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恒逸石化(000703):1H25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文莱炼化项目稳步推进 聚酯产品差异化加速

前天 00:01 16

机构:长城证券
研究员:肖亚平

  事件:2025 年8 月19 日,恒逸石化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5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59.60 亿,同比下降13.59%;归母净利润2.27 亿元,同比下降47.32%;扣非净利润1.49 亿元,同比下降35.20%。
  点评:2025 年上半年公司多板块业绩承压。2025 年上半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4.31%,较2024 年同期上涨0.18pcts。2025 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0.56%;销售费用同比上涨6.70%;研发投入同比上涨23.97%。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0.48%,较上年同期下降0.38pcts;1H25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7.32%。我们认为,公司2025 上半年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石化、化纤等行业及供应链服务业务,因市场环境、需求变动等,多业务板块营收及整体净利率水平同比回落。
  1H25 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跌。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 亿元,同比-286.42%,主要系采购支付节奏影响,2025年初支付原油采购款同比增加所致;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9 亿元,同比-297.74%,主要系支付项目工程设备款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 亿元,主要系融资相关保证金增加所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38 亿元,同比下降27.94%。应收账款73.19亿元,同比上升30.33%,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从2024 年同期11.22 次变为8.44 次。存货周转率下降,从2024 年同期4.32 次变为4.20 次。
  “反内卷”政策推动下,长丝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得到改善。2024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2025 年7 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就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我们认为,在“反内卷”政策的促进下,长丝行业供给端有望迎来落后产能的加速退出和新增产能的放缓,利好行业景气回暖。
  聚酯下游需求稳健、产能增速明显放缓,公司差异化产品竞争优势凸显。根据公司2025 年半年报,国内需求方面,1H25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增长5%,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3.1%;海外需求方面,2025年1-6 月纤维-纺服产业链出口量增长12%,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8%,呈现“以价换量”特征,聚酯行业下游整体需求较为稳健。
  供给方面,在“反内卷”政策的促进下,长丝行业内落后产能有望进一步出清,环保政策趋严以及设备供应要求不断提高,也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根据CCF 数据,2025 年上半年,国内涤纶长丝新增产能65 万吨,产能增速明显放缓;聚酯瓶片新增产能约200 万吨,仍处于快速扩张期,导致加工费处于低位。根据公司2025 半年报,截至2025 年6 月30 日,全国聚酯总产能8864 万吨,其中涤纶直纺长丝产能4341 万吨;公司参控股聚合产能共计1325 万吨,涤纶长丝产能(含聚酯切片)677 万吨、涤纶短纤118 万吨,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有望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和规模效应持续巩固市场地位,经营效益有望随行业整合深化而提升。
  产品价格方面,根据wind 数据,2025 上半年POY、FDY、DTY 市场均价分别为6985.21、7195.56、8227.29 元/吨,同比分别为-9.08%、-19.87%、-9.25%,长丝价格仍有所承压,静待供需格局改善对价格产生支撑。
  根据公司2025 半年报,1H25 公司彩色丝、全消光、阳离子等差别化纤维产量占比已提升至27%,差异化比例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加速布局生物可降解纤维及“逸泰康”等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的规模化应用,通过构建“常规产品高端化、高端产品功能化、功能产品绿色化”的技术升级路径,公司在超仿棉聚酯纤维、透明锦纶材料等领域形成多项核心专利技术。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差异化产品开发、智能化生产及全产业链协同方面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在聚酯下游需求稳健发展的背景下,业绩有望增长。
  文莱炼化项目一期保持满负荷运行,填补东南亚成品油市场缺口。从需求端来看,根据IEA 报告,东南亚地区石油需求预计将从每日500 万桶增加到2035年的每日640 万桶;从供给端来看,根据公司2025 半年报,东南亚和澳洲地区已有超过3000 万吨的炼能退出市场,预计到2026 年,东南亚成品油供需缺口将继续扩大至6800 万吨。文莱炼化项目一期设计产能800 万吨,约占东南亚炼化总产能的3%,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低,且具备更加清洁与环保的优势;文莱炼化项目二期建成后,在石化行业整体转型升级趋势下,公司炼化一体化的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我们认为,由于东南亚各国未来新增炼化产能投放有限,且东南亚本身存在成品油缺口,公司有望通过文莱炼化项目从中受益,抢占东南亚成品油市场。
  公司依托“炼油—芳烃—聚酯”垂直整合优势,力求实现全链条价值创造。
  根据公司2025 半年报,公司通过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强化产业协同,持续丰富产品矩阵、优化结构布局。根据公司2025 年8 月20 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广西120 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项目一期预计将于2025 下半年投产,该项目产成品包含民用纤维、工程塑料及薄膜等多种产品。该项目投产后,公司预计将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有效补强上下游产业链条,并依托现有客户网络、成本降低所带来的价格优势,进一步增大市场份额。我们认为,公司依托全链条整合优势与规模化产能,未来有望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巩固成本优势,进一步强化其在石化及聚酯领域的竞争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37.21/1486.16/1583.05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4/7.79/9.22 亿  元,对应EPS 分别为0.14/0.22/0.26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倍数分别为46.1X、29.9X、25.2X。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文莱炼化项目一期保持满负荷运行,填补东南亚成品油市场缺口,预计未来供需将持续偏紧,文莱炼化项目有望大幅受益;2)聚酯下游需求稳健,公司产品差异化处于领先水平,有望实现业绩增长;3)公司依托“炼油—芳烃—聚酯”垂直整合优势,未来有望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巩固成本优势,增强竞争力。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环境保护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