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招商证券
研究员:王超/廖世刚
航天产品交付减少,公司业绩整体收缩。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2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51%,由于航天产品交付比上年同期下降,航天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分季度来看,主要是第一季度业务收缩,2025Q2 公司营业收入为41.21 亿元,同比增长5.73%。2025H1,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4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0.37%;扣非归母净利润1.51 亿元,同比下降18.90%。
毛利率微升,费用管控成效佳。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20.51%,同比上升1.07pct,实现净利率2.67%,同比下降0.99pct。财务费用为5693.40万元,同比降低16.16%,主要系借款利息减少所致;管理费用为5.44 亿元,同比下降6.70%;销售费用为1.08 亿元,同比减少41.17%,主要由于职工薪酬、业务费减少;研发费用为2.78 亿元,同比减少27.71%,主要由于自筹项目研发减少。
核心业务受益于新兴产业链发展,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公司坚定不移深化航天产品市场管理机制改革,统筹国内与国际、军品与民品市场,推动渠道、信息与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市场协同效应。2025 年上半年,公司圆满完成神舟二十号、长征八号改首飞、天问二号、天舟九号等多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配套与发射保障任务,进一步巩固了在航天电子信息传统领域的优势地位。
同时,公司积极把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和卫星互联网等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产业与产品布局调整,优化产品谱系,积极对接新兴市场并已逐步取得成效。在无人系统领域,多型产品成功中标,海外业务由“单一合作”向“长期共建”转型升级。子公司航天飞鸿投资建设延庆无人机装备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加快推进相关产能建设,不断满足其作为无人系统产业链链长能力需求,持续巩固无人系统产业链链长单位地位。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营业收入为159.59/194.21/227.8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2、8.23 及9.78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52.4X、40.9X、34.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采购订单出现波动,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