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东方证券
研究员:谢宁铃
单25Q2 收入9.09 亿元/-6.2%,归母净利润0.89 亿元/-38.0%,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显示虽然恢复力度有限,但环比改善趋势已经出现。
分项收入承压,渠道和区域表现分化。分产品看,25H1 公司产品收入13.77 亿元/-11.8%,包材与加盟收入均小幅下滑。分境内外看,国内收入14.65 亿元/-11.8%,境外收入667 万元/+415%,主要来自北美扩张,体量虽小但增速快,显示海外拓展已开始带来边际贡献。区域上,华东依旧是核心市场(收入9.99 亿元/-10.6%),华中、西南降幅在一成左右,华北下滑幅度更大,华南、东北、西北占比偏低。销售模式方面,经销收入11.63 亿元/-16.1%,占比约八成,表现承压;直营收入0.42亿元/+32.5%和其他收入2.43 亿元/+11.5%实现增长,对冲部分压力。公司在经销端承压的同时,直营及其他模式带来一定支撑,同时持续推进“大学城+大厂食堂”等新场景拓展,并尝试海外渠道。
毛利率下降叠加费用率提升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利润端,25H1 公司毛利率22.2%/-2.6pct,单25Q2 毛利率24.8%/-2.8pct,反映出人工成本上升在规模收缩下进一步放大压力。费用端,25H1 公司销售费用率5.9%/+0.8pct,管理费用率6.5%/+1.2pct,财务费用率0.7%/+0.6pct。期间费用率整体上行,叠加毛利下滑,使净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2.0%下降至7.4%,利润压力显著。整体看,公司收入承压但二季度已有改善,后续关注成本与费用的修复节奏。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6/0.67/0.79 元(原预测25/26 年为1.09/1.22 元)主要调整反映收入受需求不振压制、毛利率承压以及费用率的影响。
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估值对应2025 年45 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25.20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与用工成本上行、食品安全管理与海外项目推进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