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收评:恒指跌0.46%连跌2日,科技、金融等权重多数走低,抗疫概念股强势

南向资金净买入10.95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21.02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10.25亿港元。

5月16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为连续2日下跌,截止收盘,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0.46%及0.49%,恒生科技指数跌0.31%。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大金融股(银行、保险、券商)多数表现低迷;餐饮股全天弱势,九毛九、海底捞、百胜中国皆有跌幅;内房股,建材水泥股、高铁基建股等建筑类股集体走低。另一方面,汽车股多数表现活跃,尤其是比亚迪股份涨超3%再创历史新高,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表现活跃,新冠感染现抬头趋势,抗疫概念股强势,三生制药大涨超11%,山东新华制药涨约9%,航空股、军工股、海运股、芯片股部分上涨,中芯国际涨1%。

具体来看:

大型科技股多数表现低迷,阿里巴巴跌超4%,京东、美团跌近3%,网易逆势大涨13%,小米亦涨1.69%。

大金融股(银行、保险、券商)多股走低,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国太平、中信银行、工商银行等普跌。

机器人概念股集体走强,优必选涨近5%,地平线机器人涨超5%,速腾聚创涨近2%。

汽车股部分继续涨势,比亚迪股份再刷历史新高,涨超3%,蔚来涨超2%,理想汽车、吉利汽车等跟涨。

抗疫概念股表现强势,三生制药张超11%,兆科眼科、先声药业、翰森制药、信达生物等跟涨。

消息上,近一月以来,全国多地均出现新冠流行趋势。“最近两个月,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新冠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抬头趋势,然而,这种变化并没有达到显著的规模,而是保持在了一个相对合理和可控的范围内。”5月12日,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多位感染科专家告诉记者,需要注意的是,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新冠病毒感染通常在3到5天内自行缓解,但老年人仍面临重症风险,患病后仍不能掉以轻心。此外据悉,新华制药是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药物供应商,拥有布洛芬、阿司匹林、五安系列、美洛昔康等系列产品。

黄金股普遍上涨,潼关黄金涨超3%,中国黄金国际张超2%,招金矿业、山东黄金、灵宝黄金等跟涨。

消息上,现货黄金短暂回调后强势反弹,昨日美股时段上涨近2%一举站上3240美元/盎司,目前亚洲盘现货黄金下跌,但仍在3220美元上方。瑞银投资银行贵金属策略师Joni Teves表示,目前仍维持长期看涨黄金这一观点。近期关税战缓和可能使黄金市场进入盘整,加上北半球夏季为传统淡季,金价短期或出现回调,这为观望的投资者提供进场机会。她指,维持金价于今年及明年年底每盎司3500美元的预测,峰值或于2026年中达3600美元。

航空股多股走强,国泰航空涨近3%,南方航空涨超2%,东方航空、中国国航等跟涨。

据悉,湖北鄂州的花湖国际机场,是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美国调整对华加征关税政策之后,从该机场飞往美国的航班数量正在有序回升,本周计划运行飞往美国的航班达到40架次,相较关税政策调整前,翻了一番。据介绍,本周从花湖机场飞往美国的航班货运量将增长至2400吨左右,相比上周,也就是关税政策调整之前,增长了1000吨左右。有分析称,中国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的货运业务以中美航线为核心(尤其是电子产品、跨境电商货物),若美国货运需求激增且运力紧张,可能推高运价,直接增厚收入。

今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0.95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21.20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10.25亿港元。

展望后市,交银国际发布研报称,短期来看,中美双方经贸谈判取得进展极大降低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衰退风险,风险情绪有望短期内维持平稳,从而为港股市场带来正面催化。中金此前表示,4月下旬以来,南向资金流入明显放缓。截至一季度末,内地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持仓已经达到30.8%的历史新高。该行预计后续年内相对确定的南向增量约为2,000-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8,000-10,000亿港元左右。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