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联想集团(00992.HK)在港股市场展现出强劲走势,截至收盘报12.56港元,涨幅达7.26%,成交额超28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其盘中一度涨超10%,报12.93港元,触及2月24日以来新高。
今日,恒生科技指数微跌,联想的涨幅显著跑赢大盘,凸显出市场对其近期发展态势的高度认可。这一强势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公司在战略布局、业务运营及行业竞争中多重利好因素共振的结果。
收购Infinidat进展顺利 高端存储布局填补空白
近期最受市场关注的莫过于联想对高端存储企业Infinidat的收购事宜取得实质性进展。据Infinidat首席营销官埃里克·赫尔佐格透露,联想对Infinidat的收购计划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完成交割。此次收购被业内视为联想完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布局的关键举措。
从业务互补性来看,联想此前已在入门级和中端存储解决方案领域有所布局,且在AI服务器领域深耕多年,但高端存储产品一直是其短板。而Infinidat长期聚焦高端企业级存储市场,连续多年被评为Gartner主存储魔力象限领导者,其研发的检索增强生成(RAG)AI数据服务可与联想AI服务器业务高度适配。正如赫尔佐格所言:"我们没有服务器业务,联想没有带AI RAG功能的高端存储,双方整合后能填补各自业务空白,形成完整的高端存储与AI算力协同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Infinidat近日还发布了InfiniBox G4存储阵列产品线新品,硬件层面尺寸较此前缩小30%,入门价格降低29%,同时保持35微秒低延迟、全套网络安全功能,并新增NVMe高速接口;软件层面首次实现操作系统原生支持S3兼容对象存储。行业合作伙伴Sycomp首席运营官尼尔·卡拉汉看好该产品在新场景的应用潜力,并认为此次收购有望复制联想此前收购IBM部分业务的成功案例,助力其大幅扩展产品线。
PC业务根基稳固 市占率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作为联想的核心业务板块,PC业务的稳健表现为公司股价提供了坚实支撑。彭博社分析认为,联想的个人电脑部门可能会在第四季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并可能提高其利润最丰厚的部分的利润。根据IDC数据,2025年三季度联想PC出货量达1940万台,市场份额占比25.5%,将与排名第二的惠普(市占率19.8%)差距拉大至5.7个百分点。这种领先优势的扩大,反映了在当前需求集中爆发的换代周期中,具备高效供应链和广阔企业渠道的头部厂商正在加速市场集中度。
对比之下,在商业市场拥有强大实力的戴尔(Dell Technologies)在本季度仅实现了2.6%的增长,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14.2%下降到13.3%。戴尔的增长疲软,进一步印证了联想在捕捉由Windows 11和AI能力驱动的高价值企业换代订单方面,具备更为出色的执行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17.3%的同比增速不仅远超行业均值(9.4%),更在全球PC厂商前五名中位列第一,成为头部阵营中当之无愧的"增长引擎"。这一高增速证明,联想正在积极有效地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占市场份额,而非仅仅受益于市场的自然复苏。
联想在AI领域的布局也开始在PC端显现成效,集团旗下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等基于混合式AI战略的创新,正在推动AI硬件的应用场景和功能边界持续拓展。随着模型端侧部署固定门槛、推理边际成本逐步降低,联想在AI PC领域的先发优势有望进一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机构集体看好 目标价彰显增长信心
联想近期的良好发展态势也得到了机构的普遍认可。近90天内共有15家投行给出买入评级,目标均价高达14.63港元。国泰海通证券最新研报给予联想集团增持评级,目标价13.8港元。
高盛已将联想纳入其最新的"买入名单" ,并将目标价由13.28港元上调至14.9港元 。高盛上调公司2025财年纯利预测23% ,主要基于对AI PC产能提升和AI服务器扩张带来的营收增长的看好 。
中金公司也上调了联想的目标价至14.8港元,并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预期公司基于软硬件创新,有望在端侧AI市场持续获得份额改善 。
彭博社认为,联想有望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保持两位数的销售额增长,这得益于日益增长的AI服务器需求以及其个人电脑市场份额的提升。数据中心板块可能会迅速扩展,成为关键的增长引擎,这得益于强劲的AI服务器需求以及联想稳固的渠道能力。未来几年很可能实现强劲的双位数增长。随着规模经济的快速增长,该部门可能会在2026财年恢复全年盈利。更高的AI PC普及率、在发达市场的份额提升以及强劲的智能手机发展势头,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支撑该公司智能设备业务的增长。边缘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Windows 11的升级周期可能成为下一个更长期的增长驱动力。而联想利润丰厚的方案服务业务(SSG)的增长可能会支持其盈利能力,有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实现两位数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