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三大类共十项货币政策措施,其中总量型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及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5月8日,$信用债ETF博时(159396)上涨0.15%,最新价报100.53元。流动性方面,信用债ETF博时盘中换手15.29%,成交8.43亿元。
一、货币宽松落地,信用债有望迎来补涨
1、关税加剧外需压力:关税对出口负面影响逐步显现,4 月份 PMI 数据走弱已初现端倪。预计 6 月份开始,基本面压力会进一步增大,三季度经济增长可能见底,中间波动取决于贸易谈判的进程以及国内政策对冲力度。
2、货币宽松落地,信用债有望迎来补涨:5-7 日央行宣布降准 50BP,降息 10BP,双降同时落地,时点和力度超市场预期。从资金价格看,4 月份资金价格中枢回落至 1.6%。降息后,资金价格中枢或继续下探至 1.5%附近。往后看,预计仍有 20-30BP 的资金价格降息空间。目前中短端利率债已显著下行,反映市场宽松预期。受益于资金价格下行,信用债套息空间增大,信用利差也有压缩空间,中高等级信用债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二、风险偏好压制,强化信用债避险需求
从关税博弈过程看,美方提出远超预期的关税极限施压,而后中方步步回应、等幅反击。近期中美约定在瑞士见面,更多是缓和气氛为局势降温,短期内谈成可能性极低。从 18 年贸易战经验来看,我们认为后续的谈判是漫长艰难拉锯的过程。这会持续压制市场风险偏好,相对利好中高等级信用债资产。
中高等级信用债作为票息策略核心标的,其稳定现金流特性成为对冲权益下行风险的“安全垫”。相比沪做市信用债指数,深做市信用债指数久期短、静态高、波动率、夏普比率优势明显。信用债 ETF 博时(159396)优势显著,流动性强(T+0 交易)、分散个券流动性风险、成分券覆盖央国企且行业分散,适配当前防御性配置需求。
双降之后,东吴证券认为,1、降准是货币与财政配合的重要手段:降准为银行提供了无期限的零成本的资金,降准50bp可以为金融市场提供约1万亿元的流动性。此次降准符合预期。一方面,就降准节奏而言,2022年以来,央行便维持着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大约间隔半年降准的频率,对应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
2、降息前置应对关税带来的潜在冲击:从2024年12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市场就开始期待降息,而随后央行的态度变为“择机降准降息”。当前降息有两大条件已经成熟,一是4月PMI回落至荣枯线之下,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最大,由3月的51.8%环比下行5.5个百分点至46.3%。关税战的冲击初步显现,国内经济需要降息来维持一季度GDP的良好开局。二是人民币汇率趋稳。
3、债券市场短期走出利多出尽行情,长期利率下行仍是进行时:降准和降息落地后,日内短端利率下行而长端利率上行。
央行降准 50BP,降息 10BP,货币宽松落地。往后看受益于资金价格下行,信用债套息空间增 大,信用利差仍有压缩空间。同时,关税对外需形成巨大压力拖累总需求,中高等级信用债 兼具“宽松+避险”属性,有望迎来补涨。信用债 ETF 博时(159396)场内流动性好,久期适中,适配当前市场环境,建议积极配置。
相关指数: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 921128、非热门: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 950245、中债-新综合指数 CBA00123.CB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中低(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