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链走强,新能源ETF易方达、新能源ETF基金、电池ETF景顺、光伏龙头ETF、锂电池ETF、电池ETF、光伏ETF指数基金、新能源ETF、新能源车ETF、光伏50ETF、电池ETF基金、新能车ETF、电池龙头ETF、光伏ETF基金、新能源车龙头ETFF涨超2%。

新能源ETF布局更广泛的新能源产业链,涵盖锂电、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领域。其成份股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隆基绿能、华友钴业等多家头部公司。该产品的综合费率为0.2%,在同类产品中处于较低水平。
电池ETF跟踪的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固态电池含量近四成,储能含量近六成,宁德时代含量近9%,阳光电源含量16%,包含阳光电源、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先导智能、天赐材料等固态电池材料、封装、设备龙头。覆盖动力、储能、消费电子等电池产业链上下游。
光伏ETF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覆盖光伏全产业链,高度聚焦核心制造环节。指数在光伏设备行业权重达68%,并涵盖逆变器、电池组件、硅料硅片等关键细分领域。成分股中汇聚阳光电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细分龙头。
最近新能源赛道催化不断。
1.最近“AI+电力”主线的带动作用。
电力短缺成AI算力扩张新瓶颈。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近期表示,尽管市场对AI芯片的需求持续高涨,但微软当前面临的并非算力过剩,而是数据中心的供电和物理空间已接近极限,导致大量AI芯片只能滞留在库存中,无法通电运行。纳德拉认为,当前真正的瓶颈并非芯片供应,而在于“电力供给”。
2.行业龙头股公司相继签订巨量长单。
11月6日,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分别与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达成长期供货协议,供货期均为2026年至2028年,合计供货量预计达159.5万吨。
11月5日,嘉元科技公告称,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了《框架协议》。双方通过协议约定了新型电池用负极集流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固态电池用铜箔)等方面的合作。其中明确量化了2026年—2028年嘉元科技需对宁德时代优先保障至少62.6万吨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产能。
3.行业“反内卷”有实质性进展。
近日,在央视《经济半小时》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透露17家光伏龙头企业已基本签署协议,预计年内组建联合体。该联合体未来有望稳定市场行情,促进多晶硅到硅片、电池及组件等产品价格回归理性,止跌回稳,并且促使中长期光伏供需平衡。短期内多晶硅市场供大于求未彻底改善,或将在政策预期下维持弱势平稳运行;长期来看,随着政策持续加码,以及收储方案的有序推进,行业价格有望回到理性位置,光伏全行业实现好转。
行业最新数据方面,国家能源局发布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9月光伏新增装机9.66GW,同比-54%。截至2025年9月底,光伏装机容量11.3亿千瓦,同比增长45.7%。2025年1-9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40.27GW,同比+49%。9月份,国内光伏新增装机9.66GW,同比-54%。
9月风电新增装机3.25GW,同比-41%。截至2025年9月底,风电装机容量约5.8亿千瓦,同比增长21.3%。2025年1-9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61.09GW,同比+56%。9月份,国内风电新增装机3.25GW,同比-41%。
1-9月电源投资同比+0.6%,电网投资同比+9.9%。1-9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368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251小时;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5987亿元,同比增长0.6%;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378亿元,同比增长9.9%。
光大证券表示,2026年需求侧储能电池增长更快,动力电池增长稳定,供给侧政策不断发力“反内卷”,锂电产业链受益于出货量增长;“反内卷”仍将是光伏行业2026年最重要的投资主线,硅料环节作为“反内卷”的核心抓手有望率先实现产能出清和盈利修复;掌握差异化光伏技术并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有望在行业周期波动过程中获取一定时间的超额盈利,其中BC和去银化技术领先的相关公司有望获得超越行业平均的增速和盈利能力;未来5年印度和美国在政策和用电需求增长等多因素影响下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具备成熟海外产业链布局和销售渠道的组件企业和配套辅材企业有望在其中获取超额利润。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