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起,六大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率先下调存款利率,将活期利率降至0.05%,一年期定期利率跌破1%至0.95%,标志存款利率正式进入“1时代”。
次日,平安、中信等7家股份制银行迅速跟进,其中的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最高降幅达40个基点。
降息潮或未结束
回顾过去的降息脉络,自2023年起国内已历经多轮降息,2023年12月开始,六大行三年期利率从2.2%降至1.95%,单次降幅25BP;2024年7月份,国有大行,开始第五次降息,将三年期定存利率降至1.75%;今年的4月,中小银行也开始加入降息行列,哈密市商业银行等20余家机构将五年期存款利率调至1.5%-1.8%。
到今年5月20日国有六大行同步下调存款利率后,虽然活期存款利率仅下调5BP,但绝对值也已低至0.05%,离零利率仅有5个BP。
时间维度拉长,活期存款利率由2011年的0.5%调整8次至目前的最低点0.05%,与活期存款利率对应,1年期定存利率全面回落至1%以下,协定存款利率亦降至0.1%的历史低位水平,3个月和半年定存利率同样分别回落至0.65%和0.85%的低位水平。
频繁降息或是利率动态调整适应市场的必然,截至2025年初,银行业净息差普遍低于1.8%的警戒线,长期存款利率高企导致负债成本攀升,降息可优化银行盈利结构;更深层次的理解,折射的也是经济转型期的深层调控逻辑,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过降低存款收益,促使居民资金从储蓄转向消费与投资,助力内需复苏。
存款利息下降,紧随其后2025年5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同步下调,推动银行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缓解负债端压力,确保贷款利率下行传导至实体经济。
但这里出现了存款利率与LPR虽都双双下调,却降幅不一。5月20日主要国有大行普遍下调的各品种、各期限存款利率,降幅高于同期限LPR降幅(1年、5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下调15、25个基点,1年、5年期LPR同时下调10个基点)。
从历史情形看,往往是存在外部约束缓解、内部稳息差的背景,才出现这种降幅不一的情形,此次利率调整也不例外,表面上看最直接的是汇率约束的打破,内部除了平衡息差之外,而存款利率更大幅度的下调为再次降息预留着空间,随时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关税冲击。
在当下的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走上了财政扩张的道路,这让今天的投资世界和过去极为不同,持续下行的利率宣告着市场在迈入“零利率时代”,市场理财产品也跟着收益率持续下探;而“存款利率降幅>LPR降幅”又几乎明示着未来外部的风险仍然高悬。
所以即便是目前存款利率已下行至非常低的位置,下行空间似已受限,但就大方向看,市场上多数观点仍是存款利率下行的势头仍未结束。
不确定性前所未有,接下来还能相信什么
中金的一篇报告非常全面的诠释了当下的情况,我们处在一个标准的金融周期下行阶段,且在下行阶段前20个季度里面,中国在财政和货币上的发力小于大部分可比国家。
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的四十多年以来经历了几轮周期,如今市场普遍认为经济只要下行到一定程度,就会触发政府的兜底,而出于近年来AI、具身机器人的技术变革,也让施政者以及市场看到了一些乐观的因素,并且也是存在大水漫灌的前车之鉴,所以本轮经济的下行周期没有出现猛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去年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表现都很低,而今年二季度完成5%毫无压力,因此在下半年的政策力度和方向则出现了分化,在经济目标完成度较高的前提下,是完成任务后保稳还是会给充足的时间慢慢准备下一轮刺激,成为了市场的分化点。
年中,中国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或仍会被关税的不确定性干扰,特别是货币刺激被关税掣肘之时,市场将处于一个经济有底但很难突破的筑底阶段。
未来地缘政治依旧充满不确定性,但MSCI中国对美国市场的收入敞口不到3%,这在美国十大新兴市场贸易伙伴中是最低的,较低的依赖度也一定程度降低了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
近期,摩根士丹利的一篇研究报告《中国股市策略2025年中期展望:阴霾中的金色曙光》指出,尽管宏观经济挑战仍然存在,但中国股市正在展现出结构性改善迹象。
报告指出了支撑股市的几个关键积极因素:中国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正在复苏、投资环境持续改善,以及企业盈利预期下调周期即将结束,并补充称中国正在展现其在技术突破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竞争中保持领地位,为投资者提供了结构性机会,尤其是在科技和制造业升级领域。
大摩的数据显示,MSCI中国的ROE在2024年下半年有效触底,并有望在未来逐步恢复。改善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企业积极开展自救措施和提升股东回报;二是中国离岸股市逐渐减少对宏观经济条件和通缩的敏感度。
高盛则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带动中国股市上涨,每1%升值可推动股市上涨3%。在人民币走强的情况下,非必需消费品、房地产和券商股将表现优异。
除此之外,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政策持续推动并购重组,尤其是鼓励头部企业通过吸收合并整合产业链资源,以提升产业集中度、强化核心竞争力,属于近期关注度比较高的板块。
近期可密切关注科创龙头做优做强及传统板块的产业整合趋势,如5月25日海光与中科曙光战略重组,海光是中国头部芯片设计公司,中科曙光为老牌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整机制造商,双方合并重组将形成“国产芯片+服务器整机”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重组后的新海光将成为继华为之后,中国第二家重量级“国产芯片+服务器整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