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京东(JD.US/9618.HK)Q2:零售基本盘稳增,外卖业务破局行业生态

2小时前 28,324

8月14日晚间,京东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尽管外卖业务的百亿级投入拉低了整体利润表现,但公司整体收入仍保持双位数增长,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呈现显著提升。

在看似矛盾的数据背后,一个更加清晰的战略图景正在浮现:京东正以坚实的零售基本盘为根基,通过高频外卖业务突破流量天花板,同时重构行业生态规则。

(来源:京东)

一、零售引擎:基本盘的稳固与进化

整体来看,京东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呈现出稳健上升的趋势,再次彰显了其在电商行业的强大实力。Q2,京东集团实现营收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5%,实际营收比预期高出近220亿,并创下近三年收入增速的新高。经营利润率提升至4.5%,创下京东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纪录。

其中,零售业务作为京东的核心与根基,在本季度继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京东该项业务的收入达到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

这些数字背后,是京东在零售基础设施上的持续深耕。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京东基于平台积淀的供应链能力。当前,供应链效率已成为京东最坚固的护城河。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继续围绕对快时效、高品质的快递业务拓展,持续通过时效能力建设和资源投入,增强客户对京东物流“快时效”的认知度,提升运营能力和服务体验。以今年荔枝季为例,京东物流通过“产地预冷+全程温控+多式联运”方案,不仅将广东荔枝送往全国各地,还能在48小时内送至欧洲消费者手中,推动该品类在京东的销量同比增长超4倍。

在智能仓储领域,2025年上半年,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狼”货到人解决方案进入全国规模化复制与应用的新阶段,已在北京、福州、广州、成都等多个核心城市的多种类型仓库实现落地部署,应用范围覆盖自营场景和外部客户。

京东零售业务足够稳固的前提除了持续迭代的供应链之外,也离不开平台愈发创新性的服务能力。

一方面,通过集采,京东深入产品的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与优秀工厂共同打造高质价比商品。这不仅进一步缩短品牌的研发周期,还能够凭借庞大的采购规模,有效摊薄成本,实现采购成本的实质性降低。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深度集采模式带来的效益最终惠及了广大消费者。首先,规模效应下的成本降低直接转化为终端商品的价格优势,使消费者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取品质可靠的商品。其次,京东深度参与设计和生产环节,能够更精准地洞察和响应消费者需求,联合工厂定制开发出更贴合市场、品质更优的专属产品线,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再者,缩短的研发周期意味着新品上市速度加快,消费者能更快体验到前沿技术和创新设计。因此,集采不仅强化了京东的供应链壁垒,更通过“高质价比”这一核心价值点,切实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获得感和满意度。

另一方面,推出诸如“送装一体”等更具创新性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省心的购物体验。以家电产品为例,消费者在京东购买家电后,可享受专业人员上门送货并安装调试的一站式服务,不仅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与精力,也提升了购物的整体满意度,为服务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

在今年618期间,京东物流大家电“送装一体”服务的订单量同比增长300%,交付范围覆盖全国100%区县。

总的来说,京东零售业务的全面向好有力回击了“京东因核心业务承压而涉足外卖”的市场误读。事实上,京东零售的毛利率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同比增长。零售板块的稳定增长为战略投入提供了坚实基础,而非撤退信号。

二、外卖棋局:高频入口的战略价值

2025年3月,京东外卖正式上线。短短三个月内,其日订单量便突破2500万单,入驻超150万品质餐厅,至7月初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在平台订单销量破百万。这并非京东的一时兴起,若是深入分析京东进军外卖领域的战略意图,可以看到其对零售行业底层逻辑的深刻洞察。

回顾京东的发展历程,其从3C数码的“低频高客单”到日用百货、服饰生鲜的“中频刚需”,品类扩张始终围绕提升用户访问频次展开。然而,相较于餐饮外卖这一日均可达1-2次的超高频场景,传统电商即使用户忠诚度高,消费频次也难以与每日三餐相比。京东外卖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将用户打开京东APP的行为从“需要购物时”转变为“每天多次”。

(来源:京东)

京东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一旦外卖业务形成规模效应,用户购频的提升空间巨大。而且随着用户购频的增加,用户与京东平台的粘性也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在京东平台进行更多其他品类消费的可能性也会随之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数据显示,在京东推出外卖业务后,平台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实现超过40%的同比增长,季度活跃用户数更是实现了连续7个季度的同比双位数增长。

事实上,进军外卖行业并非没有门槛。曾经一手接入饿了么外卖,一手上线“团购配送”的抖音已经折戟。相比之下,京东在即时零售业务中积累的配送经验与技术,为外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这种“一网多用”的即时配送运力网络、系统能力集约化运营,既能显著提升京东外卖的履约能力,又能进一步压缩单均配送成本,推动业务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外卖的颠覆性,远不止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在于其对行业痼疾的精准手术。当传统平台深陷“高佣金-低品质-骑手保障缺失”的恶性循环时,京东外卖针对这些痛点,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重新定义了竞争规则,实现商家、骑手、消费者共赢。

在商家方面,京东外卖推出限期零佣金政策,长期佣金不超5%,这一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商家的运营成本压力。对于中小商家而言,零佣金意味着更多的利润空间,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菜品研发、食材采购以及店铺运营上,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骑手权益保障上,京东与超15万名全职骑手直签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五险一金。这一举措让骑手在工作中有了更强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提升了骑手的工作满意度。以往在传统平台,骑手因缺乏权益保障,工作稳定性较差,而京东的做法吸引了大量优秀骑手加入,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稳定的骑手队伍。

在消费者端,京东严格筛选商家,确保入驻的餐饮门店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与菜品质量。消费者在京东点外卖,能够享受到更优质、更安全的餐饮服务。

通过这些举措,京东外卖构建起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为外卖业务的长期发展包括与即时零售、核心电商业务的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结语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京东在2025年第二季度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通过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京东进一步巩固了核心零售业务的优势,无论是供应链优化带来的商品价格优势,还是创新服务举措带来的购物便捷性提升,都让京东在零售领域的地位愈发稳固。

而在新业务拓展上,外卖业务的布局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与自身能力的充分自信。外卖业务不仅是京东提升用户粘性、拓展高频业务的重要手段,更是其构建新生态、实现多方共赢的创新实践。

虽然京东杀入外卖江湖,打了很多人一个措手不及,但京东并非野蛮人,而是带来共赢方案的破局者。不到半年,已然完成用户和商家心智培育,实现三足鼎立。在未来,随着京东不断深化零售业务与外卖业务的协同发展,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与运营策略,有望在电商与零售领域续写更多辉煌篇章,为消费者、商家以及整个行业创造更大价值。京东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迈进,其未来发展态势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