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平安银行(000001):三季度息差阶段企稳 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昨天 00:07 14

机构:东兴证券
研究员:林瑾璐/田馨宇

  事件:10 月24 日,平安银行公布2025 年三季报。1-3Q25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006.7 亿、383.4 亿,分别同比 -9.8%、-3.5%(1H25:-10%、-3.9%)。
  年化加权平均ROE 为11.09%,同比下降1.11pct。9 月末不良率1.05%,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229.6%,环比下降8.9pct。
  点评:
  净利息收入边际改善,营收降幅收窄。1-3Q25 平安银行实现营收1006.7 亿,同比-9.8%,降幅环比略微收窄0.2pct;主要得益于净利息收入降幅环比改善。
  具体来看,(1)得益于净息差同比降幅收敛,净利息收入同比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pct 至 -9.3%。(2)受三季度债市震荡调整的影响,非息收入同比降幅较上半年扩大1.3pct 至 -12.6%。具体来看,其他非息收入同比 -24.1%,降幅环比扩大4.8pct。中间业务收入同比 -0.1%,降幅环比收窄1.8pct。其中,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16.1%,代理保险、代理理财、代理基金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8.7%、12.8%、6.7%,此前销售费率下降的影响已逐步消退。拨备继续反哺,净利润降幅收窄。1-3Q25 归母净利润383.4 亿,同比-3.5%,增速环比收窄0.4pct。
  信贷弱需求+主动调结构下,资产规模增速维持低位。截至9 月末,平安银行总资产同比+0.4%,其中,贷款、债券投资同比+1.0%、+2.6%;同业资产、存放央行同比 -7.3%、-6.9%。资产结构优化,贷款占比环比有所提高,低收益率的同业资产占比下降。贷款结构持续优化,三季度零售贷款余额实现环比正增长。近两年平安银行推进零售业务转型,压降历史高风险产品,提高住房按揭、持证抵押等中低风险贷款占比,不断强化风控能力。3Q25 末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同比-3.3%、环比+0.2%,结束了3Q23 以来零售贷款规模连续8 个季度压降的趋势(3Q25 按揭、信用卡、消费贷规模均实现了正增长)。对公贷款同比+9.9%、环比+1.6%,其中房地产风险敞口进一步压缩(环比减少28.1亿),占总贷款比重压降至6.6%。低利率的票据贴现同比-27.9%。贷款结构来看,对公、零售、票据占比分别为46.9%、51.8%、3.8%,较年初分别+3.6pct、-2.0pct、-1.9pct;贷款结构优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产端收益率压力。
  负债成本改善+资产收益率降幅趋缓,单季度净息差阶段性企稳。得益于负债成本下降,今年以来息差同比降幅逐季收窄。1-3Q25 净息差1.79%,同比下降14bp,降幅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40bp。3Q25 单季净息差为1.79%,同比下降8bp、环比提升3bp,实现阶段性企稳。其中,计息负债付息率环比下降13bp,存款、同业负债分别下降12bp、20bp,负债成本管控效果良好;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8bp,下行斜率趋缓,压降高风险资产影响逐步消退。
  不良率平稳,关注率、逾期率环比改善;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9 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5%,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bp;关注贷款率1.74%,环比下降2bp;逾期贷款率1.31%,环比下降33bp,资产质量指标总体改善。
  拨备覆盖率229.6%,环比下降8.9pct。
  从细分行业来看:(1)零售:不良压力相较转型初期明细缓和,零售不良率1.24%,环比下降3bp。其中,信用卡、消费贷不良余额环比分别减少0.67亿、9.33 亿,不良率环比下降5bp、21bp 至2.25%、1.16%;经营贷不良率基本保持平稳;按揭贷款不良余额环比增加6.16 亿,不良率环比上升17bp 至0.45%。(2)对公:一般企业贷款不良率为0.93%,环比上升2bp。其中,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2.2%,环比下降1bp;不良余额49.9 亿,环比减少0.85亿。从目前地产销售、房企现金流指标来看,房地产行业风险可能仍在逐步暴露阶段,风险出清还需时间。
  投资建议:平安银行正处在业务转型深化阶段,营收、净利润增速依然承压。
  但在净息差边际改善、资产质量平稳下,盈利降幅环比有所收窄。公司零售业务持续调优结构,对公业务积极补位,信贷规模总体平稳,结构有所优化。负债成本改善之下,净息差降幅逐步收窄。零售贷款不良率边际改善,战略转型效果已有所显现。结合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和全年趋势,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速为 -3.3%、+0.9%、+3.7%,对应BVPS 分别为24.1、26.4、28.7元/股。2025 年10 月24 日收盘价11.56 元/股,对应0.48 倍2025 年PB。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实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扩表速度、净息差水平、资产质量受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