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半导体设备密集催化,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科创半导体设备ETF涨超9%

前天 16:02 10,424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续创年内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83%报3853点,深证成指涨1.8%,创业板指涨2.28%,科创50指数涨3.49%。全市场成交额2.3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713亿元,超4400股上涨。

盘面上,消息称台积电2纳米制程将再涨价逾50%,中芯概念、半导体及存储芯片板块大涨,神工股份、江丰电子、兴福电子20CM涨停。

半导体设备ETF、半导体设备ETF易方达、半导体设备ETF基金、科创半导体设备ETF、科创半导体ETF鹏华涨超9%;半导体设备ETF、半导体材料ETF、科创半导体ETF、半导体产业ETF涨超8%;芯片设备ETF涨超7%。

半导体板块上涨,多重催化来袭:

1.阿里吴泳铭: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

9月24日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模型Qwen3-Max。

此外,阿里巴巴推进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

阿里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也许未来全世界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目前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

2.业界传出,台积电末代3纳米制程CPU价格比前代上涨约20%,明年2纳米制程将再增加逾50%的售价,加上存储器、硬盘等供不应求,半导体通货膨胀正在发酵中。

3.国产AI芯片发布,有望巩固芯片国产替代逻辑,带动国产芯片生产需求。近期华为在全联接大会2025上公布了后续昇腾芯片路线图,路线图显示其将在2026年Q1推出昇腾950PR芯片,2026年Q4推出昇腾950DT,并在2027-2028年各推出一款升级版昇腾芯片。

4.存储扩产开启,自主可控进程加速。据天眼查APP及企业官方信息显示,长存三期(武汉)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9月5日正式成立,此举被视为长江存储开启三期扩产,公司计划在2025年将月产能提升至15万片、2026年实现全球NAND市场份额15%,这将带动半导体设备需求。同时,国内AI芯片专用内存HBM的开发和产能建设,亦有望在DRAM领域带动半导体设备需求。

5.NVIDIA投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双方将合作开发整合NVIDIAGPU与英特尔x86架构的系统单晶片(SoC),重点面向高效能PC与数据中心市场。合作产品预计2026年推出,年市场规模估达500亿美元,英特尔强调不影响其自有GPU研发。

6.长川科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7亿元-8.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39%至145.38%。公告称,报告期内,半导体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客户需求旺盛,产品订单充裕,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带动利润显著提升。

华龙证券研报表示,“云+AI”将是阿里巴巴接替电商的“第二增长曲线”,其“AI基础设施+大模型+应用”的AI业务格局将进一步筑牢竞争壁垒,看好AI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带来的潜在估值提升,同时其AI业务相关的合作伙伴有望受益,建议关注阿里链厂商相关业务进展。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阿里云栖大会召开,继续看多阿里全栈AI布局和端侧AI。重视以阿里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大厂Capex投资和生态圈玩家,包括国产芯片链企业、isv厂商等。Pre-AI的收入率先落地。国内企业数据治理相对海外落后,AI应用落地需要更多前期准备工作。部分细分垂直场景 AI收入更快。其中创收关注医疗、教育、市场营销侧产品;降本关注AI-coding、多模态生成。本地推理逐步起量,利好服务和云厂商。推荐关注端侧AI和相关产业链。

业内认为,在关键设备国产化能力提升、国产AI芯片发布与存储扩产三重利好催化下,上游设备厂商或有望受益。AI芯片的集中进展、以及存储扩产或有望拉动刻蚀机、薄膜沉积等国产关键设备采购,激活设备增量需求,上游厂商或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