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长江证券
研究员:邬博华/曹海花/叶之楠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4 亿元,同比增长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 亿元,同比增长1.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 亿元,同比下降6.93%。拆分到二季度,2025Q2 实现收入3.19 亿元,同比下降6.0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59 亿元,同比下降5.06%,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52 亿元,同比下降12.96%。
事件评论
分产品看,25H1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和碳纳米管粉体的收入分别为6.41、0.12 亿元,主要由于公司产品升级,减少一代低价产品订单出货。2025 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8%,同比增长0.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6.2%、7.5%和2.0%,同比分别提升0.1pct、-0.2pct、-0.3pct、0.6pct,其中研发费用的变化主要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及单壁碳管放量。
2025Q2 公司收入3.19 亿元,同比下降4.72%,出货端预计环比有所下降。盈利方面,公司25Q2 毛利率为36.99%,同比下降1.8pct。费用方面,2025Q2 期间费用率为18.2%,同比有所提升,主要系研发费用率增长明显。此外,公司单壁管持续放量,进一步增厚盈利上行。
其他财务指标方面,公司2025H1 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0.30 亿元,同比2024 年下降明显;2025Q2 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约0.78 亿元。资本开支方面,2025 年H1 资本开支约1.37 亿元;公司单壁碳管有望应用于固态、钠电、机器人、电子器件等新领域,公司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未来单壁放量有望进一步增厚盈利能力和需求空间。
继续看好公司作为碳纳米导管领军者能够随着下游需求放量实现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公司2025 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3.75 亿元。
风险提示
1、新能源车、储能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2、产业链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