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长城证券
研究员:于夕朦/吴念峻
储能业务重回正轨,海外高盈利订单兑现。报告期内,公司储能板块实现收入12.82 亿元,同比+177.15%,实现板块毛利率32.95%,同比+1.75 个pct,Q2 美国关税窗口期刺激相应客户加速拉货,欧洲、美洲地区订单如期兑现,测算Q2 储能收入约7 亿元,环比增长超30%,叠加自身品牌优势带来较高的关键原材料自主权,支撑储能盈利能力韧性超预期。在产品迭代创新、市场差异化布局的驱动下,公司在国内中标中广核新能源2025 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中船风帆350MWh 框架采购、绵阳港青200MWh 储能系统采购等项目,在海外实现希腊、捷克、波兰等新市场开拓,并积极推进印度尼西亚建设储能生产基地,初期规划产能3GWh 计划2026 年正式投产,深耕多年的大储业务重回正轨,成为公司可靠的业绩成长支柱。
海内外市场加大开拓,电网业务稳中有进。传统业务方面,公司智能电网板块25H1 实现营业收入12.54 亿元,同比-9.17%,实现毛利率32.9%,同比-0.03 个pct,国内电网市场出现波动,公司积极推动海外业务多点发展:非洲市场上半年签署AMI 项目订单超2 亿元,智能电表产品成功入围南非国家电力公司短名单,欧洲市场实现稳定出货,维持业绩基本盘。
投资建议:公司在大储领域具有深厚品牌的沉淀,持续开拓市场、产品迭代支撑订单增长,控股股东美的集团在研发、制造、供应链、渠道、品牌等多个方面为公司赋能,经营面拐点已现,但考虑到光明智慧能源产业园项目仍有减值影响以及财务费用的压力,我们对公司报表端最终业绩的预期相对保守,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实现营收分别为54.75 亿元、69.92 亿元和84.9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 亿元、1.5 亿元和3.51 亿元,同比增长110.9%、196.3%、134%,对应EPS 分别为0.03、0.09、0.21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倍数分别为236.2、79.7X、34.1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