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泡泡玛特(09992.HK)深度复盘:形象型IP商业价值与企业成长经验启示

昨天 00:00 136

机构:东吴证券
研究员:张良卫/周良玖/郭若娜

  引言:IP 产业是一个上限很高,但企业成功难度也很大的产业,我们希望从泡泡玛特发展复盘中总结出形象型IP 商业价值规律以及IP 企业成长经验。我们认为泡泡玛特对国内IP 产业的影响可能比市场想象的更加深远:公司验证了国内IP 企业依靠国内强大供应链+优质运营的形象型IP 打开全球市场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形象型IP 的商业价值和公司长线运营能力。区别于市场的观点,我们认为IP 商业价值与其内容深度并没有绝对相关性(参考全球最赚钱IP 类型),优质的形象型IP 生命周期也比市场想的更加长青(MOLLY 2019-2023 年收入CAGR 22%、三丽鸥头部IP 人气多年持续提升)。通过拆解形象型IP 商业价值,我们认为:1)兼具高大众性和艺术性的IP(如MOLLY 2024 年收入21 亿元、LABUBU30 亿元等),大众性略逊一筹但艺术性突出的IP 运营得当均有望实现较高的商业价值(如Skullpanda 2024 年收入 13 亿元、小野7 亿元等);2)IP 运营是IP 企业的关键能力,市场看到了公司打造爆款IP的能力,但对公司长线运营能力仍有忽略,公司头部和多个中腰部IP整体新品热度呈现长期稳健向上趋势,尤其是和其他头部潮玩IP 对比更加明显。我们认为泡泡玛特竞争对手已经不是处在初级的IP 企业,而是一样有现金流IP,具备试错底气,同时有一套完善的IP 孵化到运营系统的其他综合性IP 企业,如三丽鸥、迪士尼等。
  上市至2022 年股价调整期:商业模式难题和企业韧性。1)2020/12 上市-2022/6,公司收入保持高增,但成长股估值系统性调整、市场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不足叠加盈利指标恶化,导致公司股价下跌。2)2022/7~2022/10:公司业绩承压,盲盒退潮成市场主流叙事,此阶段股价明显跑输港股大盘。我们认为公司此阶段业务和估值变化既体现了形象型IP 商业模式中的经典难题(需求变迁、审美疲劳以及创新的不确定性对形象型IP 需求持续性的影响;自营模式库存管理能力),同时又体现公司较强的组织韧性和执行力(组织架构调整,系统性提升供应链能力等),并为2024 年之后的国际化加速埋下伏笔。
  2023 至今困境反转:国际化与长期价值重估。1)2022/11-2023/6:疫后公司EPS 逐步修复,对2023 年亦指引积极,但市场更多归因于宏观原因,并未充分反应公司主业的积极变化;2)2023/7 至今,公司业绩开始体现出α(组织优化和出海加速),并在LABUBU 海外出圈后业绩爆发及估值提升,戴维斯双击。此阶段labubu 热度持续超预期,我们认为底层是搪胶毛绒品类扩大labubu 受众,重要推手是LISA 多次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labubu 的喜爱,公司层面从产品出新、营销动作、渠道扩展三个层面承接流量并推动其逐层出圈,从而推动收入不断超预期。疫情之后海外市场个性化消费趋势、tiktok 等媒介渠道兴起、包挂潮流趋势亦是labubu 搪胶毛绒走红的重要背景。短期市场更多关注在labubu 热度的边际变化,但低估了公司IP 矩阵的长期商业价值,我们一方面看好泡泡玛特labubu 和molly 两个头部且有望常青的IP 能为多元有效的IP 矩阵提供【丰沛现金流和流量支撑】,另一方面也看好公司海外市场门店扩张触达更多受众,【多元的市场】为多元IP矩阵的商业价值充分发挥提供土壤。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继续看好labubu 这一现象级IP 以及多元IP 矩阵驱动公司全渠道收入快速增长,将2025-2027 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从64.8/93.6/118.9 亿元上调至100.3/144.9/182.9 亿元;参考增速同样较高的三丽鸥估值水平,给予2026 年30 倍PE,对应4346 亿人民币市值,对应2025/8/8 市值还有28%空间,维持“买入”评级。(人民币兑港元汇率取 2025/8/8 1 港币=0.91 人民币)。
  风险提示:出现新的现象级IP 影响labubu 短期销售,海外拓展不及预期,头部IP 热度自然衰减但其他IP 收入尚未贡献显著收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