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股上涨,中科蓝讯、芯原股份、聚辰股份、海光信息、帝奥微涨超10%;带动科创芯片设计ETF涨超5%;科创芯片ETF国泰、科创芯片ETF南方、科创芯片ETF博时、科创芯片ETF、科创芯片ETF指数、科创芯片50ETF、科创芯片ETF基金、科创芯片ETF富国、芯片ETF易方达、芯片龙头ETF、芯片50ETF涨超4%。
消息面上,从近期产业消息面看,半导体领域催化持续增多。多家本土科技巨头入局芯片研发,华为发布昇腾芯片迭代时间线,此外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对未来订单及景气乐观展望。 另外,板块上周末再传重磅消息,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本周(9月26日)上会。作为国产GPU龙头,摩尔线程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填补了国内GPU领域的多项空白,在国内GPU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方正证券最新分析指出,在摩尔定律放缓和我国先进制程技术受限的现状下,先进封装成为国产算力芯片突破性能瓶颈的重要方向。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公司的算力芯片正加速迭代,国产供应链积极配套以实现算力芯片自主可控。
华金证券指出,华为正式发布《智能世界2035》与《全球数智化指数2025》两份报告,指出通用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技术驱动力,预测到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实现高达10万倍的增长,看好国产算力芯片的全产业链,从设计、制造到封测测试以及上游的设备材料,建议关注国产芯片全产业链。
华泰证券指出,根据对全球32家半导体制造企业和20家设备企业业绩统计,2Q25全球设备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4%至340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由AI相关投资主导,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0%,其中测试机等后道设备增速尤为显著。受去年高基数影响,中国市场1H25微降1%,呈现和海外不同的周期特点。综合以上公司指引的分析,2025全年半导体资本开支将同比增长14%,达到1480亿美元;全球设备市场规模则预计同比增长12%,达到1420亿美元的预测。
中国市场:国产化率继续提升,本土设备业绩分化。2Q25中国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微降1%,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同比+6pct至21%。我们观察到本土龙头业绩有所分化,中微公司2Q25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51.3%/46.8%,而北方华创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22.5%/-1.6%。年初以来,A股主要设备公司股价跑输申万电子。短期内,存储的资本开支节奏和先进逻辑的良率是影响本土设备拉货节奏和业绩的主要原因。往后看,随着先进逻辑及存储的持续投入和晶圆厂的技术突破,长期看好设备国产化率提升。
海外市场:Q2海外设备市场规模稳健增长,下半年增长驱动或边际减弱。2Q25海外市场继续AI需求驱动,全球主要设备公司中国以外市场规模实现约40%同比增长。但与此同时,AMAT业绩会上指出,由于市场集中度和晶圆厂建设时机,领先客户的需求呈现非线性模式。这导致客户下单决策时间变长,从而降低了公司的短期可见度;Advantest业绩会上指出在第一季度业绩强于预期的情况下,提高了2025财年全年指引,同时预计在2025财年下半年会有一个暂时的消化期,这是由于下一代设备转换的时间安排所致,预计增长将在2026财年重新加速。我们长期看好AI投资持续性,但展望下半年,232关税等宏观因素下客户下单更为谨慎,而下一代AI芯片的推出时点仍未确定,海外设备需求或面临一段时间的“空窗期”。
华泰证券看好AI相关需求和中国先进逻辑扩产的结构性机会。预计2026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收入同比增长8%至153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490亿美元,同比接近持平。展望2026年,我们认为:1)海外方面,AI相关先进逻辑和存储仍然是资本支出的主要驱动力。据Factset一致预期,台积电/三星/海力士2026E资本开支增速预测达到8%/6%/9%。英特尔和三星或成为关键变量,建议关注英特尔在获得芯片法案资金支持后,其14A节点能否加速投资,以及三星获得特斯拉AI芯片订单后,能否获得更多客户信任;2)中芯国际、华虹近期募集资金,长鑫启动上市辅导,我们看好2026年中国先进逻辑和存储投资持续,看好设备国产进展,2026E中国本土设备企业在中国市场规模中占比(国产化率)或同比+6pct至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