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许光坦/秦基栗/乔磊
2025H1 高端PCB 电镀设备需求强劲,公司实现营收4.43 亿元,同比增长13.07%,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且综合毛利率下降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66%。单二季度看,公司营收和利润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有望成为公司经营层面的拐点。
随着海外云厂商持续加大资本开支,PCB 行业在AI 浪潮推动下高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PCB 电镀设备龙头,正深度受益于本轮PCB 行业扩产周期。此外,公司以复合集流体设备为代表的新能源业务推进顺利,终端客户放量可期。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 年1-6 月实现营业收入4.43 亿元,同比增长13.07%;实现归母净利润0.43 亿元,同比下降23.66%;扣非归母净利润0.41 亿元,同比下降16.65%。
2025 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 亿元,同比增长19.14%;归母净利润0.23 亿元,同比增长3.23%、环比增长49.93%。
简评
PCB 电镀业务带动营收高增,Q2 有望成为公司经营拐点公司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3.07%,实现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AI 行业大发展,推动大数据存储器等领域实现快速增长,叠加PCB产业链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带来的设备端旺盛需求,公司核心业务PCB 电镀设备收入和订单均大幅增长。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66%,主要系去年同期公司确认了部分高毛利率的新能源设备产品订单收入,2025 年上半年暂未有该类订单确收,与此同时,铜、不锈钢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对利润端造成一定压力。
单季度看,2025 年二季度公司营收达到2.32 亿元,同比增长19. 14%;归母净利润0.23 亿元,同比增长3.23%,环比大幅增长49.93%,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显示出主营业务强劲的复苏势头,有望成为公司经营层面的拐点。
存货及合同负债双升,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截止2025 年上半年末,公司存货为8.63 亿元,较2024 年末增长36.10%,占总资产比重上升到28.49%,主要是行业景气度向好,新签订单增加,发出商品大幅增加;公司合同负债为5.36 亿元,较2024 年末大幅增长45.81%,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到17.72%,在新签订单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公司收到的合同预收款也在增多。此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0.30 亿元,同比转正,公司收到的客户货款大幅增加,公司经营质量得到提升。
AI 推动PCB 电镀设备需求高增,订单饱满且有望持续近年来,AI 技术在全球备受瞩目,以北美云厂商为代表的全球各大互联网企业持续加大资本开支,推动AI 技术加速进化,全球算力基础设施迎来新一轮建设高峰。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电镀设备供应商,深耕电镀技术20 年,现已成为国内PCB 电镀设备龙头,垂直连续电镀设备(VCP)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将深度受益于本轮AI 带动的PCB 扩产浪潮。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的垂直连续电镀设备(VCP)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0%,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按照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对该类设备的需求趋势有望得到延续,饱满的订单量也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公司加大了对于PCB 电镀设备新产品的研发,水平镀三合一设备研发顺利,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并获得海外订单,有望推动公司水平电镀向高端玻璃基板行业发展,从而增厚公司利润、提高产品竞争力。
全球布局加速拓展,新能源业务蓄势待发
公司为配合下游PCB 厂商在海外扩产,持续深化与客户合作关系,已在泰国建立子公司并布局建设生产基地,辐射服务位于东南亚的数十家客户。海外生产基地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公司全球销售能力,增强全球影响力与品牌知名度,推动公司全球化布局加速。此外,公司产品出口业务也拓展顺利,已成功将产品出口至日本、韩国、欧洲、北美和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与国际一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体系。
公司在新能源市场前瞻布局,复合集流体电镀设备优势明显,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实现复合铜箔设备规模量产的企业,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复合铝设备,新开发的蒸镀铝设备正在客户处安装调试。当前,复合集流体在电池端的技术瓶颈已被突破,静待终端客户放量。此外,公司还在光伏行业积极探索铜代银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光伏电池的产能和效率,也能有效降低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5-2027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72 亿元、13.12 亿元、17.65 亿元,同比分别+29.62%、+34. 98%、+34.5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 亿元、2.58 亿元、2.89 亿元,同比分别+136.88%、+56.97%、+12. 27%,对应PE 分别为71.76x、45.72x、40.72x,考虑到公司在PCB 电镀设备的前瞻布局,有望持续受益于本轮PCB行业扩产周期,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 宏观环境变动风险:公司核心产品主要应用于PCB 电镀领域、通用五金电镀领域、新能源领域。如未来下游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或相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则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 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公司所处行业具有人才密集型特征,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之间人才竞争也逐渐加剧。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激励和保护力度,则存在一定的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3. 存货较大风险:2025 年6 月末,公司存货为86,310.62 万元。未来若公司存货规模进一步扩大,则可能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4. 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2025 年6 月末,公司应收账款为69,975.92 万元。未来若客户信用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