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场继续震荡冲高。沪指周涨1.4%,站在3450关键点位上方;创业板指周涨1.5%,深证成指周涨1.25%,但北证50和科创50分别逆了下跌了1.71%、0.35%。
市值风格全面上涨。近期“反内卷”驱动钢铁、新能源、建材领涨,AI驱动科技龙头等表现亮眼。
本周市场将迎重大考验,特朗普关税大限期将于下周三(7月9日)到期。
后市市场将如何演绎?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汇总。
1. 中信策略:目前市场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中信证券称,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市场目前缺的只剩一个点火的催化,可能是中美政策超预期,或者科技产业新变化。
从配置角度来看,中报季我们还是维持三条思路,一是具备超强产业趋势特征的行业,关注AI和创新药;二是业绩和估值匹配驱动的行业,关注通信和电子中的北美算力链、有色和游戏;三是带有一定主题和持仓博弈性质的行业,关乎军工和反内卷相关的新能源。整体而言,有色、AI硬件、创新药、游戏和军工的轮动可能还是中报季的主旋律。
2. 华西策略:A股稳中向上趋势不变
对于下半年而言,无论关税最终结果如何,出口对增长的拉动力都会比上半年减弱,国内政策重心仍在“稳增长”。美联储三季度降息可能性较大,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也有望打开,宽裕的流动性有助提升权益资产估值。中期来看,政策深化“反内卷”是优化产业供需格局和推升PPI重回上行的重要驱动,有利于A股中长期盈利预期改善。
行业配置上,关注两条主线:1)中报业绩预期有望向好方向,如:风电、火电、机器人等;2)前期海外英伟达产业链突破新高,可期待国产链补涨行情。主题方面,建议关注并购重组相关。
3. 国泰海通策略:横盘整固蓄力新高
下一阶段,股指短期仍有一定空间,但此时股指或横盘整固为主,不再是短期看点,聚焦结构:1)7月4日,特朗普再次向全球发起关税威胁,前期地缘缓和的预期,有所波折反复;2)上半年表观经济数据尚可,短期出台进一步规模性经济举措必要性下降;3)股市在估值水平整体提高后,中报季临近,也需要进一步检视增长水平;4)6月以来,IPO受理数量与计划募资规模显性抬高;上市公司披露计划减持规模有所提高;交易所修改ST股票涨跌幅宽度。以上边际的变化,均有望令股市短期预期上修放缓,交易进入相对平衡的阶段。但要清晰,横盘整固是为蓄力新高,这与我们战略看多中国股市并无相悖,股市并非今日起涨,也有夯实必要,贴现率下降推动中国股市走向“转型牛”将在金秋时节进一步表现。
4. 招商策略:推动沪指站上关键点位的关键力量——反内卷和AI
从中期的趋势来看,“反内卷”是推动指数走牛的关键力量,“反内卷”驱动上市公司削减资产开支,出清过剩产能,经济供求关系边际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和内在回报有望稳步提升,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入市场,“高质量”股票有望成为推动指数突破的关键力量。
另一方面,AI是驱动本轮技术革命的关键力量,围绕AI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所扩散出的投资机会,辐射了A股的多行业多主题的投资机会,成为推动A股向上的第二股核心力量。展望7月份,中旬会迎来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高峰,超预期和悲观业绩预期落地都是下一个阶段A股的重点布局方向。
5. 华安策略:“反内卷”行情能否成为新主线?
短期存在外部风险扰动,一是7月9日对等关税谈判美与其他经济体谈成概率较小,二是美国就业数据强劲继续支持美联储暂停降息,市场预计延续震荡。配置上,“反内卷”行情受基本面制约,时间和空间均有限。继续看好银行保险趋势性行情,同时关注景气支撑(稀土永磁、贵金属、工程机械、摩托车、农化制品)和地产估值修复机会。
6. 国盛策略:未来四周很关键
虽然上半年GDP高增,但真正压力应在下半年、八九月将显现,叠加国内地产走弱,政策仍需加紧发力。
短期看,下半年政策风向需紧盯未来4周定调,短期紧盯4点:1)美国与各国关税谈判进展,尤其是7月9日美国与大部分国家、8月12日美国与中国两个暂缓期窗口;2)7月国常会、各部门会议,重点关注对当前经济形势定调,后续将部署更多细节;3)7月底政治局会议,重点关注对经济形势和下半年政策的定调,也可能公布下半年中央全会召开时间(审议“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议);4)7月31日美联储议息会议。
7. 中泰策略:“反内卷”政策对市场影响几何?
当前市场仍处于震荡区间,尚未开启主升行情。结构上,投资热点依然集中在科技、军工以及国央企和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这些资产享受到政策稳健带来的收益,并通过“美股资金回流”进一步增强。
1)科技板块:7月科技或成为弹性主线。一方面,朗普政策不确定性降低、“大而美”财政法案引发美元资产回流,这将支撑美债收益率下行与纳斯达克上涨,有利于科技类海外映射持续回暖。另一发面,国内“十五五”规划将科技置于核心地位,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调仓已尾声,为半导体、算力、服务器等与AI国产替代相关板块提供资金环境支撑。
2)军工板块:在北约提升国防预算至5%目标和国内9月3日高规格阅兵预期的推动下,海外订单增多,军工股有望持续表现。
3)国央企和公用事业等红利板块:鉴于地产内生动能减弱、贸易融资端及转口贸易走弱,加之货币与财政政策保持定力,以及监管从严,债券、国央企及公用事业板块在三季度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8. 信达策略:去产能对当期盈利影响较小
近期市场和政策层面密切关注反内卷和去产能,这可能是产能过剩周期进入后期的标志,不管有没有政策,实质性的市场化的产能收缩(产能增速弱于收入增速)已经在进行了。去产能是产能周期中的重要部分,但是需要重视的是,如果需求没有出现拐点,去产能对盈利的短期影响不大。
当下的产能过剩,诱因是2021年以来的房地产下降。去年9月以来,房地产销售下降速度放慢,全A营业收入增速也开始逐渐企稳,但现在来看,企稳的力度很弱,后续要重点验证是否会出现类似2014-2015年的需求二次下降。如果出现,则股市可能会重演2014-2015年的流动性牛市。如果需求能够逐渐企稳(不需要大改善),则全A的盈利可能在1年内拐头往上,股市有望会有牛市。
9. 国金策略:脱虚向实,新的开始
当下当全球制造业向上而国内开启“反内卷”时,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实物资产的领域将更为广阔,而中国经济在海外需求回升下形成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的概率更大。当然,由于全球脱虚向实开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冲击反而可能成为阶段性风险,近期应该关注美元的反弹(债务上限提高后,财政部发债带来的冲击)。
因此,对于当前资产配置:第一,同时受益于海外实物资产需求上升、国内“反内卷”政策推进的上游资源品(铜、铝,油)及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叉车),中间品(钢铁、化纤);第二,消费上,量比价格重要:酒店餐饮、旅游休闲、品牌服饰、专营连锁,新消费的个股机会仍值得挖掘;第三,从长期视角看人民币国际化下的大金融板块的重估会继续,但是未来股权将优于债权人,建议关注非银金融。
10. 开源策略:震荡中枢抬升两个新机会
市场震荡中枢抬升,但仍“上有顶下有底”。市场经历上周的 3 连阳后,呈现了一定的积极形态,虽然市场分歧有所加大,但我们对于指数的有效突破维持乐观判断:(1)月线动量的扭转,或改变横盘近半年的窘境;(2)金融科技板块情绪龙头或在酝酿 7 月的突破;(3)成交额中枢的上行加非银的领涨,市场震荡中枢上移的概率较大。