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越来越火了,私募也将ETF作为重要配置工具。
据统计,年内共有135家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在ETF前十名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ETF份额超20亿份。
知名私募大佬邓晓峰管理的4只产品出现在博时国开ETF(159650)前十名持有人名单中。
晓峰1号睿远证券投资基金、高毅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各持有68.1万份国开ETF,持仓市值均为7281.29万元;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中信信托锐进43期高毅晓峰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各持有67.2万份国开ETF,持仓市值均为7185.06万元。
此外,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持有市值超8亿的华宝添益ETF(511990),作为现金管理。
私募大佬邓晓峰的上半年持股动向也浮出水面。
截至6月30日,邓晓峰管理的高毅晓峰2号基金二季度进入5家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约为67.68亿元;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二季度进入2家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约为37.54亿元。
具体来看,高毅晓峰2号基金二季度加仓紫金矿业、云铝股份、TCL科技、京东方A;对河钢资源持股不变。
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二季度加仓紫金矿业、云铝股份。
这位投资老手历来低调,甚少对外接受采访,此前邓晓峰有过部分投资经验的分享。
在邓晓峰看来:
1.评估一家公司的时候,首先看容量和空间,然后根据公司的业务特点,判断公司的利润率水平,接下来再进一步判断公司的价值。本质上是两个维度:一是从需求的维度去判断,二是从竞争的维度去判断。需求的维度决定了你的容量,天花板和空间;竞争的维度决定了你的盈利水平。
2.投资要有前瞻性,在一些重大变化的行业中,市场没有真正看清楚方向、产业发展还没有真正明晰的时候要有前瞻性判断。因为中国市场空间很大,产业链非常丰富,但是投资者的共识却很单调,市场经常会出现无效空间,这就需要专业机构用相对逆向的思维,努力去发现机会。
3.好的机会往往出现在一些产业发生重大变化和价值转移的时候,或者新的产业在未来创造巨大的价值增量的时候。超额回报的来源,第一是跟上社会发展变迁,第二是找到变迁过程中的赢家。
4.市场是不断进化的,无论多好的策略,一旦被其他投资经理所认识到,形成市场共识之后,往往就不能再继续提供超额回报。
5.在二级市场,如果你认为这个产业的发展仍然有空间,赢家已经选出来了的话,不用担心没有投资机会。世界的发展永远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发生,竞争也会变得越来越残酷,持续成长的企业总会给你投资机会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准备好,对它商业的本质理解得够不够透彻,是否确定未来能真正地实现增长、带来股东回报,当机会到来时,你能不能够下决定?这是更有挑战的地方。二级市场不要担心买不到,只要担心买贵了或是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