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申万宏源研究
研究员:戴文杰/樊夏沛
EGR 产品市场地位稳固,产品覆盖柴油商用车及混动乘用车等。废气再循环系统是商用车、新能源混动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能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提升发动机热效率。公司专注发动机尾气再循环系统20 余年,是轻型柴油机领域EGR 头部企业,EGR 营收与市占率随渗透率稳步提升。商用车需求稳定,排放标准趋严带动EGR 需求提升;而乘用车PHEV需标配EGR,PHEV 趋势带动增量明确。公司覆盖比亚迪、吉利、奇瑞等多个国内主流头部客户,同时受益于行业beta 及客户alpha。
横向转型拓展新能源马达铁芯,高端工艺与头部客户创造加速新引擎。马达铁芯作为新能源直接增量零部件,预计2025 年市场规模近100 亿元。公司2018 年收购微研精密至今已经在制造工艺、产能投入、客户绑定等方面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①精密冲压工艺延伸,叠加黑田模具设备技术的多维赋能;②432 万套产能将在2025 年全面落地;③切入多家头部客户(联电、特斯拉、赛力斯、比亚迪等)。此外,公司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拓展半总成业务,配套价值量有望从500-800 元提升至1500-2000 元,打开成长天花板。
前瞻性布局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板块,深度发挥协同效应打开远期成长空间。公司凭借原有汽车零部件、总成控制器的制造背景,系统搭建人形机器人自身应用场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零部件智能产线),发掘核心零部件未来机会(高价值量灵巧手产品、谐波减速器)。通过自研第二代灵巧手,外延并购整合蔚瀚智能,已构建“核心传动系统、驱动电机核心部件、场景化应用”链条生态技术体系。公司2018 年收购微研中佳,航空航天资质齐全,精密零部件加工业务衍生出显著的协同效应。公司国家版块供应经验丰富,同时绑定商业航天领域第一家独角兽企业银河航天,有望随产业腾飞实现快速发展。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2.96/3.67/4.37 亿元,同比增速32.1%/24.0%/19.0%,对应当前(2025/7/31)PE 为28x/22x/19x。公司三条成长曲线布局明确,进展顺利:EGR 老牌业务,轻柴基本盘稳定,PHEV 带来新增量;新能源马达铁芯经过前期布局,正式进入收获期,后续半总成的拓展将进一步打开天花板;内生外延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板块,有望复用公司的客户资源、技术能力,打开估值空间。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其2025 年38 倍PE,对应目标市值111 亿元,相较于当前有36%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扩张节奏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节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