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贺菊颖/袁清慧/沈毅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1 亿元( 同比+8.00%),归母净利润5.81 亿元(同比+13.93%),扣非净利润5.67 亿元(同比+14.07%)。其中第三季度营收达11.10 亿元(同比+15.85%),扣非净利润2.20 亿元(同比+34.75%),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公司持续强化以CKM 慢病为核心的创新布局,多管线研发与临床推进顺利。后续可重点关注:1) JK07 心衰适应症26周核心数据读出(预计2026 H1)及后续临床推进;2) 小核酸药物0132(AGT siRNA)II 期启动及137(LPA 靶点)I 期入组进展;3) SAL056、SAL003 等NDA 品种的审评进度及未来上市贡献;4) 公司IND 申报节奏对管线持续性的支撑。
事件
信立泰发布2025 年三季报。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32.41 亿元,同比增长8.00%;归母净利润5.81 亿元,同比增长13.93%;扣非归母净利润5.67 亿元,同比增长14.07%。研发方面,主要在研新药 74 项,其中化学新药 51 个,生物药新药 23个。其中,以 CKM 慢病为研发重心,共布局项目 50 余项,涵盖口服小分子、复方、小核酸、口服多肽等。部分核心品种处于临床 II/III 期阶段,未来几年有望陆续上市。
简评
一、业绩略超预期,创新产品驱动持续放量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32.41 亿元,同比增长8.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 亿元,同比增长13.93%;扣非归母净利润5.67 亿元,同比增长14.07%。
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10 亿元,同比增长15.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 亿元,同比增长30.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0 亿元,同比增长34.75%。
二、创新产品梯队成型,商业化进入快车道
从销售结构看,新产品营收增速提升,已成为驱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聚焦以心脑血管为核心的 CKM(心肾代谢综合征)慢病领域,公司创新产品管线不断丰富,报告期内,新上市的信超妥、复立安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的形式审查,公司正积极筹备谈判的其他相关工作。
销售推广方面,公司通过自营、招商互补的多渠道模式强化市场覆盖,同时开辟独立运营的电商渠道, 加强零售渠道布局,承接外流处方。公司正组建信超妥的专职团队,提升市场渗透率。恩那罗借助“EPO 更生理、铁代谢更佳”的精准定位,强化品牌区分,拓展非透析患者和透析患者市场。
三、数字化慢病管理成型,构建竞争新壁垒
在 CKM 慢病管理方面,公司正探索数字化慢病管理模式,期望借助平台实现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通过建立院内外一体化的高血压筛、诊、治、管数字闭环,提升患者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慢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四、研发管线厚积薄发,长期增长动力充沛
研发方面,主要在研新药 74 项,其中化学新药 51 个,生物药新药 23 个。其中,以 CKM 慢病为研发重心,共布局项目 50 余项,涵盖口服小分子、复方、小核酸、口服多肽等。部分核心品种处于临床 II/III 期阶段,未来几年有望陆续上市。如 SAL056(长效特立帕肽)、泰卡西单抗注射液(SAL003)的上市申请正在 CDE审评,S086(心衰)、SAL0130(S086/苯磺酸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处于临床 III 期。
六、财务分析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2.41 亿元,同比增长8.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 亿元,同比增长13.93%;扣非归母净利润5.67 亿元,同比增长14.07%。2025Q3 单季度营业收入11.10 亿元,同比增加15.85%;归母净利润2.16 亿元,同比增加30.19%;扣非归母净利润2.20 亿元,同比增加34.75%。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12.54 亿元,同比增长14.01%,销售费用率38.68%,同比增加2.04pct。
管理费用2.09 亿元,同比增长4.40%,管理费用率6.44%,同比下降0.11pct,费用控制与业务规模适配。研发费用率11.20%,高强度研发投入支撑创新管线推进、关键项目临床及上市申请进展。
七、近期公司催化事件
(1)JK07(心衰治疗)临床推进顺利:截至2025 年9 月底,已完成随机入组261 例患者,HFrEF 适应症入组完成,HFpEF 入组工作也已进入尾声。预计2026 H1 将读出首批患者第26 周主要疗效终点数据,并于下半年陆续获得52 周安全性及多项探索性终点结果,为产品后续申报与商业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2)小核酸与创新分子研发提速:0132(AGT siRNA)已完成5 个剂量组爬坡,计划2026 年快速启动I I 期研发;降脂新药137(LPA 靶点)预计近期获得临床批件,并将在获批后启动患者入组,1 年内完成I 期并推进I I期,其BD 合作节点也将结合研发进展适时确定。
(3)多管线进入关键审批与临床阶段:SAL056(长效特立帕肽)处于NDA 阶段,SAL003(抗PCSK9 单抗)已获正式受理,S086 与氨氯地平复方制剂预计最快2026 H1 申报NDA。此外,SL120、140 项目、061(基因编辑)等临床入组与启动工作稳步推进,为后续管线衔接奠定基础。
八、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48、53.68、62.59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0.86%、20.69%、16.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8.16、9.95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2.02%、21.09%、21.91%;对应PE 分别为94.05x、77.67x、63.7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行业政策风险:因为医保控费、国家带量采购政策、两票制等政策的实施,存在药品招标价格下降、医保报销范围及比例变化等风险。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医药行业创新研发投入高、周期性长,风险大。研发过程中,存在临床入组进度不确定、疗效结果及安全性结果数据不确定、研发失败等风险。
审批不及预期风险:审批过程中存在资料补充、审批流程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审批周期延长等风险。
成本上升风险:原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环保成本均呈现刚性上涨趋势,或带来公司经营成本上升等风险。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反腐对于新产品销售放量、准入速度等不及预期的风险,并且由于政策落地有先后顺序,细分赛道及局部区域销售可能存在不同的表现。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