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金矿业近期成为了市场焦点。
受益于金价不断创出新高,其股价持续走强,9月3日盘中一度涨超8%,股价成功刷新历史高点,市值也随之升破千亿港元大关。这一亮眼的市场表现,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对招金矿业的高度认可,更与当下黄金市场的火热行情紧密相连。
一、金价突破新高,未来走势仍被看好
近期,黄金市场可谓是涨势如虹,现货黄金一度涨至360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在过去六个交易日里,现货黄金价格已累计涨超5%。
从底层逻辑来看,金价上涨有着多方面因素的支撑。
首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大大增强了黄金的吸引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8月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的讲话中,发表了“鸽派”言论,增强了美联储降息预期。
其次,特朗普意图通过人事变动强化对美联储的控制权,此举或将降低美联储的独立性,这意味着美元的安全性会受到挑战,进而引发市场对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担忧,而黄金作为最典型的“安全资产”,会代替美元的位置,进而引发全球“去美元化”交易持续深化。
众多知名机构也纷纷表达了对未来金价持续走强的预期。
摩根士丹利将黄金年底目标价设定为3800美元/盎司。
瑞银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考虑到通胀率接近目标水平且劳动力市场风险上行,美联储或将从9月开始连续四次降息,累计将降息100基点。
花旗银行同样大幅上调对金价的预测,将未来三个月金价预期从每盎司3300美元上调至3500美元,预计交易区间也从3100-3500美元上调至3300-3600美元。
高盛维持2025年年底金价3700美元/盎司的目标。若央行购金量超预期或经济衰退加剧,甚至可能提前触及3810-3880美元/盎司。
星展银行首席投资总监侯伟福表示,星展银行在2025年内持续看好另类资产投资市场,尤其是黄金市场和收益型私募资产市场,并将2025年第四季度黄金的目标价格定为3765美元/盎司。
由此观之,黄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具备较强的上涨动力,有望进一步突破新高。
二、多维优势突出,主动创造价值
除了有利的外部金价环境,招金矿业自身也具备诸多优势,使其在黄金行业中脱颖而出,展现出巨大的价值潜力。
股东方面,招金矿业堪称背景雄厚。公司控股股东为招金集团,实控人为招远市人民政府;龙头矿业公司紫金矿业是公司第二大股东。前者国资控股能为公司提供政策支持、市场准入以及信用背书,后者产业巨头则能够通过输出成熟的运营管理机制、技术创新能力为招金矿业强化综合竞争优势。
资源方面,截至2024年末,公司按JORC标准计算的金资源量已达1446.16吨(约4649.51万盎司),可采储量517.54吨(约1663.92万盎司)。丰富且优质的金矿储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确保了公司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有稳定的黄金产出。考虑到今年5月招金矿业宣布启动“黄金资源倍增计划”,并设立1亿元人民币的专项勘查基金,以建立“扩能+勘探+并购”三位一体的资源扩张体系,其在资源端的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产量增长预期同样令人期待。2025年上半年招金矿业自产金达28.8万盎司,较2024年同期增长21.83%,黄金总产量攀升至45.94 万盎司(14.29吨)。而根据公司的规划,多个项目将为未来的产量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其中,最受关注的海域金矿预计2025年投产,达产后年产黄金约15-20吨。上半年公司瑞海项目加快基建步伐,1.2万吨/日选矿系统一次性带水试车成功,初具工业化生产能力,这也意味着海域金矿的投产预期进一步强化。一旦海域金矿全面投产,将极大地提升公司的黄金产量,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尽管公司克金成本近年来有所提升,但相较于同业公司仍处于相对低位,展现了公司出色的成本管理能力。考虑到低成本的海域金矿后续投产,招金矿业的克金成本有望保持下行趋势,拉开与同业的优势。
从公司的中期业绩表现也能看出其强劲的发展势头。2025年上半年,招金矿业实现收入 69.73 亿元,同比大增 50.69%;归母净利润 14.4 亿元,同比大增 160.44%。如此强劲的业绩增长,一方面得益于金价的上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公司自身在资源开发、生产运营等方面的有效管理和积极拓展。
可以看到,招金矿业通过确定性的产量增长、持续优化的成本结构,证明了优质黄金企业可以凭借自身战略布局,在行业趋势中从“被动受益”转向“主动创造价值”。
三、结语
当黄金市场迎来由“美联储降息周期+去美元化交易+全球避险需求”共振催生的长期上行周期,招金矿业的市值突破千亿港元,早已超越单纯的股价涨跌范畴,成为行业价值重构与资源型企业估值重塑的缩影。它的崛起并非偶然的市场短期炒作,而是“行业红利”与“内部价值”共振的必然结果。
展望未来,黄金的货币属性与避险价值仍将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持续凸显,而招金矿业凭借丰富资源储备、增量项目落地、技术持续升级,已具备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长期增长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