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休市期间,港股上周五大涨,恒指涨1.74%,国指涨1.92%,恒生科技指数涨3.08%。
假期中,汇率走势引发广泛关注。亚洲货币走高,新台币兑美元一度涨约4.6%至29.64,为2022年6月以来新高。4月初关税冲击以来,人民币汇率先贬再升,目前已经升值到年内新高。
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1. 中信证券:A股呈现风偏回暖、主题轮动的特征
关税战至今,全球主流风险资产价格基本都回到原点,表明“交易事实,而非预期”应该是贸易战之下应对不确定性的第一原则;展望5月,“为签而签”可能成为海外叙事逻辑,预计风险偏好还有回升空间,A股将继续呈现风偏回暖、主题轮动的特征,以低机构持仓的主题型交易机会为主;但从经济层面来看,真实的影响已经悄然发生,预计中美经济在二季度尾声可能会面临新的变数。
配置上,除了短期的热点主题轮动,建议聚焦三个不变的大趋势:一是中国自主科技能力的提升趋势不会动摇;二是欧洲重建自主防务,提升能源、基建和资源储备的趋势不会动摇;三是中国势必要走通“双循环”,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是政策的必选项。
2. 民生证券:关注结构与波动
中美贸易摩擦初现缓和迹象,但依然未有实质进展的美日、美欧等贸易谈判可能蕴含着市场波动率放大的潜在触发因素。不过,无论是阶段缓和、还是贸易摩擦加大,我们认为,中国资产可能依然是更有性价比的资产,当然,基本面的韧性也就意味着平准力量的持续性存疑和市场博弈资金的结构转换,中国资产的修复不代表全市场无差别的上涨。内需的构建和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塑仍是重要力量。
配置上,推荐:第一,受益中国需求构建的消费行业(旅游休闲、乳制品、食品、啤酒、定制家居、彩妆、服饰、商贸零售);第二,在全球经济秩序重塑的过程中,“两个太阳”下的需求和供给将会重建,推荐:资源品(铜、铝、黄金)、资本品(工程机械、钢铁、自动化设备、化学制品等);第三,应对潜在的外部冲击,低估值金融(银行、保险)、内部实物消耗+红利的煤炭。
3. 信达证券:谈判和政策预期还未证伪
未来1个月内,国内稳增长预期推迟但可能尚未结束,中美关税有接触和谈判的可能,市场或将继续反弹,5月下旬到7月可能会有二次小幅回撤。未来1个月,利多逻辑略占优(国内政策、国外关税谈判)。预计Q2-Q3盈利的担心还会持续,市场在5-7月可能还会有震荡回撤,不过幅度可控。Q3后期或Q4有望回归牛市状态。配置上,季度内偏价值,寻找价值中可以进攻的方向,比如价值主题、稳增长政策变化、国产替代。
4. 国泰海通:中国股市有望进一步走高
看好中国A/H股市,把握做多窗口期。原因包括:1)遍历冲击后,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已然充分,包括交易结构的出清,是股市好转的重要前提。
2)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总体上进入拉锯与谈判的窗口期,尽管仍有不确定性,但第一阶段的激烈摩擦告一段落,形成有利的做多窗口。
3)既然中美的竞争是长期性的,由此,股市预期的关键“在内不在外”。政治局会议与国常会均释放了以内部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的积极信号,存量政策加快部署,增量政策箭在弦上。相较于过去,政策的预期和展望更为连续和稳定。中国股市风险溢价有望系统性下移,而无风险利率下降与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将成为增量入市的关键力量。
配置上,新兴科技是主线,金融周期是黑马。
5. 中信建投:巨震之后市场重回震荡
清明节后受贸易战和全球金融市场巨震冲击,情绪指数大幅下滑至60以下。不过,中央汇金等平准基金的流动性支持很快缓解了市场恐慌,带动市场情绪回暖,情绪指数8日即已大幅回升。此后市场基本处于量跌价升的趋势之中,市场情绪在70附近波动。展望后市,只要情绪指数处于50以上,且全A指数处于年线和半年线上方,我们都应该维持战略性乐观判断,配置半仓以上仓位。整体看,当前市场已经进入窄幅震荡区间,情绪指数波动带来的右侧买卖信号作用下降,建议投资者更关注情绪指数整体水平和分项指标的提示意义,操作上以震荡区间低买高卖波段策略为主。
6. 兴业证券:科技风格回归
前期业绩和关税的扰动逐步消化、缓和后,随着悲观情绪消退,科技板块作为兼具景气优势和产业趋势催化的中长期逻辑再度占据上风,并逐步成为资金聚焦的主要方向:1)业绩和关税两大前期压制科技板块的因素有望逐步缓解。2)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下,以科技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或将是后续具备独立景气的领域。3)新一轮科技行情离不开重要产业事件的催化,而5-6月本身也是科技重要产业会议密集催化的时间段。4)随着TMT板块景气优势持续显现,机构资金仍有较大增配空间。
结合拥挤度&股价位置、机构持仓与景气,当前AI50大细分方向中,可率先关注上游GPU、光模块、PCB、IDC;中游AI Agent、SASS、行业应用软件、基础及通用软件;下游人形机器人、在线教育、金融科技、虚拟现实、数字营销等。
7. 华安证券:“哑铃型”配置策略正当时
4月PMI数据显示美国加征关税对出口冲击可能逐步显现,五一假期数据显示内需存在一定分化但整体偏弱,4月底政治局会议并未提出超市场预期的提振性政策,国内经济预期存在一定的下修风险。尽管美国关税加征有缓和迹象,但以对等关税后的税率基础既对市场风险偏好提振有限,又对经济基本面压力缓解有限。假期期间以美股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多数小幅收涨。预计A股整体有望延续高位震荡。
消费板块经历全面轮动后迎来分化、周期板块景气依然偏弱、成长科技板块深度回调后出现催化事件、金融板块稳定性具备一定配置价值。
8. 财通证券:迎接红五月
国内进入政策观察期,5月关注美联储政策、国内LPR以及人民币汇率动态,继续紧扣内需主线,关注科技方向情绪企稳。假期全球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修复,港股&中概表现靠前,一方面美方持续向中方请求谈判、缓解市场对贸易摩擦不确定性担忧,另一方面美国新增非农超预期、缓解市场对短期景气担忧。国内政治局会议闭幕,市场进入政策观察期,“稳预期”思路下市场潜在调整空间有限,而“强化底线思维”则进一步指向内需的主线地位。
9. 方正证券:目前A股港股在全球具备较高性价比
关税冲击集中定价阶段已过,市场对关税相关风险已有一定程度消化,目前A股、港股在全球具备较高性价比,且存在政策托底预期,是风险收益比较优的权益配置方向,建议关注科技成长、内需消费、红利高股息等板块投资机会。
10. 国金证券:维持A股、港股波动率上升风险观点
国内基本面“转弱”可能正在逐步演绎,叠加海外风险攀升,将可能导致居民、企业资产负债表再次面临走弱风险。这将进一步抑制居民、企业的信用释放,加大M1下行风险。显然,基本面可能“转弱”叠加M1下行,意味着企业“分子”、“分母”端均面临调整压力。这意味着,不仅美股,A股、港股均将面临着未来基本面下行压力甚至叠加情绪及流动性陷阱的二次、三次冲击。
故我们维持市场“波动率”或趋于上行的观点,中小盘成长风格将“切换”至大盘价值防御,持续周期至少在1季度,直至“盈利底”迹象出现;考虑A股“市场底”已现+AI产业逻辑催化,预计科技成长依然具备部分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