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康耐特光学(02276.HK):主业增长稳健 利润率持续提升 AI眼镜国内外进展顺利

昨天 00:01 10

机构:申万宏源研究
研究员:屠亦婷/张海涛

  公司发布2025H1 业绩,表现符合预期。本次业绩与此前发布的正面盈利预告一致(此前预计公司2025H1 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少于30%),25H1 实现收入10.84 亿元,同比增长11.0%,销量9310 万件,同比增长7.5%,毛利4.44 亿元,同比增长16.2%,毛利率41.0%,同比提升1.8pct,归母净利润2.73 亿元,同比增长30.7%,归母净利率25.2%,同比提升3.8pct,主要系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自动化生产线升级提升效率。2025 年中期每股派息0.15 元,对应分红率26.4%。
  2025H1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国内市场重点发力。1)分产品来看,2025H1 标准镜片、功能镜片、定制镜片收入分别为5.13、3.82、1.85 亿元,分别同比+20.0%/+8.8%/-4.9%,标准镜片增速较快,主要系自主品牌的1.74 单光片产品增速较快,且归属于为标准镜片;受益产品结构改善,2025H1 标准镜片、功能镜片、定制镜片毛利率分别为33.6%、40.6%、61.9%,分别同比提升2.8、2.8、2.4pct。2)分区域来看,2025H1 中国内地/亚洲(中国内地以外)/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分别实现收入3.59/2.95/2.20/1.71/0.26/0.13 亿元,分别同比+19.0%/+22.5%/-1.8%/+6.0%/-30.5%/+22.1%,若剔除受关税影响的美洲区域,2025H1 收入同比增长14.9%;4-5 月对美订单受关税影响,6 月已呈现明显恢复趋势。
  公司制造能力突出,逐渐发力自主品牌及国内市场。1)产品:研发能力突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公司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如三井等合作密切,自身具备模具自产能力,SKU超700 万个,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注重产品研发,豪雅稳居第一大客户,高端产品受市场认可,推动产品结构持续迭代升级;2)渠道:多元渠道布局,加速发力国内市场和自主品牌建设。公司早期以海外代工业务为主,近年来公司国内市场发力迅猛,线上、线下双线推进品牌营销,自主品牌业务延续高增;3)供应链:制造优势显著,全球化产能布局保障增长。基于强大供应链,打造定制化生产能力,实现公司、小b 客户和消费者的三方共赢;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人效及资产周转效率领先行业;三大基地布局保障生产,日本年产60 万副定制化产线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此外泰国生产基地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进一步强化公司全球供应链优势,助力海外份额进一步提升。
  XR 业务国内外拓展顺利,歌尔入股协同效应有望释放。XR 业务方面(包括AR 和AI 眼镜等),公司持续推进并积极拓展同国内外科技和消费电子企业客户的合作:海外客户方面,合作项目数量继续增加,现有项目持续推进,个别重点项目的工作重心也从前期的产品功能实现和技术路线验证,转向下一步的扩大生产规模;同国内客户的合作也积极展开,个别重点项目已经实现了产品交付,收到了终端用户良好的使用反馈。此前歌尔股份连续认购、收购公司股权,持有公司股权比例已提升至20%,在彰显产业链认可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公司与歌尔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带来更多业务发展机会,以及与歌尔的合作机会。目前智能眼镜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第二代Ray-Ban Meta 爆品引爆市场,根据维深信息统计,2024 年RayBan Meta 销量达142 万台,25H1 销量124.5 万台,同比增长196%。
  标杆产品的示范作用下,叠加大模型持续迭代,国内外玩家加速布局AI 眼镜产品,预计行业进入快速扩容期。
  能眼镜具备全新智能穿戴设备+传统眼镜升级迭代双重属性,长期空间广阔。1)智能穿戴设备维度:部分替代手持智能相机、可穿戴腕带设备、TWS 耳机甚至手机的功能,24 年手持智能相机、智能手表、TWS 耳机、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0.52、0.72、3.3、12.2 亿台。2)眼镜维度:传统眼镜应用场景广泛,价格与智能眼镜接近,后续有望迭代升级。2024 年全球成品老花镜、太阳镜出货量分别为2.77、4.13 亿副,而单独的近视镜片、镜框出货量分别为8.16、6.99 亿副。中游镜片制造:需求端,产品结构向高折化、功能化升级,全球需求稳健增长,中国增长潜力大。供给端,国际品牌具备先发优势,康耐特光学、明月镜片等国内企业逐渐实现进口替代。智能眼镜有望驱动行业量价齐升:1)智能眼镜高客单,消费者愿意匹配更高单价的镜片,助力镜片产品结构升级;2)一人多镜+吸引消费电子爱好者带来的量增需求;3)AR显示与光学镜片结合的预装处方镜片壁垒较高,单价更高。优质供应商具备稀缺性,推动竞争格局优化。
  公司调整股权激励计划,彰显长期增长信心。公司调整2023 年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4.58 元/股)、对象(7 位高管及147 名雇员)、数量(合计1187万股)均不变;考核周期由3 年延长至4 年,2025-28 年分别解锁20%、20%、30%、30%,对应考核目标为剔除股权激励费用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不低于21%、17%、15%、12%(此前考核期为2025-27 年,分别解锁33%、33%、34%)。本轮激励为公司上市以来的首轮激励,充分覆盖高管及核心员工,实现各方利益的深度绑定,公司选择延长股权激励周期,彰显公司对于未来稳健增长的充足信心。此外在2024年12 月20 日,公司公告新一轮2025 年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不超过3%公司股份,有望进一步实现员工利益绑定。
  公司为镜片制造领军企业,产品SKU 矩阵完善,上下游合作关系稳固,供应链优势明显。近年来公司积极发力国内市场和自主品牌,打造增长新动能。差异化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智能眼镜蓬勃发展,公司积极布局具备先发优势,歌尔连续认购、收购公司股权,彰显产业链认可,同时有望赋能公司相关业务发展,打开未来增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50/6.82/8.4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5%/23.9%/23.2%,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 年PE 分别为32.6/26.3/2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稳定性风险,XR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高端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