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上证指数站上3900点之际,A股融资余额规模继续攀升。
10月9日单日融资净买额508亿元,创近1年新高,亦为历史次高。
两融余额单日增长额历史最高发生在2024年10月8日,单日激增1074.86亿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截至2025年10月9日,沪深京三市融资融券余额已达24292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截至10月9日,杠杆资金买入额前10的的个股分别为:东方财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贵州茅台、新易盛、宁德时代、中际旭创、胜宏科技、中芯国际、比亚迪。
杠杆资金钟爱黄金ETF。杠杆资金买入额前10的的ETF分别为:华安黄金ETF、易方达黄金ETF、华夏恒生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国泰证券ETF、博时黄金ETF基金、南方中证500ETF、海富通短融ETF、易方达H股ETF、南方中证1000ETF。
截至10月9日,黄金ETF涨超47%,黄金股ETF涨超100%。
黄金ETF锚定实物黄金,是纯粹的“价格跟踪工具”,其底层资产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现货合约,直接反映黄金价格波动,并支持T+0交易。
黄金股ETF投资于在港A股上市的黄金相关公司,其53.1%持仓集中于黄金开采龙头企业,29.9%持仓集中于铜业龙头企业;权重股聚焦金矿股,如紫金矿业、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等,也包含少部分珠宝零售公司,如老铺黄金、周大福等。
截至10月9日,超711亿元资金净买入黄金相关ETF。
其中,华安黄金ETF、国泰黄金基金ETF、博时黄金ETF基金、永赢黄金股ETF、易方达黄金ETF、黄金ETF华夏、富国金ETF、工银瑞信黄金ETF基金、华夏黄金股ETF、广发上海金ETF、建信黄金ETFAU、中银上海金ETF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入额分别为241.32亿元、89.72亿元、86.75亿元、70.74 亿元、65.73亿元、 33.97 亿元、24.96亿元、22.08 亿元、16.81亿元、 14.00 亿元、12.37 亿元、10.34 亿元。
就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国际金价气势如虹,现货黄金站上4000美元/盎司的历史性关口。
伦敦现货黄金年内一度涨超50%,这是自1970年代以来,伦敦现货黄金首次在单个年度涨幅超过50%。
货币贬值交易风潮来势汹汹,在华尔街炒翻天了!
因担忧美元等货币前景,投资者转而大举买入黄金、白银等替代性资产。
现货白银年内暴涨超70%,涨幅超越黄金。
今年以来,贵金属行情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从黄金向白银、铂金等多品种扩散。
近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表示,当下的形势与1970年代初极为相似。
在债务上升、地缘局势紧张、各国货币稳定性信心减弱的背景下,他将黄金视为价值储藏工具。
达利欧把当前货币秩序的恶化与1970年代初相比,当时通胀高企、美国政府支出庞大、债务负担沉重,导致人们对纸质资产和法定货币的信心动摇。
他认为,美国巨额债务使美元难以有效储存财富,推动投资者转向"更硬"的替代货币。
在达利欧看来,美国的财政与债务状况正在进入危险阶段。他说,美国今年将支出约7万亿美元,收入约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花的钱比赚的多40%,总债务已经达到收入的6倍。
同时,偿债支出持续增加,不断挤压教育、医疗等公共开支;当前美国已进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债务复利效应将进一步加剧危机。
对于当下的市场,达利欧回忆起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时的情境:
“我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当实习生,尼克松宣布‘你无法拿回你的钱’(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度)。当时我以为股市会暴跌,结果相反,股市大涨。这让我去研究历史,结果发现1933年罗斯福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让美元贬值重启经济。这让我明白,我们习惯从货币角度看世界,但实际上货币本身也在波动。黄金作为真实价值的储藏手段,依旧有它的逻辑。”
为应对货币风险,不少国家开始减少美元债券储备,转向增持黄金,以对冲美元贬值,黄金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这一趋势与20世纪70年代初的货币秩序变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有相似性。
对于黄金,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8月底以来黄金价格迅速上涨,除了此前关注的长期因素,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升温、美国政府关门催化避险交易、委内瑞拉方向的地缘政治扰动可能驱动短期快速上行。研报认为尽管这些短期因素终会消退,但基本面的长期利多难以改变,未来展望仍然乐观。更新的模型显示中性假设下明年Q1金价有望超过450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