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海通国际
研究员:孟科含/宁嘉骏
我们首次覆盖三生制药,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45.5 港元,核心推荐逻辑如下:
1) 核心产品市占率领先,业绩稳健增长可期:公司在肾科、血液及肿瘤等领域布局深厚,核心产品特比澳(TPO)、益比奥(EPO)及曼迪在各自细分市场市占率均位居第一,现金流稳健,奠定公司基本盘。
2) 创新管线布局清晰,具备潜在百亿峰值收入品种:在研管线覆盖肾科、血液、肿瘤、自免、减重等多个领域,多个重磅品种(SSS06、IL-17A 单抗、口服紫杉醇等)接近商业化,创新药峰值销售有望达70–100 亿元。
3) SSGJ-707 出海绑定辉瑞,有望重塑全球估值体系:PD-1×VEGF双抗SSGJ-707 与辉瑞达成全球授权合作,临床数据领先同类,峰值全球销售有望达113–134 亿美元,海外估值提升潜力巨大。
主营业务稳健,创新品种值得期待
核心产品包括全球唯一商业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特比澳(TPO,细分市场市占率67%,位居第一)、促红素益比奥(EPO,细分市场市占率42%,位居第一)以及国内治脱生发领军品牌曼迪(市占率超70%)。
公司深耕肾科、血液及肿瘤、自免/眼科及皮肤/减重领域,目前拥有超过30 个在研管线,4 个创新药适应症NDA 审批进行中:特比奥(慢性肝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CLDT)、SSS06(长效促红素)、608(IL-17A 单抗)、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未来有望贡献新的收入增量。我们认为公司SSS06(长效促红素)、柯拉特龙乳膏剂、口服紫杉醇、苯磺酸克立福替尼、613(IL-1β 单抗)等品种具备较大销售潜力,在研创新药管线后续有望合计贡献70~100 亿元峰值销售额。
授权引进+自主研发,双轮驱动,深入完善创新药布局2024 年公司陆续引进翰宇药业的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海和药物的紫杉醇口服液、东阳光药的苯磺酸克立福替尼、映恩生物的HER2 ADC 的国内商业化权益,有望和公司现有管线形成协同,驱动销售放量。公司研发投入转化为高质量创新药管线,公司目前布局707(PD-1*VEGF)、705(PD-1*HER2)、706(PD-1*PDL1)、708(PD-1*TGFβ)三抗双抗在剂量探索阶段,后续值得期待。
SSGJ-707 海外权益的许可正式生效,深度绑定辉瑞,海外价值有望重估2025 年7 月,公司宣布与辉瑞就PD-1*VEGF 双抗SSGJ-707 达成的全球授权协议正式生效。
PD(L)1*VEGF 双抗未来有望覆盖2000 亿美金的市场。PD(L)1 单抗在过去十年间逐渐成为了全球肿瘤适应症的治疗标准,整体市场空间在2029 年有望达到1000 亿美金。
PD(L)1*VEGF 双抗一方面在PD(L)1 单抗已经获批的适应症,例如NSCLC、TNBC、BTC、SCLC、EC 上展现出疗效提升,未来有望在PD(L)1 专利到期后接棒广阔市场。
SSGJ-707 是一款具有BIC 潜力的PD-1*VEGF 双抗。SSGJ-707 是全球进度仅次于AK112的PD-1*VEGF 双抗,有更强的PD-1 亲和力,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了相比竞品更好的肿瘤抑制作用。在一线NSCLC 的临床I-II 期研究中,SSGJ-707 单药及联合化疗对比BNT327 和AK112 均展现出了更好的肿瘤抑制效果,以及可比的安全性。
我们认为SSGJ-707 中国销售峰值有望达到63-84 亿元,全球销售峰值有望达到113-134亿美金。目前辉瑞制药的肿瘤业务专注在乳腺癌、血液瘤、胸腺肿瘤和膀胱尿路癌四大领域,重点布局小分子、双抗和ADC 药物。我们认为在已布局领域上,辉瑞制药有望将SSGJ-707 和旗下药物形成联用组合,覆盖超过50w 一线的欧美患者;而辉瑞制药也有望通过SSGJ-707 扩大肿瘤业务布局,凭借公司的资金优势和临床优势在SMMT 和BNTX&BMS 未开展III 期临床的潜在适应症上(包括RCC、UC、HCC、CRC、PDAC 等)快速推进,拿下首个上市机会。
估值
参考公司国内商业化进度、对外合作收到的首付款,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E 营业收入达191.8、119.0、140.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6、27.3、33.3 亿元。我们使用经风险调整的贴现现金流(DCF)模型及2026-2034 财年的现金流 预测对该公司进行估值。基于WACC 10.0%,永续增长率3.5%,对应目标价45.5 HKD/ 股,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药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