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阳光电源(300274):电气化时代的“大脑” 电力电子龙头价值重估启航

前天 00:00 48

机构:华泰证券
研究员:刘俊/边文姣/苗雨菲

  本文聚焦阳光电源的价值重估逻辑,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电力电子龙头,储能+出海逻辑延续,AIDC 有望打开增长新空间:1)短期:国内136 号文取消强制配储政策下,独立储能在调峰需求和容量电价支撑下有望阶段性高增;美国“大而美”法案及关税不确定性虽带来扰动,但基于政策细则、公司海外产能、不同出海模式分析,我们认为储能需求和出海业务仍具韧性。2)中长期:26 年起全球多地区新能源+储能陆续实现平价。我们看好美国数据中心负荷增长带来的储能需求,叠加潜在降息周期;欧洲多国大储容量招标,以及澳大利亚、中东、印尼等地区光储政策,有望进一步支撑海外市场增量。
  3)公司定位:我们认为公司不仅是逆变器与储能龙头,实际是电力电子龙头,未来氢能、AIDC 等新兴业务延展,有望打开更高成长上限。
  为何我们认为无需对短期需求波动过度担忧?
  2025–26 年独立储能有望贡献主要增量,短期内弥合配储缺口。25 年1-8 月储能招标、中标量同比+89%/191%,独立储能占比近60%。我们测算2024-27 年全国电网调峰缺口累计+158/184/248/318GW,带动独立储能刚需。容量电价试点落地有望改善项目收益,叠加光储反内卷推进和新能源全面入市后电价信号明确,储能盈利模式或进一步厘清。
  “大而美”法案新规美国光伏/储能补贴实际延续至2030/32 年,外资比例可维持在40-60%/25-45%。光伏逆变器在项目造价中占比低(户用10-15%,集中式5-8%),受外资比例限制影响有限;储能项目造价中电池占比超60%,公司或通过海外产能应对。关税潜在调整空间和美国AIDC 带动外溢光储需求偏刚性,关税成本或能传导,护航公司出海。
  系统平价储能是核心受益方向,为何我们认为行业重估才刚起步?
  系统平价需以储能时长和配比提升为抓手,因此储能增速有望超过新能源本身,或进一步带动储能行业重估。我们预测2024-30 年全球储能、风电、光伏装机CAGR 分别为44.5%、13.9%和7.9%,到30 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可达1556GWh;其中,海外有望于2026 年率先平价;国内三步走:
  2025-26/27/30 年实现风光储/光储用电侧/光储发电侧平价。此外,美国数据中心负荷增长带动光储外溢需求刚性,叠加降息预期;欧洲大储容量招标及澳大利亚、中东、印尼光储新政提振需求,新能源+储能新业态多地开花。
  电力电子龙头方为本色,公司如何成为电气化时代浪潮的Alpha?
  电力电子技术同源优势驱动多板块布局,公司已成长为光储风氢综合能源装备领军者。公司凭借高研发投入和广泛渠道铺设,在逆变器和储能领域形成稳固的龙头优势,并以构网型技术引领储能新方向。氢能领域后来居上,2025H1 全国电解槽中标容量居行业首位。2025 年公司进一步切入AIDC 赛道,拟涉足柜外供电系统(800V 强电系统、SST 等)及柜内电源等产品,我们测算全球柜内外电源市场到2030 年规模有望超4600 亿元,2024-30年CAGR>60%,远期或为公司带来超四百亿元营收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2025/26/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55.4/186.2/216.7 亿元(前值145.6/155.1/170.7 亿元,上修7%/20%/27%,上修主要系美国市场政策扰动影响小于预期,以及26 年起全球多地区新能源+储能实现平价、美国AIDC负荷增长带动外溢光储需求、欧洲大储加速落地等),EPS 7.50/8.98/10.45元。基于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6E PE 21.76x(前值2025E 21x),目标价195.40 元/股(前值147.42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需求不及预期、出海政治风险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