合自研涂层的技术优势,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公司微小钻和涂层钻针产品的销售占比得以持续提升。
高性能钻针增长强劲。AI 服务器中由于GPU 对于并行数据处理大幅上升,典型PCB 的层数从12 层提升至18 层以上。随着AI 服务器PCB 的升级,对微钻的品质技术要求相应提高。为契合市场变化,公司成立AI 专项研究小组,设立微钻研发生产专线,集中研发力量驱动涂层技术革新,快速推动微钻产品的升级迭代,以满足客户高精度、高密度的钻孔需求。作为PCB 钻孔所需的耗材,公司高性能钻针的需求量日渐增长。根据Prismark 研究报告,2023 年公司在全球PCB钻针销量市场占有率约为26.5%。公司目前国内钻针月产能约8,500万支,已实现满产满销;基于泰国生产基地已开始逐步进入量产阶段,未来的产能规划和生产布局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而定,目前已投入钻针设备产能300 万支,后续将根据市场开发情况逐步扩充产能。
拓展市场动能,膜产品稳增长。2024 年,通过技术的深化迭代、生产工艺优化以及产能的扩张,公司的膜产品逐步构建起显著优势。
2024 年,公司的膜产品实现营收1.55 亿元,同比增长72.84%。消费性防窥膜产品市场份额得以进一步提升,同时应用于Mini LED 显示的膜产品随着兆驰股份、洲明科技等客户的需求增长也开始逐步上量。智能化已成为汽车发展大趋势,车载显示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交互终端,受益于其放量增长趋势同时叠加车企的大屏化、多屏化配置趋势,车载光控膜需求呈现上升趋势。2024 年公司的车载光控膜已通过多家终端车企的认证,部分客户已开始小批量交付,预计2025 年下半年开始将逐步进入量产阶段。
深耕装备技术,夯实增长基础。2024 年,公司在持续深耕PCB 设备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在五轴工具磨的技术沉淀优势,聚焦工具磨床业务的市场开发,其中数控段差磨床的年度出货量突破70 台,市场占有率稳固提升;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目前已实现内外圆磨 床、数控螺纹磨床等新产品的研发突破;并计划拓展真空镀膜设备领域的外部市场,逐步丰富外销设备产品线。同时公司引进德国精密磨削专家团队,构建“基础研院+产品线实验室”双轨研发体系,为未来提升公司在工具磨床领域的行业影响力夯实基础。2024 年,公司智能数控装备业务实现营收5,489.19 万元,同比增长15.55%。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 年分别实现收入21.30/25.22/29.87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4.19/5.28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 年PE 分别为43 倍、33 倍、27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PCB 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海外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量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