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长江证券
研究员:韩轶超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 亿元,同比-7.0%;归母净利润10.7 亿元,同比+4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2 亿元,同比+94.3%。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 亿元,同比-6.3%;归母净利润5.2 亿元,同比+4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8 亿元,同比+172.9%。
事件评论
外贸虹吸效应,内贸集运改善。去年至今,受益于红海绕行以及支线船新船较少,支线船供给紧张推动租船需求强劲。根据Clarksons 数据,二季度4,400TEU 船型期租租金为54.6k 美元/天,同比+57.7%,保持高景气。受益于此,公司通过外租船模式增加对外贸市场的运力部署。截至8 月底,公司自有船队共计49 艘,其中35 艘显示外租给其他运营商。由于外租船业务成本偏刚性,公司受益于租船高景气。内贸集运方面,需求改善依旧不明显。以内贸集装箱吞吐量为例,一、二季度吞吐量分别同比+2.1%和-2.1%,需求复苏波折。不过,内贸集运公司运力外租,使得内贸供给结构性减少,供需有所改善。今年一、二季度,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PDCI 分别录得1,232、1,158 点,分别同比+9.4%和+12.0%,同比改善明显。
内贸运力减少影响营收规模,但盈利能力更优。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6.3%;营业成本同比-18.6%,主要系:1)外租船相较于自营船业务,成本偏刚性(主要承担折旧及运营成本),因此外租规模扩大后内贸业务量减少导致成本下降;2)内贸租赁船减少降低租赁成本,上半年公司内贸租赁运力同比-10.6%。因此,2025Q2,公司毛利率为21.0%,同比提升12.0 pct。公司Q2 录得扣非净利润3.8 亿元,或主要系外租船贡献。此外,公司Q2 录得非经1.4 亿元,主要系和内贸集运业务相关的政府补助。
内贸集运旺季可期,中期分红回报股东。当前,一方面支线船供给受限,租船需求维持高景气,公司外租船业务持续强化经营韧性;另一方面,内贸运价底部企稳,考虑到内贸运力扩张已结束,存量运力外租虹吸效应下,四季度内贸集运旺季可期,释放业绩弹性。预计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21.4、24.3、25.0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0.3、9.0、8.8 倍。公司重视股东回报,2025 年上半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4.3元,派息率84.3%,年化股息率8.2%,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外租运力回流;
2、外贸集运市场租船需求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