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崔世峰
短期看,国补退坡下短期IOT 略有压力,手机毛利率在存储价格攀升的状态下出现一定下滑,但利润端保持坚韧,预计Q 3 收入和利润水平仍然维持高位,三季度汽车有望实现盈利。虽然短期受到行业周期&国补退坡&竞争加剧等影响,但长期看公司两大重点逻辑仍然不变:1)手机高端化持续推进;2)汽车产能& 业绩释放。当下小米估值性价比已现,站在年末时点看2026 年,明年汽车将大幅释放利润,目前股价对应26 年整体P E 具有性价比;另一方面汽车产能释放+新品预热+舆论走出谷底有望形成支撑。
简评
国补退坡下短期IOT 略有压力,但利润端保持坚韧。预计Q3 营收达到1101 亿,yoy+19%,调后净利润超过百亿,达到1 0 1 亿,yoy+62%,汽车当季实现盈利。
手机侧,存储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下行,但手机高端化趋势持续加强。根据IDC 数据,3Q25 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约43 5 0 万台,同比增长1.8%,全球市场份额13.5%,同比基本持平。我们预计3Q 手机ASP 环比略降,主要系海外和国内产品结构占比变化所致,手机毛利率在存储价格压力下环比小幅下滑至11 %,Q 4预计环比持平。高端化策略持续推进,17 系列全生命周期销量应当高于15 系列,并且产品结构明显提升(Pro/Promax 占比大幅提升至80%以上,ProMax 占比超45%)。
IOT 方面,高基数&国补退坡&竞争加剧影响下略承压,预计同比收入+5%,中国&国际同比均增长,毛利率保持强劲环比略增(没有大幅卷入价格战)。互联网业务仍然保持稳健增长。
汽车侧,Q3 有望达到首次盈利。交付量达10.9 万台,ASP 环比提升(源于YU7 交付增多),毛利率环比微降至25%+(主要源于Ultra 比例降低)。交付方面,9 月交付量突破4 万台,10 月有望继续提升,相比去年su7 产能爬坡节奏更快。另一方面, 明年产能将有大幅改善,站在当前时点,汽车业务很快会切换到2 0 2 6 年估值,26 年产能将不是主要矛盾,更多看新车型+出海。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小米集团 2025/2026 年收入4739/6066 亿元(yoy+30%/+28%),调后净利润433/544 亿元(yoy +59%/+2 5 % ),我们给予公司核心主业26 年20x PE,汽车26 年2.5x PS,目标价58.8 港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新产品出货量不及预期;手机市场下行风险,大盘出货量下跌,新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存货减值拨备的风险;政策管理风险,国内互联网业务发展受限;海外产品竞争加剧等;Io T 周期属性较强,需求端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导致3C 类产品需求下降;欧洲能源紧缺的影响;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导致部分国家业务受损;互联网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广告业务持续受到冲击;造车等新产品业务造成的研发费用呈长期上升态势,带来利润端压力。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