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稳定币、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金融科技板块领涨。
ETF方面,金融科技ETF、金融科技ETF华夏上涨,年初至今金融科技ETF、金融科技ETF华夏涨超36%。
金融科技ETF涵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移动支付等多个细分领域,兼具金融的稳定性和科技创新的成长性,权重股包括东方财富、同花顺、恒生电子、润和软件、指南针、新大陆、东华软件、银之杰、四方精创、广电运通等行业龙头公司。
随着大A升温,作为市场中最为积极的力量之一,两融资金规模近期进一步增长,并不断刷新阶段纪录。
8月18日,两融余额增长395亿元,这是年内两融余额单日最大增长额,亦是自2024年10月8日以来两融余额单日最大增长额。当日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这是时隔10年两融余额再次突破2.1万亿元。
8月20日,达到21475.69亿亿元,实现八连增。
居民储蓄搬家成为市场焦点。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居民存款余额为160.91万亿元;7月末沪深京股票总市值为94.91万亿元,较上月增加了4.1万亿元;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的比值为1.7。
居民存款余额与A股市值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兴业证券指出,历史上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介于1.1至2.0区间,当前仍位于1.7的高位,这意味着,以“居民存款搬家”为代表的增量资金入市方兴未艾,将成为本轮行情的重要驱动。
浙商证券认为,牛市初期金融IT快速上涨,弹性最大,复盘几次牛市行情(2014-2015年、2016-2018年、2019-2021年),金融IT呈现出3个特点:1)牛市启动阶段,涨幅最为明显;2)估值扩张带来主要贡献,在牛市风险偏好提升时,金融IT板块弹性往往最为领先;3)走势与计算机相似,但是弹性更大。
科技+金融属性,牛市带来戴维斯双击。金融IT板块兼具金融及科技属性:一方面,在资金入市、成交额增加时,个人投资者使用软件增加及机构业绩改善后IT预算增加可带动金融IT基本面改善;另一方面,作为具备成长属性的科技股,流动性增加及风险偏好提升也可为板块带来明显的估值提升。就传导路径而言,C端非银IT受益个人投资者入市带来的流量及软件需求,最为直接;B端非银IT通过券商业务系统升级需求及IT开支增加间接受益,中间存在不确定性;银行IT受益于估值提升,支付IT则在基本面行情下有较好表现,受益于零售改善。
2015年牛市金融科技一骑绝尘,上半年月度涨幅4次超过所有申万一级行业,最高涨幅(相较2014.7.22)一度接近450%。除牛市行情带来的下游改善及估值提升外,金融IT是由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几个因素共同推动的:1)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移动端在个人投资者中快速渗透;2)金融机构投入强度有提升空间,存在交易系统升级以及线上渠道建设需求;3)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及金融创新,推动机构通过IT建设推动业务发展,例如放宽开户限制后,为争取投资者,券商加强了建设渠道以及对第三方导流服务的使用。
比照2015,金融IT仍在发力前行。当前已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AI时代,金融IT若想实现大幅度上涨,存在如下驱动:1)大语言模型带动AI产业革命,未来有望为金融行业带来深刻变革,关键在于大模型在场景中的有效渗透,DeepSeek R1推出后推理大模型在国内的快速普及已经初步体现出这种趋势;2)新业务拓展可带动一定的需求。
申万宏源指出,资本市场活跃,看好金融科技C端公司业绩与股价!业绩角度,25Q2预计业绩亮眼,25Q3业绩有保障。金融科技to C公司(同花顺、指南针、九方智投控股等)收入与两市成交额有较强相关性。结合2025Q2与当前两融余额,我们预计这些C端公司Q2收入有约50%以上同比增速,且2025Q3业绩仍有保障。产品方面:同花顺、九方智投持续进行AI应用布局强化产品竞争力,指南针麦高证券两融业务有望今年开展。另外,随着市场的演绎,有望进一步传导至金融科技B端领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