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扬杰科技(300373):25H1业绩同比快速增长 看好车规级SIC+海外产能贡献增量

昨天 00:01 12

机构:长城证券
研究员:邹兰兰

  事件: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报,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4.55 亿元,同比增长20.58%;实现归母净利润6.01 亿元,同比增长41.55%;实现扣非净利润5.59 亿元,同比增长32.33%。2025 年Q2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6亿元,同比增长22.02%,环比增长18.79%;实现归母净利润3.28 亿元,同比增长34.40%,环比增长20.30%;实现扣非净利润3.05 亿元,同比增长29.93%,环比增长19.70%。
  半导体景气度持续攀升,25H1 业绩同比快速增长:2025 年H1 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类电子等领域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带动公司主营业务增长。公司始终坚持产品领先的技术引领战略,持续加大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多品类重点产品持续放量,单季度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公司将精益生产理念深度融入功率半导体生产全流程,通过生产流程优化、质量管控强化及成本精细化管理等举措,全方位提升运营效率,公司毛利率实现同比增长,为利润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加大MOSFET、IGBT、SiC等产品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工业、清洁能源等市场的推广力度,整体订单和出货量同比快速提升,其中,公司汽车电子与人工智能行业业绩大幅增长,行业占比显著增加,在各领域国内和国外TOP 客户端快速打开局面,与各行业龙头客户持续扩大合作,取得多个行业龙头客户认证及订单。
  汽车+AI需求驱动成长,MCC 工厂一期实现满产满销:2025 年上半年,功率半导体市场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电子驱动下呈现“需求扩张、国产加速”的态势。从需求端来看,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消费电子、工业下游需求,汽车电子、AI 带动高性能计算及高速通信等需求激增,为产业带来新的成长驱动力。从竞争格局来看,功率半导体器件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集中度低。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梯队化竞争格局明显,随着国内企业逐步突破高端产品在芯片设计、制程等环节的核心技术,在更多领域填补国内技术缺口,国产功率半导体产品的质量、性能、技术标准不断提升,品牌认可度逐步升高,中国功率半导体应用市场对进口器件的依赖继续减弱,国产替代及海外替代的机遇愈加显现,全球行业TOP 企业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降本方案,开始从全部选用国际品牌转为引入中国品牌供应商,为中国企业提升海外市占率也提供了良好契机;公司首个海外封装基地MCC(越南)工厂一期量产顺利并实现满产满销,首批两个封装产品良率达99.5%以上;MCC(越南)工厂二期项目也于年中顺利通线,标志着公司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速全球化进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加大投入第三代半导体,首条SiC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投产:公司持续增加对第三代半导体芯片行业的投入,加大在以SiC 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等产品的研发力度,以进一步满足公司后续战略发展需求。2025 年上半年,公司发挥与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签约共同建设的“扬杰东大宽禁带半导体联合研发中心”作用,进一步夯实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能力;公司投资的SiC 芯片工厂通过IDM 技术实现650V/1200V/1700V 的SiCMOS 产品从第二代升级到第三代,所有SiCMOS 型号实现覆盖650V/1200V/1700V13mΩ-500mΩ,其中第三代SiCMOS 平台的比导通电阻(RSP)已做到3.33mΩ.cm2 以下,FOM 值达到3060mΩ.nC 以下,可对标国际水平SiC 模块方面,增加FJ、62mm、EasyPack等系列SiC模块产品;公司在碳化硅尤其是SiC MOS市场份额持续增加,当前各类产品已广泛应用于AI 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充电桩、储能、工业电源等领域。此外,公司首条SiC 芯片产线顺利实现量产爬坡,工艺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首条SiC 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项目建成并投产。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主营产品主要包括材料、晶圆及封装器件,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清洁能源、5G 通讯、智能安防、工业、消费类电子等诸多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技术、服务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MOSFET、IGBT、SiC 等产品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工业、清洁能源等市场的推广力度,整体订单和出货量同比快速提升,公司业绩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7 亿元、15.26 亿元、18.01 亿元,EPS 分别为2.33、2.81、3.31 元/股,PE 分别为27X、23X、19X。
  风险提示:新品开拓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